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新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6篇腰椎
  • 5篇胸腰椎
  • 4篇椎骨
  • 4篇脊柱
  • 4篇骨质
  • 4篇骨质疏松
  • 3篇压缩骨折
  • 3篇疏松性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 3篇椎体
  • 3篇疗效
  • 3篇内固定
  • 3篇骨质疏松性
  • 3篇成形术
  • 2篇胸腰椎骨折
  • 2篇腰椎骨折
  • 2篇植骨
  • 2篇手术

机构

  • 1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尹新华
  • 10篇郝定均
  • 7篇刘仲凯
  • 6篇贺宝荣
  • 4篇杨小彬
  • 4篇杨明
  • 3篇吴起宁
  • 3篇刘世长
  • 3篇闫亮
  • 3篇惠华
  • 3篇刘继军
  • 2篇昌震
  • 2篇李亮
  • 2篇贺高乐
  • 1篇方向义
  • 1篇李辉
  • 1篇王晓东
  • 1篇王莉
  • 1篇赵勤鹏
  • 1篇杨明

传媒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器人辅助与徒手长节段置钉联合楔形截骨治疗Ⅳ型陈旧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与徒手长节段置钉联合楔形截骨治疗Ⅳ型陈旧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SOVCFs)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68例Ⅳ型CSOVCF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46例;年龄61~82岁[(71.2±12.3)岁]。骨折节段:T_(11)~T_(12)37例,L_(1)~L_(2)31例。32例行机器人辅助长节段置钉联合楔形截骨治疗(机器人组),36例行徒手长节段置钉联合楔形截骨治疗(徒手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辐射暴露剂量、术中导针调整次数、单枚椎弓根螺钉置入时间、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矢状面轴向距离(SVA)、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两组上关节突关节损伤、术中导针置入偏差和脑脊液漏及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的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6个月[(18.2±5.1)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单枚椎弓根螺钉置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为(502.5±58.3)ml,明显少于徒手组的(690.2±45.9)ml;术中辐射暴露剂量为(32.6±10.8)μSv,明显低于徒手组的(48.6±15.2)μSv;术中导针调整次数为(2.1±0.3)次,明显少于徒手组的(20.7±5.8)次;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为99.7%,明显高于徒手组的91.8%(P均<0.01)。与术前比较,两组内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SVA、TK、LL明显恢复(P均<0.05);与术后3 d比较,两组内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SVA、TK均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后3 d比较,两组内末次随访时LL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SVA、TK、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比较,两组内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VAS和ODI明显降低(P均<0.05);与�
尹新华郝定均刘仲凯惠华闫亮杨小彬孔令擘昌震贺宝荣
关键词:脊柱后凸机器人手术
退行性滑脱病变程度对腰椎管狭窄患者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退行性滑脱(DS)多是腰椎运动节段的退变所致,其引发的腰椎管狭窄(DLLS)是导致中老年患者神经性间歇性跛行、腰腿疼痛及生活质量下降的是骨科常见疾病[1]。传统保守治疗难以获得神经减压、病灶彻底根除等治疗效果;而手术治疗在DLLS治疗中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传统保守疗法[2]。多节段腰椎管减压可引发医源性失稳发生,影响患者远期疗效,因此应对减压节段做融合处理[3]。但多节段减压融合处理不仅会增加手术难度及费用,而且提高相邻节段腰椎术后退变风险。因此,符合“精准脊柱外科”理念的“选择性减压融合”被提出,且受广大医患青睐名称为治疗多节段DLLS的首选治疗方案[4]。然而,具体手术效果则受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病变程度及手术方案选择等多种因素影响[5]。目前,关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DLSS临床效果对比分析的报道较多,而针对不同DS病变程度对某一手术效果影响的分析较少。笔者就不同DS病变程度LLS患者经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临床效果间差异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李亮白小帆贺高乐尹新华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病变程度神经减压退行性滑脱中老年患者相邻节段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评分及分型系统的可信度检验和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2023年
目的检验和评价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LF)评分及分型系统的可信度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等8家医院收治的530例OTL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2例,女318例;年龄55~90岁[(72.6±10.8)岁]。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C级4例,D级18例。根据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损伤分类及严重程度(OTLICS)评分,本组患者OTLICS评分均>4分,需行手术治疗。急性症状性OTLF(ASOTLF)分型410例,其中Ⅰ型24例,ⅡA型159例,ⅡB型47例,ⅡC型31例,ⅢA型136例,ⅢB型8例,Ⅳ型(无神经症状)2例,Ⅳ型(合并神经症状)3例。陈旧性症状性OTLF(CSOTLF)分型120例,其中Ⅰ型62例,Ⅱ型21例,Ⅲ型17例,Ⅳ型(全身麻醉下可复位)3例,Ⅳ型(全身麻醉下无法复位)9例,Ⅴ型(全身麻醉下可复位)1例,Ⅴ型(合并神经症状)5例,Ⅴ型(全身麻醉下无法复位)2例。患者分别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体位复位+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路切开复位植骨融合钉道强化内固定术、后路切开复位减压植骨融合钉道强化内固定术、后路切开复位截骨矫形植骨融合钉道强化内固定术。采用加权Kappa方法检验OTLICS评分、ASOTLF分型及CSOTLF分型的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可信度。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OTLICS评分观察者间平均评分一致性的百分比为93.4%,可信度Kappa值均值为0.86;观察者内平均评分一致性的百分比为93.0%,可信度Kappa值均值为0.86。ASOTLF分型观察者间平均分型一致性的百分比为94.2%,可信度Kappa值均值为0.84;观察者内平均分型一致性的百分比为92.5%,可信度Kappa值均值为0.83。CSOTLF分型观察者间平均评分一致性的百分比为91.9%,可信度Kappa值均值为0.80;观察者
李庆达张嘉男贺宝荣冯世庆高延征舒钧王浩蒋电明丁文元贺园杨俊松张正平尹新华郑博隆黄云飞李大同郭瑞安浩王晓晖刘团江郝定均
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骨折老年人损伤严重度评分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对35岁以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近远期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对35岁以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CSR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并对患者进行至少1年的随访。对40例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和末次随访对患者Cobb′角和弓深变化进行比较,对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和末次随访的患者疼痛程度和脊髓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结果40例CSR患者均成功进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术中平均失血量(37±17)mL。40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且在进行术后随访半年均已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2组患者治疗后均进行颈椎X线片检查,未出现内固定失效、松动、折断等现象的发生。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6、12个月和末次随访患者的Cobb′角和弓深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Cobb′角和弓深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6、12个月和末次随访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月本模拟评分法(JOA)评分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患者的VAS和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35岁以下的CSR患者,具有术中创伤小,出血量低,对神经根减压效果良好等优点,能够有效恢复CSR患者的颈椎生理弧度,增强颈椎的稳定性,疗效佳且稳定,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促进神经功能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白小帆李亮贺高乐尹新华
关键词:椎间盘切除术颈椎骨神经根病
新型与常规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比较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比较常规经皮椎弓根钉和新型强力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9—2016-06诊治的66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采用常规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32例(常规组),采用新型强力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34例(新型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时腰痛VAS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结果 6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6(12~27)个月。常规组与新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腰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与新型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均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新型强力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在恢复伤椎高度及改善后凸畸形方面更具有优势。
昌震郝定均胡雄科杨明尹新华王晓东赵勤鹏
关键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微创
后路单开门Centerpiece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后路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2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为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48例,B组为行后路全椎板切除融合术64例。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随访时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个月至2年。A组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改善率为(64.8±12.0)%,B组为(60.3±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为(17.9±5.0)°,与术前[(18.2±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为(22.8±5.6)°,与术前[(19.2±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为6.25%(3/48),B组为7.81%(5/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无一例出现C_5神经根麻痹,B组术后C_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为10.9%(7/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和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融合术均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但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更有效减少术后C_5神经根麻痹症状的发生,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更理想手术方式。
杨明刘继军尹新华胡雄科刘世长吴起宁郝定均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
抑制CR3并阻断NF-κB通路改善轴突再生环境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抑制CR3并阻断NF-κB通路改善轴突再生环境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脊髓损伤模型组、脊髓损伤后椎扳切除术组、脊髓损伤后SN50治疗组、脊髓损伤后SN50M治疗组、脊髓损伤后注射XVA143组和脊髓损伤后硼替佐米治疗组七组各10只,检测并分析各组小鼠体内CR3、NF-κB因子及MEK/ERK通路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脊髓损伤小鼠血清中CR3、CR1、NF-κB、TGF-β和VEGF、IL-1β、IL-2、IL-6、MEK、ERK、Ras和Ra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经药物治疗后上述异常表达的蛋白得到明显的恢复(P<0.05)。结论:脊髓损伤小鼠存在明显的CR3和NF-κB通路异常,药物能够通过抑制上述通路改善轴突再生环境。
刘仲凯郝定均贺宝荣方向义尹新华
关键词:轴突神经再生白细胞介素类
胸腰椎跳跃型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胸腰椎跳跃型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2010年12月~2014年1月共收治的53例胸腰椎跳跃型骨折患者。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及骨密度检测结果分别选择保守治疗、微创经皮内固定、椎体成形、开放复位固定及联合手术等不同方式治疗。总结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X射线及CT片,对于有神经功能损伤患者,采用AISA神经功能分级评价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状况。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53例患者伤口均I期愈合,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情况。合并脊髓损伤者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对于跳跃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患者伤情及骨密度情况采用个体化方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杨明贺宝荣郝定均杨小彬刘仲凯尹新华
关键词:胸腰椎手术治疗
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Ⅰ型陈旧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Ⅰ型陈旧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19例Ⅰ型CSOVC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77例;年龄58~95岁[(79.2±15.6)岁]。骨密度T值为-4.5~-2.5 SD[(-3.9±O.2)SD].损伤节段:L1-L2 56例,L3~L5 63例。其中60例接受横突与上关节突移行部单侧穿刺高黏度骨水泥PVP治疗(单侧入路组).59例接受Magerl法经椎弓根双侧穿刺高黏度骨水泥PVP治疗(双侧入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中暴露辐射次数,以及术前、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0DI)、伤椎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观察邻近椎体骨折、骨水泥渗漏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48个月[(24.1±5.6)个月]。单侧入路组手术时间[(21.5±6.5)min]明显短于双侧入路组[(37.8±7.4)min],骨水泥注入量[(4.2±0.7)ml]少于双侧入路组[(6.5±1.1)ml],术中暴露辐射次数[(14.2±3.0)次]少于双侧入路组[(31.4±6.4)次](P<0.05)。两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VAS、ODI、伤椎椎体高度比和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相同时相点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单侧入路组与双侧入路组分别为5%(3/60)、8%(5/59)(P>0.05)。骨水泥渗漏单侧入路组4例(7%),双侧入路组11例(19%)(P<0.05).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与Magel法经椎弓根双侧穿刺高黏度骨水泥PVP比较,横突与上关节突移行部单侧穿刺高黏度骨水泥PVP治疗I型CSOVCF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暴露辐射次数少、术中骨水泥渗漏率低等优点。
尹新华郝定均林斌刘仲凯闫亮杨小彬惠华高林贺宝荣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质疏松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椎压缩骨折合并截瘫被引量:4
2016年
根螺钉内固定并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椎压缩骨折合并截瘫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胸椎压缩骨折合并截瘫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均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手术前后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和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35.2±5.7)min;术中出血量为(486.5±12.2)ml.术后出现切口浅表感染1例,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6~20个月,经X线等影像学检查均显示骨性愈合.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54.15±2.58)%、(91.38±2.13)%、(90.64±2.69)%,Cobb角分别为(24.51±5.76)°、(6.76±2.65)°、(7.12±2.75)°.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均显著增加,Cobb角均显著减小(均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Frankel分级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疗效评价显示优30例、良13例、中5例、差2例,优良率为86.0%(43/50).结论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椎压缩骨折合并截瘫疗效较好,并发症少.
杨明吴起宁刘继军郝定均尹新华刘仲凯胡雄科刘世长
关键词:胸椎截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