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雷 作品数:11 被引量:66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日友好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2019年北京地区某医院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该院2019年收治人群检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菌种分布情况,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收集该院2019年咳出痰、肺泡灌洗液等样本分离出来的NTM,菌种鉴定统一采用16S rRNA和hsp65基因片段测序。同时,收集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结果,对IGRA在不同NTM感染中的水平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检出NTM样本183份,同一患者多次检出同一种NTM按1份统计。患者中男性47.0%(86/183),女性53.0%(97/183);青年组(20~<45岁)19人,中年组(45~<65岁)67人,老年组(≥65岁)97人;菌种鉴定结果显示共检出17种NTM,菌种分布构成比前4位为胞内分枝杆菌54.6%(100/183)、脓肿分枝杆菌12.0%(22/183)、鸟分枝杆菌9.3%(17/183)、堪萨斯分枝杆菌4.4%(8/183)。老年组检出NTM 97人(53.0%),其中男性占43.3%,女性占56.7%。183人中有120人进行IGRA检测,阳性率27.5%(33/120)。快生长分枝杆菌组与慢生长分枝杆菌组的IGRA结果阴、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2,P=0.616)。结论NTM所致感染中,以胞内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尤其好发于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的老年人,IGRA检测结果对于NTM感染无明确诊断价值。 刘鑫梦 黎斌斌 王春雷 范艳艳 邹晓辉 熊祝嘉 赵建康 张玉林 李海波 夏雨頔 韩嘉静 叶雨菲 祝越 鲁炳怀关键词:分枝杆菌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成人副流感病毒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成人副流感病毒(PIV)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9年11月入住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或重症监护病房(ICU)的PIV核酸阳性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鼻咽拭子、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查,且符合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根据是否合并免疫功能低下,分为免疫功能正常组(44例)和免疫功能低下组(26例),根据是否合并混合感染,分为单纯PIV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症状、疾病严重程度、影像学表现、病原学特征、是否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是否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抗菌药物应用情况、30 d病死率等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并应用Cox回归分析探讨PIV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4月份、7~8月份和12月份是PIV发病高峰,占所有患者的58.6%(41/70)。70例患者包括肺炎43例(61.4%),间质性肺疾病合并感染16例(22.9%),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7例(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4例(5.7%)。8例(11.4%)患者没有任何基础疾病,21例(30.0%)合并呼吸衰竭,18例(25.7%)给予机械通气治疗,15例(21.4%)30 d内死亡。免疫功能低下组患者肺炎严重指数评分,CT合并磨玻璃影和网格、蜂窝影的比例,机械通气、呼吸衰竭、住ICU的比例及30 d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免疫功能正常组[(91.5分比84.0分)、(60.0%比34.1%)、(44.0%比11.4%)、(42.3%比15.9%)、(50.0%比18.2%)、(38.5%比22.7%)、(34.6%比13.6%)](均P<0.05);PIV下呼吸道感染中合并混合感染27例(38.6%),其中病毒检出17株(24.3%),细菌19株(27.1%),真菌(曲霉)14株(20.0%),胞内分枝杆菌1株(1.4%)。混合感染组中16例(59.3%)患者合并免疫功能低下,21例(77.8%)患者合并基础肺疾病。Cox回归分析发现机械通气和间质性肺疾病为PIV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机械通气为单纯PIV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成人PIV下� 李丽娟 黎斌斌 王一民 王春雷 孙凌霄 刘颖梅 鲁炳怀 曹彬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副流感病毒 疾病特征 预后 耳念珠菌感染与医院感染防控研究现状 被引量:2 2019年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是2009年首次发现的一种可引起侵袭性感染的多重耐药酵母菌,且具有如下特点:实验室传统的形态和生化检验方法难以将其鉴定,临床分离株通常为多重耐药菌,感染致死率高,在环境物体表面和定植人群中能长时间存在。该菌目前传播机制以及消毒措施尚不明确,30多个国家陆续有其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事件的报道,正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全球性威胁。我国已有18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的报道。为提示耳念珠菌医院感染传播的风险,帮助医疗机构完善医院感染防控方案,本文就耳念珠菌感染以及其医院感染防控现状作一综述。 邬巧玲 刘丽平 尹琳 喻薇 王春雷 鲁炳怀关键词:医院感染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分析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与影像学特点,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20年8月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154例PJP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预后情况,并将患者分为死亡组(51例)与存活组(103例),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154例PJP患者中男性89例,女性65例,年龄(53.7±14.8)岁。其中,1个月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占85.7%(132/154),肾脏疾病患者27.9%(43/154),结缔组织病患者33.1%(51/154)。临床症状方面,发热81.8%(126/154),咳嗽59.7%(92/154),呼吸困难52.6%(81/154)。实验室检查,乳酸脱氢酶(LDH)561.0(434.3,749.0)IU/L,91.3%(95/104)患者LDH升高;CD4+T淋巴细胞<400个/μl和<200个/μl的患者分别占88.0%(95/108)和57.4%(62/108);74.4%(67/90)PJP患者(1,3)-β-D葡聚糖试验(BG)>100.0 ng/L。影像学检查,CT检查90%(117/130)患者可见双肺弥漫性磨玻璃/网格影。死亡组患者LDH 690.5(528.8,932.3)IU/L,高于存活组502.5(381.8,657.0)IU/L(Z=-3.375,P=0.001);死亡组的白细胞计数9.8(5.8,12.6)×109/L高于存活组的7.3(5.0,10.1)×109/L(Z=-2.392,P=0.017);死亡组淋巴细胞比例5.3(3.2,9.3)%,低于存活组9.6(5.6,17.2)%(Z=-3.262,P=0.001);死亡组年龄(69.8±14.5)岁,高于存活组(50.6±14.0)岁(t=-3.756,P=0.001);死亡组患者动脉氧分压均值(64.8±17.7)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存活组(73.2±20.5)mmHg(t=2.345,P=0.021);死亡组患者合并细菌/曲霉菌感染为55.1%(27/51),高于存活组21.5%(22/103)(χ^(2)=15.372,P=0.001)。结论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者易发生PJP;CD4+T淋巴细胞、LDH、BG可作为辅助临床诊断PJP的重要参考指标;年龄、LDH、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动脉氧分压及是否合并细菌和/或曲霉感染与PJP患者预后关系密切。 韩嘉静 赵建康 刘鑫梦 范艳艳 王春雷 黎斌斌 鲁炳怀关键词:乳酸脱氢酶类 分子生物学和液体培养方法提高综合医院结核病病原学诊断能力的价值 被引量:24 2021年 目的分析应用分子生物学检测及液体培养法对提升综合医院结核病病原学诊断能力的价值。方法提取中日友好医院病案系统中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全院各科室诊断为肺结核且上报传染病卡的1438例住院患者的诊断依据、病原学检测方法及结果、病原学送检时间及结果返回时间、入院时间及出院时间等信息。分析该院2014-2016年仅开展抗酸染色和分枝杆菌固体培养法(罗氏培养法)时与2017-2018年开展分子生物学检测[GeneXpert MTB/RIF检测(简称"GeneXpert检测")]和液体培养法(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快速液体培养)后肺结核患者病原学诊断能力和确诊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2014年该院肺结核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仅为19.83%(24/121),2018年升至53.89%(256/475)。分子生物学检测及液体培养法开展前后,肺结核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2.68%(132/582)和49.65%(425/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184,P=0.000)。开展GeneXpert检测后(2017-2018年),该院经检测确诊的肺结核患者中利福平耐药比例为7.45%(28/376),而在开展前无耐药结核病诊断能力。开展分子生物学和液体培养法检测后(2017-2018年),肺结核患者确诊时间为7.00(3.00,12.00)d明显短于开展之前(2014-2016年)的10.00(6.00,14.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815,P=0.000)。结论分子生物学和液体培养方法的应用可提高综合医院结核病病原学诊断能力,缩短患者确诊时间。 崔晓敬 魏栋 王春雷 曹彬关键词:结核 分子诊断技术 三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病例医院感染防控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了解不同部位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患者的传播方式以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某院3例不同部位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环境采样结果,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分别为盆腔气性坏疽、肝脓肿、血流感染,1例在在负压层流手术间和负压层流病房的回风口(栅栏+过滤网)培养出产气荚膜梭菌生长,余2例环境卫生学结果正常。结论针对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患者需严格执行环境清洁消毒与隔离,气性坏疽患者感染部位产气荚膜梭菌可远距离播散、污染环境,推荐采用独立非层流的感染手术间,其他部位感染者可实施单间、同病种隔离。 邬巧玲 赵玉月 刘丽平 尹琳 喻薇 王春雷 段军关键词:产气荚膜梭菌 医院感染 防控措施 环境污染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4 2016年 近年来,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和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得以不断深入。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和发展、与临床科室的交流与沟通、规范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流程中,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多种版本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工作存在专业特性强,标本类型和检测项目多,不同病原菌培养方法和鉴定手段各异。 王春雷 刘颖梅 黎斌斌 王一民 刘孟培 曹彬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临床微生物 医院信息化建设 数字化技术 病原菌培养 运用行为生态学模式管理手卫生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运用行为生态学模式管理手卫生。方法自2016年1月-6月,在某三级综合医院持续采取针对手卫生的多方面干预措施,此前、后各三个月分别为干预前期(2015年10月-2015年12月)和干预后期(2016年7月-2016年9月),本研究应用WHO推荐的"医疗机构手卫生自我评价系统",用于测量手卫生的系统性管理水平,通过记录比较干预前期、干预期和干预后期的数据,并参考其提示的系统性管理缺陷的线索,改善手卫生管理工作;分析手卫生的依从性、医院感染率及多药耐药菌检出率等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 "医疗机构手卫生自我评价系统"平均值为379.5分,其中干预前期为367.5分,属于"尚可";干预期和干预后期的得分均属于"优秀";10名观察人员在2015年10月-2016年9月随机观察706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依从率为99.1%;手卫生依从率与医院感染率及6种多药耐药菌检出率间无相关性;按照回归方程中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的大小排序,手卫生依从率决定医院感染率的系数最大(0.55),决定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检出率的系数为0.35、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肠杆菌科细菌(CRE)为0.29、其余均<0.1。结论教育和培训及多学科合作是改善手卫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陈旧的手卫生设施等客观因素阻碍了手卫生的管理效果。 郭丽萍 蒋艳 蒋艳 刘聪 魏栋 王卫华 赵学军 王颖 张璟 郎琳娜 赵霞 王春雷 郑爱辉 刘颖梅 徐潜关键词:行为生态学 手卫生依从性 医院感染 多药耐药菌 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合并甄氏外瓶霉肺部感染一例 2018年 患者男,32岁,因“治疗急性白血病过程中出现发热、咳嗽及咳痰2个月”于2016年10月14日入住北京中日友好医院。2016年4月在北京道培医院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给予“三尖杉酯碱6mg/d(第1~7天),静脉滴注;阿糖胞苷150mg/d(第1~7天),静脉滴注”,效果不佳. 程艳慧 王保健 李丽娟 王春雷 刘颖梅 曹彬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甄氏外瓶霉 肺部感染 静脉滴注 急性白血病 三尖杉酯碱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王春雷 曹彬 刘颖梅 黎斌斌 刘孟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