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波

作品数:36 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人口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经济管理
  • 14篇社会学
  • 6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教育
  • 4篇教师
  • 3篇社会工作
  • 3篇数学
  • 3篇教学
  • 2篇社会
  • 2篇师范
  • 2篇实习生
  • 2篇实习生制度
  • 2篇实证
  • 2篇试验区
  • 2篇数学课
  • 2篇思维
  • 2篇思维导图
  • 2篇就业
  • 2篇高校
  • 2篇被动式
  • 2篇GPS
  • 2篇城市
  • 1篇大转型

机构

  • 34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广西科学院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开放大学

作者

  • 35篇张波
  • 3篇季民河
  • 2篇邬毅敏
  • 2篇陈雯
  • 2篇邓中伟
  • 2篇张治华
  • 2篇施宝宏
  • 1篇沈琪
  • 1篇景敏
  • 1篇徐超

传媒

  • 2篇江南论坛
  • 2篇辽宁行政学院...
  • 2篇上海教育科研
  • 2篇科学发展
  • 1篇中国人力资源...
  • 1篇数学教育学报
  • 1篇青年探索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领导科学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数学教学
  • 1篇上海经济
  • 1篇求实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遥感信息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学术探索
  • 1篇上海党史与党...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6
  • 1篇200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保障性住房社区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1
2017年
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是住房建设,更重要的是社区共同体的营造。保障性住房社区建设是直接决定保障房政策实现社会效能的关键指标之一。文章基于对中国知网(CNKI)相关文献的搜集,运用Bicomb2.0共词分析软件对我国保障性住房研究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发现,相关文献研究成果数量与保障性住房政策发展过程有着紧密关系;研究热点分散于保障房政策、融资建设和后期管理研究,社区研究在整个研究热图中处于边缘地位,且研究学科集中于人文地理学、管理学等;保障性住房社区研究的四个核心议题分别是保障性住房的空间选址与社区隔离研究、保障性住房社区居住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保障性住房社区邻里互动与社会融合、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公共服务和社区治理。最后,评估了保障性住房社区研究的整体进展以及不足之处,展望了保障性住房社区研究的未来拓展思路。
张波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
在探究教学视角下解读教师的实体性知识被引量:1
2006年
张波
关键词:教学视角实体性教师教育理念探究教学探究式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生态环境比较研究——以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与武汉东湖为例被引量:8
2017年
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关键,要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必须优先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从生态系统评估看,中关村明显要优于张江与武汉东湖,但张江社会文化环境和政策环境则优于中关村和武汉东湖;从生态类型看,张江、中关村与武汉东湖分别属于政府引导-中生态型、政府引导-强生态型和政府控制-弱生态型,并共同向政府辅助-强生态型这一理想的人才生态系统环境类型努力,以致力于尽早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张波
关键词:生态环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社会排斥视角下无家可归者问题探究——基于对上海的实地考察被引量:1
2016年
无家可归现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问题。基于社会排斥理论视角,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无家可归者的实地考察,从制度性排斥与功能性排斥两个维度揭示了无家可归群体形成的社会机制。研究发现,无家可归实质上是社会失序的一种表现,其根源在于社会排斥。在被排斥过程中,无家可归者遭受了一系列能力剥夺,包括社会连接的断裂、社会参与的不足等,这使得他们长期生活在主流社会的边缘地带。欧美先进国家经验表明,政府要解决无家可归问题,就应该坚持人本主义和发展主义理念,科学合理地构建完善的"国家—社会"无家可归者救助体系。
张波
关键词:无家可归者社会排斥制度排斥社会救助
浦东新区经济驱动因素及变动趋势的实证研究
2015年
基于卢卡斯的内生增长模型对浦东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及其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研究发现,(1)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推进经济增长的局面开始形成;(2)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与产业升级取代资本和劳动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3)产业结构升级对浦东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已经显现。浦东未来应该基于现有外向型特点与经济发展基础,充分利用自贸区、自创区等国家战略,集聚国内外优势资源,从科技、人力资本、互联网+、产业等方面提升经济发展新能级。
张波徐全勇
跨越困境:作为“第三方”的医务社会工作被引量:10
2010年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协助病人消除因疾病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港台地区,医务社会工作已得到很大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大陆地区,专业化的医务社会工作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以J市的三所大型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为调查对象,通过对非结构式访谈资料的分析,指出在现行医疗体制下医疗机构与患者共同面对的问题。研究表明:作为"医院-患者"之间的"第三方",借鉴国际经验,在医疗机构开展医务社会工作,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医疗体制中所面临的困境。当然,如何解决具体工作中面临的诸多疑问,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张波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医务工作者
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困境及破解思路被引量:1
2016年
干部队伍建设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和组织基础。调查发现,目前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存在着队伍结构断层、后备干部来源萎缩、服务意识淡薄等八大问题,制约着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为此,建议从职业定位、制度建设、机制完善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着手,构建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能力过硬、作用突出、充满活力的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
张波
关键词:基层干部
“贫民窟”概念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基于上海城市发展的考察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贫民窟"是城市化与工业化失衡而形成的城市空间极化现象。任何现代国家与地区都应当谨防贫民窟现象的发生。基于上海城市发展的考察分析,本研究认为,贫民窟现象确实存在于中国城市的历史记忆中,但因国家政府对贫民窟的精心治理,目前中国城市的贫民窟濒临绝迹,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是现代化国家城市发展的"巨大奇迹"。但随着城市化的深度发展,城市的边缘生存空间频现于城市不同角落,这亟需国家政府通过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城市贫困、共谋区域改造等方面努力,尽量回避城市贫民窟现象,从而实现城市化的有序健康协调发展。
张波
关键词:贫民窟贫穷城市化社会保障
高层次人才聚集模式:浦东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9
2017年
开发开放25年来,浦东新区非常注重人才的战略性集聚和整体性开发,历经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体系形成、产业功能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这四个阶段,逐渐形成了国内独具特色的高端人才聚集地,并积累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实践经验,即浦东模式。包括产业集聚推动人才聚集、市场主导人力资源配置、政策辅助推动人才聚集、项目化培育人才聚集、高品质公共服务环境等。为进一步推动高层次人才发展,浦东应从政策优惠向制度创新的引才战略转变,在培育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创新创业文化、构建国际化的人才公共服务环境、提升高层次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等方面予以强化,全力推动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张波
可用于被动式交通调查的GPS接收仪器评估被引量:2
2009年
交通出行调查是交通规划和模拟不可或缺的数据收集手段,GPS能提高交通信息获取的效率和精度,因此利用GPS交通调查技术辅助或替代传统交通调查成为发展和应用的重要趋势。本文评述了这种趋势的必要性,总结了国外GPS技术在交通调查中运用的经验和局限,结合对国内商业化GPS仪器以及国外交通调查专用GPS仪器的调研和评比,为如何选择GPS仪器进行交通调查提出一些评估指标和建议。
邓中伟季民河张治华邬毅敏陈雯张波施宝宏
关键词:GPS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