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尧

作品数:25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急性
  • 6篇卒中
  • 5篇缺血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血性
  • 4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性功能障碍
  • 3篇压积
  • 3篇早期神经功能...
  • 3篇神经功能
  • 3篇神经功能恶化
  • 3篇帕金森
  • 3篇缺血性卒中
  • 3篇综合征
  • 3篇急性缺血
  • 3篇急性缺血性
  • 3篇红细胞压积

机构

  • 25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常熟市第二人...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沭阳县...

作者

  • 25篇张尧
  • 9篇曹辉
  • 8篇邱峰
  • 7篇姜海波
  • 7篇杜明洋
  • 4篇蓝文雅
  • 4篇余年
  • 4篇张书刚
  • 3篇王小姗
  • 3篇陆杰
  • 3篇钱敏
  • 3篇尹俊雄
  • 3篇吴越
  • 2篇华平
  • 1篇王娟
  • 1篇江炜炜
  • 1篇胡军
  • 1篇逯恒东
  • 1篇季孙平
  • 1篇王欣

传媒

  • 4篇国际脑血管病...
  • 3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七届中华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底动脉重度狭窄脑梗死患者急诊支架置入治疗
邱峰曹辉张尧杜明洋姜海波
颈动脉支架术中低血压对过度灌注综合征的保护意义
张尧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血细胞比容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早期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在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发病24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测得的Hot的四分位数分为低水平Hot、正常水平Hct和高水平Hct。END定义为住院后5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或运动项目评分增加≥1分。比较END组和非END组的血管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基线NIHSS评分、梗死灶大小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A21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男性128例(59.26%),平均年龄(67.40±14.12)岁;62例(28.7%)发生END,男性和女性Hct正常范围分别为40.12%~46.35%和38.32%~44.17%。单变量分析显示,END组与非END组基线NIHSS评分(P=0.001)、空腹血糖水平(P=0.030)、C反应蛋白水平(P=0.041)以及不同Hct水平的患者构成比(P=0.023)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水平(40.0%)和低水平(35.2%)Hct患者END发生率均显著高于Hct正常患者(20.4%),但高水平与低水平Hct患者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690)。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I-Ict(优势比2.460,95%可信区间1.146~5.283;P=0.021)和基线NIHSS评分较高(优势比1.070,95%可信区间1.014~1.129;P=0.013)是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ct高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易发生END。
张尧邱峰
关键词:卒中疾病恶化血细胞比容
躯体感觉改变对帕金森病人体位平衡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探究帕金森病人躯体感觉病变的程度,并通过外源性刺激帕金森病人足底神经改变患者体位平衡能力,为临床早期诊断帕金森病躯体感觉病变及未来通过躯体感觉输入提高患者平衡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分别评估帕金森病...
邱峰王小姗江炜炜张尧王欣
早期红细胞压积水平与急性脑梗死进展性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张尧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一例
2016年
目的探讨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磁共振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分析1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有高热、头痛、头晕、癫痫发作等表现,头颅MRI提示:胼胝体压部孤立性病灶,呈类圆形,增强扫描无强化,经抗病毒、激素治疗2周后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复查头颅MRI胼胝体压部病灶完全消失。结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是一种具有多种病因、独特临床影像综合征,临床症状轻微,预后良好。
张书刚钱敏张尧余年胡军逯恒东陆杰
关键词:可逆性磁共振成像
帕金森病患者外周神经病变与维生素B12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患者外周神经病变程度及维生素B12水平,探讨神经病变及体位平衡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50例帕金森病患者及50例年龄性别相当的健康对照者使用肌电图进行神经功能评估,检测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并通过临床Tinetti量表评估平衡功能。结果:帕金森病患者外周神经功能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低于对照组,维生素B12浓度与帕金森病患者周围神经损害程度呈负相关,帕金森病患者临床平衡能力与外周神经传导速度呈正相关。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周围神经功能损伤较健康同龄人显著增多,其原因主要为帕金森病患者体内叶酸、维生素B12的缺乏。而外周神经功能病变可导致帕金森病患者体位平衡能力的进一步下降。
邱峰吴越曹辉华平张尧杜明洋姜海波
关键词:帕金森病外周神经病变维生素B12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4例临床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与脑电图检查及治疗。结果本组4例,男3例,女1例,起病年龄13岁~47岁,病程2年~14年,均为突然运动所诱发,3例发作时间为数秒至10余秒,1例发作时间约1 h,最多1 d发作10余次,3例头颅CT/MRI检查正常,1例头颅CT示非特异性改变。4例脑电图均正常,4例使用卡马西平治疗有效。结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疾病,容易误诊,抗癫痫治疗能很好地控制发作。
卞聪颖余年陆杰张尧钱敏张书刚
关键词: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癫痫脑电图
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与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联性研究
蓝文雅张尧姜海波曹辉
脑白质高信号与缺血性卒中患者康复期独立生活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功能独立性测量(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评分主要评估缺血性卒中疗养康复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独立程度,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对疗养康复期的影响研究甚少。文中旨在分析不同部位及不同程度WMH对疗养康复期卒中患者的日常活动独立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到2015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缺血性卒中康复期2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TOAST)分型将患者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心源性脑栓塞、小血管闭塞性卒中等。根据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和认知功能评分进行FIM评分,按照修订后的Fazekas标准对患者MRI检查结果进行脑室旁白质高信号(periventricular hyperintensity,PVH)和深部脑白质高信号(deep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DWMH)严重程度的评估,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患者恢复期日常活动功能恢复与WMH的关系。结果按照TOAST分型分类,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12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67例,小血管闭塞患者39例,其他原因卒中患者20例,不明原因卒中25例。患者PVH和DWMH分级为1(1,2)和2(1,2),入院FIM评分为(79.1±9.4)分,出院FIM评分为(91.8±9.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卒中患者入院FIM评分(β=0.570,P<0.001)与患者出院FIM评分呈正相关,年龄(β=-0.212,P=0.001)和PVH分级(β=-0.126,P=0.020)与患者出院FIM评分呈负相关。按照TOSAT分型分层分析显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入院FIM评分(β=0.250,P=0.002)、年龄(β=-0.305,P=0.018)和PVH分级(β=-0.350,P=0.003)与出院FIM评分相关;亦与心源性栓塞患者出院FIM评分相关。小血管闭塞性患者入院FIM评分(β=0.748,P<0.001)和PVH分级(β=-0.36,P=0.03)与出院FIM评分相关。所有患者及TOAST分层后的患者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DWMH分级与出院FIM评分均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
张尧尹俊雄
关键词:功能独立性测量TOAST病因分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