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洋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杭州市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8
- 2021年
- 目的肺癌患者由于营养不良、放化疗等更容易发生感染,本文旨在对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2016年12月杭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56例。肺部感染的定义为胸片显示存在新发的或正在进行的浸润性病变以及合并出现以下任何一项:新发化脓性痰、慢性痰液性质改变或发热。通过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探究与肺部感染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研究对象中60例(38.5%)出现肺部感染,直至随访结束,肺炎组患者的平均总生存率显著短于非肺炎组患者(48.5%vs.74.2%,P<0.05);既往吸烟(32.8%)与正在吸烟(19.6%)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从不吸烟者(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01)、临床Ⅳ期(P=0.045)、中性粒细胞减少症(P<0.001)、吸烟(P=0.020)是肺癌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接受化疗的患者亚组分析中显示年龄(P=0.006)、中性粒细胞减少症(P<0.001)和吸烟(P=0.030)、二线治疗(P=0.004)是肺炎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肺癌患者,老年、吸烟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影响其肺部感染的显著危险因素。
- 宋洋夏冰吴岳光
- 关键词:肺癌肺部感染肺炎
- 肺癌术后长期慢性疼痛的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究影响肺癌患者术后长期慢性疼痛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杭州市肿瘤医院收治且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62例,查阅所有患者的电子病历并且整理收集相关信息。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慢性疼痛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9例患者(17.9%)在术后36个月内诊断为术后慢性疼痛。出现慢性疼痛与是否接受术后放化疗、手术操作、手术时间、麻醉方式、其他镇痛方式及术后2 d最高及术后14 d首次门诊随访NRS评分均有关(均P<0.05)。术后镇痛治疗最常采用的镇痛药为弱阿片类药物。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更长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门诊就诊的NRS评分较高、术后化疗和术后放疗是发生术后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肺癌胸外科术后的慢性疼痛较为常见,女性、手术时间长、术后14 d首次门诊随访NRS评分高及辅助放化疗等是影响术后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
- 宋洋夏冰吴岳光
- 关键词:肺癌术后慢性疼痛
- 预防性同侧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对临床淋巴结阴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预防性同侧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pCND)在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16例PTM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8例,均接受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观察组手术中予以pCND,对照组内则无此处理(pCND-)。比较两组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临床疗效、手术相关并发症及5年无复发生存率等。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组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隐匿性淋巴转移率为50.0%,淋巴结比率(转移/采集的淋巴结)为46.1%。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3例、12例患者由于存在中央淋巴转移和/或阳性切缘而采取术中或分期根治性甲状腺切除术。截至最后1次随访,对照组1例区域性复发,观察组3例。两组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侧pCND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避免中央区隐匿性淋巴转移,但对cN0 PTMC患者的肿瘤相关临床结局无显著积极影响。
- 宋洋彭友吴岳光王懿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 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 探究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杭州市肿瘤医院和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49例,通过过敏性鼻炎评分问卷(SFAR)了解患者过敏性鼻炎的病情并且依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组。A组为非过敏性鼻炎患者,B组为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患者接受鼻内局部糠酸莫米松(100μg/d)治疗至少3个月。鼻塞和打鼾的严重程度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价,比较治疗前后的腺体厚度与鼻咽部最大空间前后径比值(A/N比率)以及转诊至手术治疗的概率。结果 治疗前后组内比较A/N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组(0.61±0.11)与B组(0.65±0.14)相比,A/N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组内比较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A组的手术转诊率低于B组(35%和56%,P=0.028)。结论 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腺样体肥大儿童患者的A/N比率和症状评分,存在过敏性鼻炎时临床疗效相对较差,并且转至外科手术治疗的概率较高。
- 胡燕萍周珍倪海峰宋洋
- 关键词:儿童糖皮质激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