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定均

作品数:883 被引量:3,331H指数:2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64篇期刊文章
  • 197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61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4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6篇骨折
  • 192篇腰椎
  • 187篇脊柱
  • 134篇手术
  • 123篇椎体
  • 100篇骨质
  • 100篇骨质疏松
  • 84篇脊髓
  • 81篇颈椎
  • 80篇胸腰椎
  • 72篇内固定
  • 72篇成形术
  • 69篇椎弓
  • 69篇椎弓根
  • 68篇椎骨
  • 67篇椎间盘
  • 64篇疏松性
  • 59篇疗效
  • 58篇椎体成形
  • 57篇外科

机构

  • 427篇西安交通大学
  • 243篇西安市红十字...
  • 47篇西安医学院
  • 2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4篇延安大学
  • 10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空军军医大学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北京大学第三...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7篇河南省人民医...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6篇青海大学
  • 5篇北京大学第一...
  • 5篇青岛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667篇郝定均
  • 309篇贺宝荣
  • 182篇刘团江
  • 163篇吴起宁
  • 125篇郭华
  • 82篇王晓东
  • 71篇许正伟
  • 65篇宋宗让
  • 61篇杨俊松
  • 58篇闫亮
  • 57篇王晓东
  • 49篇方向义
  • 45篇谢恩
  • 38篇杨小彬
  • 37篇陈海波
  • 37篇赵勤鹏
  • 30篇刘鹏
  • 27篇周劲松
  • 26篇郑博隆
  • 25篇张正平

传媒

  • 62篇中华创伤杂志
  • 40篇中国脊柱脊髓...
  • 31篇第七届西部骨...
  • 28篇中国骨与关节...
  • 26篇实用骨科杂志
  • 26篇中国矫形外科...
  • 23篇中华骨科杂志
  • 23篇中国修复重建...
  • 2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0篇中华创伤骨科...
  • 16篇骨科
  • 1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0篇临床医学研究...
  • 9篇中国组织工程...
  • 8篇中国骨与关节...
  • 8篇第九届西部骨...
  • 8篇第一届全国脊...
  • 7篇中华外科杂志
  • 7篇骨与关节损伤...
  • 7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2篇2024
  • 18篇2023
  • 28篇2022
  • 25篇2021
  • 41篇2020
  • 57篇2019
  • 30篇2018
  • 61篇2017
  • 53篇2016
  • 43篇2015
  • 32篇2014
  • 30篇2013
  • 25篇2012
  • 51篇2011
  • 17篇2010
  • 37篇2009
  • 9篇2008
  • 12篇2007
  • 36篇2006
  • 28篇2005
8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字化建模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应用有限元数字化建模分析法探讨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时病椎注射骨水泥后应力分布的变化情况。方法筛选L2椎体骨折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7名,病椎双侧分别注射6ml的骨水泥,分析患者术前、术后CT。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各病椎及相邻椎体的术前、术后的有限元模型。结果骨水泥注射后上下终板的应力均增加,应力主要分布区域为椎体中部,随着骨水泥容量增加,上、下终板应力区域增加。结论有限元数字化建模可以有效分析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PVP生物力学的改变。
郝定均谢恩张子如何立民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应力分布有限元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钛板-椎间融合器系统对颈前路术后颈椎曲度维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钛板-椎间融合器(plate-cage construct,PCC)系统在颈椎前路术后颈椎曲度维持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并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的100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0例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A组),50例采用PCC系统(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密度、病变节段、病程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C2~7颈椎曲度、节段Cobb角、相邻椎体高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采用VAS评分和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于侧位X线片测量C2~7颈椎曲度、节段Cobb角和相邻椎体高度,根据Pitzen等椎间融合标准评估椎间融合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B组(t=2.442,P=0.021),但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2,P=0.403)。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8.5个月。根据Pitzen等的椎间融合标准,两组均达骨性融合。两组内术后1、24个月VAS评分、JOA评分及C2~7颈椎曲度、节段Cobb角、相邻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除A组术后24个月C2~7颈椎曲度、节段Cobb角及相邻椎体高度较术后1个月有明显丢失(P<0.05)外,两组其余疗效评价指标术后两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个月C2~7颈椎曲度、节段Cobb角、相邻椎体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疗效评价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术中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虽能获得与PCC系统相似疗效、缩短手术时间,但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以及继发颈椎曲度改变均大于PCC系统。
杨俊松刘鹏刘团江刘继军陈浩许晓舟张嘉男张正平郝定均
关键词:颈椎曲度
经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研究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及易出现的情况和并发症,以提高手术疗效. 方法:通道管经棘突旁小切口进入,在显微内窥镜下半...
王晓东郝定均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内窥镜手术疗效
数字化建模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的应用研究
目的:应用有限元数字化建模分析法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时病椎注射骨水泥后应力分布的变化.方法:筛选L2椎体骨折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7名,病椎双侧分别注射6ml的骨水泥,分析术...
郝定均谢恩张子如吴起宁何立民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治疗老年患者
文献传递
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程度评分评估及临床应用被引量:36
2013年
目的:尝试对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程度提出一种新的评估方法,探讨将其用于指导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8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患者,结合伤椎形态学改变、伤椎MRI信号改变、骨密度和临床表现(疼痛)四个方面进行评分,根据不同的总分值(T,0~8分)对骨折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式,根据VAS评分及ODI评分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30个月随访,平均20.1个月。本组中T<4分者91例,行保守治疗,VAS评分由8.0±1.7分恢复至2.0±1.3分;ODI评分由69.5±2.8分恢复至38.1±1.5分。T=4分者132例,保守治疗57例,PKP/PVP手术治疗75例,VAS评分由8.2±1.4分恢复至1.9±1.2分;ODI评分由71.5±3.7分恢复至36.2±2.5分。T≥5分者158例,均行手术治疗,VAS评分从术前平均8.1±1.6分恢复至1.8±1.3分;ODI由术前的70.5±2.6分恢复至术后的39.2±1.7分。结论: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程度评分评估系统可以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但其有效性尚需进一步检验。
郝定均贺宝荣郭华许正伟李辉刘团江王晓东郑永宏
关键词:评分评估
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
2007年
自本刊就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发表了几篇观点不同的文章以来,有关细胞移植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作用问题又一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本期编辑部邀请了在该领域做了较多工作和进行过较多研究的几位专家,就该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他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这一治疗方法,介绍了细胞移植的种类及各自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就临床研究方案的设计、适应证选择、疗效评估标准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对这一方法的认可程度不同,对有些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提出了证明各自观点的令人信服的依据。希望各位同道阅读他们的文章后,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对该治疗方法做出自己的判断或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推动脊髓损伤研究的发展。
郝定均
关键词: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保护神经元轴突生长少突胶质细胞调节免疫反应
经皮椎体成形术术中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并发症及其防治策略.方法:经皮椎体成形术89例,134个椎体.椎体肿瘤5例,其中转移性肿瘤3例,椎体血管瘤2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63例;创伤性压缩性骨折21例.年龄65 ~ 81岁,平均76...
贺宝荣郝定均刘团江王晓东郭华许正伟贺欣黎一兵
关键词:脊柱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并发症
组合式胫腓骨骨折复位固定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廖永华常尚毅党馥珍郝定均黄小强
关键词:胫骨骨折腓骨骨折小夹板手术治疗
前路经椎体内入路全内镜下减压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前路经椎体内入路全内镜下减压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21例接受前路经椎体内入路全内镜下减压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2例,女9例;年龄32~65岁,平均48.5岁。症状持续时间6~18周,平均10.5周。脊髓症状Nurick分级1级2例,2级7例,3级12例。手术节段:C3、42例,C4、58例,C5、69例,C6、72例。记录手术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手术前后于颈椎X线片上测量颈椎手术椎体及病变节段椎间隙中心垂直高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术后3个月复查颈椎MRI,术后12个月复查颈椎CT,进一步评估患者脊髓减压情况及椎体内骨道愈合情况。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5~135 min,平均96.5 min。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27个月,平均24.5个月。未发生髓核残留、脊髓神经损伤、食道大血管损伤、胸腔积液、终板塌陷、椎管内血肿等并发症;随访期间未见同节段椎间盘再突出以及颈椎失稳、后凸畸形等。术后12个月颈肩痛VAS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3个月颈椎MRI示脊髓神经减压充分,硬膜囊无明显受压,T2像上髓内高信号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减退;术后12个月CT示患者椎体内骨道均实现骨性愈合。术后24个月,病变节段椎间隙中心垂直高度较术前下降(t=2.043,P=0.035),但手术椎体中心垂直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1,P=0.421)。结论前路经椎体内入路全内镜下减压将脊柱内镜与椎体内入路的优势相结合,可对脊髓腹侧提供理想、彻底的减压,并获得满意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
杨俊松楚磊邓忠良Kai-Xuan Liu邓锐陈浩刘鹏刘团江荣雪芹郝定均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
截骨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合并脊髓纵裂畸形
背景:由于在胚胎期,脊柱骨性结构的发育过程与神经管闭合过程密切相关,先天性脊柱侧弯常常合并脊髓纵裂畸形。是否有必要在侧弯矫正之前先处理分裂的脊髓的骨性或纤维纵膈?目前尚存在争议。目的:回顾性研究采用单纯截骨手术治疗先天性...
郝定均贺宝荣刘团江李辉
关键词:脊髓纵裂截骨
文献传递
共6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