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鑫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2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模态
  • 1篇修补术
  • 1篇血功能
  • 1篇影像融合
  • 1篇早期溶栓
  • 1篇治疗急性脑梗...
  • 1篇溶栓
  • 1篇三维钛网
  • 1篇神经导航
  • 1篇神经内镜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功能
  • 1篇肿瘤
  • 1篇钛网
  • 1篇颅骨
  • 1篇颅骨修补
  • 1篇颅骨修补术
  • 1篇颅内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机构

  • 3篇三峡大学人民...
  • 1篇三峡职业技术...

作者

  • 3篇姜莱
  • 3篇黄鑫
  • 3篇陈少军
  • 2篇管玉华
  • 2篇郑刚
  • 1篇汤华
  • 1篇赵东刚
  • 1篇李刚
  • 1篇周健
  • 1篇闫俊
  • 1篇杨春林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多模态神经导航影像融合辅助神经内镜在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手术的应用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辅助神经内镜在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垂体腺瘤病例资料,均采用多模态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辅助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治疗。病人术前均行薄层头颅MRI增强、头部CTA检查,利用MRI、CTA图像、三维CT制定导航计划,引导手术。结果术后肿瘤全切除80例(78.43%),次全切除22例(21.57%)。术后视力视野改善率83.33%(50/60),激素治愈率46.15%(36/78)。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6例(5.88%),一过性尿崩26例(25.49%),电解质紊乱81例(79.41%),颅内感染2例(1.96%),鞍区血肿4例(3.9%),经对症处理后病人均康复并出院。结论多模态神经导航影像融合辅助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安全、有效,有助于术者精确定位,方便手术操作,术野显露清晰,可获得满意疗效。
黄鑫周健陈少军姜莱彭磊
关键词:垂体肿瘤神经内镜
改良三维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作用,降低术后硬膜外血肿及硬膜外积液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三维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患者9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修补材料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49例使用的修补材料为常规三维钛网,观察组44例使用的修补材料为改良后的三维钛网,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常规组术后出现硬膜外血肿4例,硬膜外积液1例;观察组术后无术后出血及积液发生。两组术后硬膜外血肿及积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5,P =0.029)。常规组与观察组术后均有1例发生感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 =1.000)。结论颅骨修补术中使用改良三维钛网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硬膜外血肿及积液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
姜莱杨春林陈少军郑刚管玉华黄鑫
关键词:颅骨修补术三维钛网
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探讨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峡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2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超早期溶栓分为2组:溶栓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溶栓组患者采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4.5 h时间窗内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抗凝、降压等常规治疗。对比2组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远期预后及患者的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治疗24 h后,溶栓组患者的APTT[(32.9±2.8)vs(30.1±3.0)s]、PT[(13.7±1.6)vs(12.8±1.5)s]、TT[(17.3±1.0)vs(16.1±1.3)s]均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组患者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2.6±0.4)vs(2.9±0.6)g/L,P<0.05]。治疗前,溶栓组和对照组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7 d、14 d、28 d后,溶栓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1、3、6个月,溶栓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溶栓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15%vs 64.62%,P<0.05)。溶栓组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牙龈出血,2例鼻出血,13例静脉输液部位皮下出血,余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发生。结论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对远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李刚吉萍赵东刚陈少军闫俊汤华姜莱管玉华郑刚黄鑫
关键词: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凝血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