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泽

作品数:5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大型底栖动物
  • 2篇底栖动物
  • 2篇生态系统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1篇大型底栖动物...
  • 1篇底栖动物群落
  • 1篇动物群
  • 1篇动物群落
  • 1篇有机碳
  • 1篇支流
  • 1篇指示物
  • 1篇指示物种
  • 1篇三峡水库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系统健康
  • 1篇生态系统健康...
  • 1篇生态阈值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水库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5篇蔡庆华
  • 5篇任泽
  • 2篇唐涛
  • 1篇杨顺益
  • 1篇谭路
  • 1篇黎道丰
  • 1篇蒋祖耀
  • 1篇汪兴中
  • 1篇汤婷

传媒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青海格尔木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于2011年9月16—18日,在青海格尔木河中上游选取6个样点,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功能摄食类群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河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都较低,主要优势类群为Baetis spp.、Amphinemura spp.、Limnodrilus spp.和Orthocladius spp.,各样点间物种组成差异较大,但功能摄食类群组成差异较小,其中收集者占绝对优势,刮食者在所有样点均未出现。基于格尔木河自身特点,改进了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指数,并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河上游受水利工程干扰较小,但河岸带植被覆盖度较低,水土流失严重,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低且藻类自养指数较高,总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何逢志蔡庆华任泽谭路董笑语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生态系统青藏高原
洱海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4
2011年
依据2009年洱海流域62个样点的水质调查数据,应用聚类分析对洱海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将样点在空间上分为4组,分别为无干扰的苍山林区源头溪流(A1)、受到一定程度人类干扰的流经农业区和城镇区溪流的中上游段及湖泊(A2)、干扰较严重的流经农业区和城镇区溪流的下游段(A3)以及干扰最为严重的洱海岸边带(A4),判别分析结果表明聚类准确率达95.2%。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影响洱海流域水质的4个主成分为:第1主成分,Alk、Ca2+、Mg2+、HS;第2主成分,TP;第3主成分,TN和NO3--N;第4主成分,DOC和TOC,这些主成分空间差异明显。在时间尺度上,Alk表现为丰水期高于枯水期;Ca2+表现为枯水期高于丰水期;TP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TN在A1和A3组表现为丰水期高于枯水期。
任泽杨顺益汪兴中唐涛蔡庆华
关键词:洱海流域水质时空变化主成分分析
神农架林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被引量:12
2014年
为监测神农架林区河流健康状况及人为活动对其水体理化特征和生物群落的影响,基于水质类别、大型底栖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BMWP记分系统(Biological Monitoring Working Party Score System)对神农架林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水质、大型底栖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BMWP记分系统评价为健康的样点比例分别为36.67%、63.30%和50%.大型底栖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BMWP记分系统2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种评价方法均显示亚健康或健康状态的样点比例达到了66.67%,表明神农架林区河流生态系统总体健康状况良好,但部分样点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与干扰.
何逢志任泽董笑语杨开华王敏黎道丰蔡庆华
关键词:河流生态系统大型底栖动物
青藏高原腹地溪流中的氮和有机碳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氮和有机碳都是溪流中非常重要的物质,其相互关系是生物圈中最基本的生物地球化学联系之一.实地调查了青藏高原腹地溪流中氮和有机碳的状况,并对氮和有机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NO3-N是青藏高原腹地溪流中总氮(TN)的主要成分,占80.4%.在溪流中TN的变异性小于NO3-N的变异性,NH4-N的变异性最大.总有机碳(TOC)主要由溶解性有机碳(DOC)组成,占86.5%,DOC的变异性略大于TOC的变异性.溪流水体中的C:N比值很低,平均值仅为2.632,且都低于Hillebrand和Sommer提出的比值(C:N=119:17),说明溪流中的微生物主要受C限制.有机碳与TN和NH4-N没有显著相关性,与NO3-N负相关.NO3-N:TN与有机碳负相关,而NH4-N:TN与有机碳没有显著相关性.有机碳与C:N显著正相关,TN和NO3-N与C:N显著负相关,NH4-N与C:N无显著相关性.
任泽蒋祖耀蔡庆华
关键词:有机碳青藏高原溪流
基于附石硅藻的三峡水库入库支流氮、磷阈值被引量:13
2016年
为全面了解河流附石硅藻群落对水体氮、磷变化的响应规律,并找出氮、磷指示物种,本研究采用非参数突变点分析法(n CPA)及临界指示物种分析法(TITAN)探讨了三峡水库入库支流附石藻类叶绿素a、硅藻物种丰富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以及硅藻群落组成的总氮(TN)、总磷(TP)阈值.结果表明:据n CPA得到的所有藻类参数的TP阈值均接近0.03mg·L-1;除硅藻群落组成外,其他参数的TN阈值也较接近(约为0.8 mg·L-1).TITAN区分了群落中敏感种、耐受种对TN、TP变化的响应,且阈值范围涵盖了其他参数的阈值;还确定了9种TN指示种和10种TP指示种,其中TN敏感种1种,耐受种8种;TP敏感种5种,耐受种5种.因此,本研究以TITAN结果为依据确定河流的TN、TP阈值.即:当河流TN浓度低于0.382 mg·L-1或TP浓度低于0.016 mg·L-1时(负响应阈值),河流附石硅藻群落组成相对稳定;超过这一浓度阈值后,敏感种密度减少;当河流的TN浓度超过1.298 mg·L-1或TP浓度超过0.065 mg·L-1时(正响应阈值),耐受种也将受到明显影响,附石藻类的群落组成会发生显著变化.据此标准,调查样点中约87%的样点TN浓度超过TN负响应阈值,22%的样点超过正响应阈值;而超过TP负响应阈值的点占94%,超过TP正响应阈值的点占14%,说明三峡水库大部分入库河流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但干扰程度并不严重.本研究结果可为三峡水库入库河流生态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汤婷任泽唐涛蔡庆华
关键词:生态阈值硅藻指示物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