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鹏

作品数:19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腹腔
  • 10篇腹腔镜
  • 9篇肠癌
  • 7篇结肠
  • 5篇术后
  • 5篇结肠癌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3篇动脉
  • 3篇手术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癌
  • 2篇凋亡
  • 2篇凋亡相关
  • 2篇凋亡相关基因
  • 2篇动静脉
  • 2篇右半结肠
  • 2篇右半结肠癌

机构

  • 17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于鹏
  • 11篇段绍斌
  • 7篇于亮
  • 4篇刘郁
  • 2篇张增峰
  • 2篇陈骏
  • 2篇张国庆
  • 1篇孙伟
  • 1篇仝传志
  • 1篇董杨帆
  • 1篇吾买尔江
  • 1篇刘玉姣

传媒

  • 3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肝脏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中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半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LASSO回归分析
2024年
探讨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对左半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AL)的预测价值。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521例左半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相关资料,随机抽样将其分为训练集(n=365)和验证集(n=156),观察AL发生情况。在训练集行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基于CLS评分筛选AL的危险因素,建立改良CLS评分模型,利用ROC曲线评估模型效能。521例患者中,46例(8.83%)发生AL,其中训练集365例中发生AL 32例(8.77%)归为AL组,未发生AL的333例归为非AL组;训练集中两组性别、年龄、BMI、不良嗜好、ASA分级、吻合口与肛缘距离、急诊状态、出血量、手术时间、附加手术、辅助治疗、艰难梭菌感染、预防性造瘘、吻合口血供、吻合口张力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算法从CLS评分系统中选择出吻合口血供、吻合口与肛缘距离、附加手术、艰难梭菌感染、预防性造瘘5个具有非零系数的显著相关指标。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吻合口血运欠佳(OR=8.124,95%CI:2.363~27.935)、艰难梭菌感染(OR=3.375,95%CI:1.185~9.612)、附加手术(OR=5.662,95%CI:1.992~16.093)为左半结直肠癌术后AL的危险因素(均P<0.05);吻合口与肛缘距离(OR=0.760,95%CI:0.584~0.990)、预防性造瘘(OR=0.072,95%CI:0.015~0.355)为左半结直肠癌术后AL的保护因素(均P<0.05);验证集156例中发生AL 14例(8.97%),改良CLS评分预测训练集发生AL的AUC为0.819(95%CI:0.756~0.872),预测验证集发生AL的AUC为0.808(95%CI:0.703~0.889)。改良CLS评分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左半结直肠癌术后AL的发生。
于鹏地力木热提·艾买提哈力木拉提·吾布力卡斯木段绍斌
关键词:左半结直肠癌吻合口瘘
BUB1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PLK1/PTEN信号通路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苯并咪唑出芽抑制解除同源物蛋白1(BUB1)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Polo样激酶1(PLK1)/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期为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该院收集的125对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邻近癌旁组织,以及人结直肠癌细胞系SW1116、SW480、HCT116、HT-29与人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NCM460为研究对象;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试剂盒对SW480细胞进行转染,并分组为空白组(细胞未转染)、si-NC组(细胞转染si-NC)、si-BUB1-1组(细胞转染si-BUB1)、si-BUB1-2组(细胞转染si-BUB1-2)。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BUB1、促凋亡蛋白Bax、抗凋亡蛋白Bcl-2及PLK1/PTE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在0、24、48、72 h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BUB1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人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NCM460比较,人结直肠癌细胞SW1116、SW480、HCT116、HT-29中BUB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BUB1表达水平在SW480细胞中最高,因此,选择SW480细胞进行后续研究;与空白组和si-NC组比较,si-BUB1-1组、si-BUB1-2组SW480细胞中细胞凋亡率、Bax及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增殖能力及BUB1、Bcl-2、PLK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空白组与si-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BUB1表达可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该机制可能与PLK1/PTEN信号通路中PLK1表达水平下调,PTE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有关。
于鹏地力木热提·艾买提丁志翔段绍斌
关键词:结直肠癌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血管解剖技巧:附45例报告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血管解剖的经验。方法2011年2月~2018年3月我科行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45例,采用中间入路由尾侧向头侧解剖肠系膜上血管,先定位肠系膜上静脉,解剖回结肠血管,然后自下而上解剖肠系膜上血管,显露右结肠动脉,最后于横结肠系膜根部下方的胰头前方找到胃结肠静脉干,并游离各分支。结果45例均存在肠系膜上动、静脉和回结肠动脉及结肠中动脉。右结肠动脉出现率44.4%(20/45),胃结肠静脉干出现率73.3%(33/45)。因术中出血和腹腔广泛粘连中转开腹2例。手术时间115~215(平均145)min,术中出血量48~400ml,平均105ml。淋巴结清扫13~24枚(平均18枚)。45例随访3~8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无trocar处癌转移,6例死亡,其中4例Ⅲ期死于远处脏器转移,2例因心脑血管意外死亡;4例局部复发。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需处理的血管复杂多变,熟悉和掌握右半结肠血管的正常解剖和变异,是进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基础和保障。采用合理的手术入路和运用娴熟的手术技巧,是顺利完成其手术的关键。
于亮段绍斌刘郁于鹏
关键词: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血管解剖
术前MELD评分对肝包虫病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和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肝包虫病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和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比较肝包虫病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的术前MELD评分情况,将所有肝包虫病患者术后5年内出现肝包虫病复发或死亡作为状态变量,术前MELD作为检验变量,进行两者的ROC分析,获得术前MELD评分预测肝包虫病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最佳诊断截点,根据最佳诊断截点,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肝包虫病患者一般临床资料,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肝包虫病患者术后5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7例行肝切除手术的肝包虫病患者,男性66例(68.0%),女性31例(32.0%),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3.2±12.6)岁,97例肝包虫病手术患者术后出现肝功能不全35例(36.1%),胆瘘20例(20.6%),胸腹腔积液32例(33.0%),感染16例(16.5%),术后出现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前MELD评分(12.3±3.1)明显高于术后肝功能正常患者(6.2±1.1)(t/χ^(2)值=11.236/<0.001)。ROC分析显示,术前MELD评分预测肝包虫病患者术后生存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2(95%CI:0.754~0.886),最佳诊断截点为10.3,根据术前MELD评分的最佳诊断截点,将患者分为MEID评分≥10.3分组39例(40.2%)和MEID评分<10.3分组58例(59.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78.9%、58.2%、56.3%vs 100%、76.9%、65.5%,P>0.05),MEID评分≥10.3分组肝包虫病患者术后1年、3年、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MEID评分<10.3分组患者(100%、75.6%、63.4%vs 100%、92.3%、83.2%,P<0.05)。结论 术前MELD评分能较为准确的评估肝包虫病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风险和远期总生存率。
于鹏段绍斌
关键词:肝包虫病远期预后
凋亡相关基因PDCD5启动子区甲基化在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食管鳞癌中的作用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DCD5)启动子区CpG岛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中的甲基化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PCR(MSP)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患者(维吾尔族20例,汉族20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PDCD5基因甲基化情况。结果癌组织中PDCD5甲基化阳性率为80.0%(32/40),癌旁组织中甲基化阳性率为35.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D5甲基化阳性率与食管鳞癌临床分期相关(P<0.05);不同民族、性别、年龄食管鳞癌中PDCD5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鳞癌癌组织中甲基化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DCD5甲基化率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DCD5在食管鳞癌中的甲基化率与民族、性别、年龄无相关性。
于鹏孙伟张国庆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甲基化
基于术前谷草转氨酶构建预测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
2023年
目的基于术前谷草转氨酶构建预测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月1月—2022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行胃癌手术治疗的1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术前谷丙转氨酶水平、术前谷草转氨酶水平、术前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术前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浸润深度、溃疡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重点分析术前谷草转氨酶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基于独立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模型用于预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风险,绘制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曲线验证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深度、组织类型、术前谷草转氨酶水平、肿瘤大小为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OR值及95%CI分别为8.356[5.312,10.655]、2.115[1.265,2.874]、1.888[1.293,4.058]、1.565[2.547,5.873],列线图模型的C指数为0.838,95%CI:[0.775,0.927],经拟合优度检验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χ^(2)=0.242,P=0.784)。结论结合浸润深度、组织类型、术前谷草转氨酶水平、肿瘤大小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符合度良好,用于预测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于鹏段绍斌
关键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癌胚抗原谷草转氨酶
吴茱萸膏剂外敷足三里穴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吴茱萸膏剂外敷足三里穴配合单纯超声治疗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根据术后治疗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足三里单纯超声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中药吴茱萸膏剂贴敷足三里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第1天、第3天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吴茱萸膏剂外敷足三里穴可以加快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确切,值得借鉴并推广。
于鹏丁志翔于亮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足三里穴
醋甘遂敷脐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醋甘遂敷脐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处理,治疗组予常规处理同时给予醋甘遂敷脐治疗,监测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同时检测术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分别为(45.88±9.09)h、(55.77±13.70)h、(77.02±14.21)h,均短于对照组的(53.53±10.19)h、(63.74±12.89)h、(88.18±20.6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治疗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醋甘遂敷脐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同时对术后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恢复正常有促进作用。
于亮刘郁于鹏刘玉姣
关键词:胃肠功能中药敷脐
是否保留肠系膜下动静脉的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静脉(IMA、IMV)及其分支保留与否的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普外一科接受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手术治疗的74例结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IMA保留与否分成IMA保留组(33例)和IMA离断组(41例),IMA保留组所有患者均于根部离断左结肠动脉(LCA),部分患者离断LCA及乙状结肠动脉1-2(SA1-2)支,但均于根部清扫253组淋巴结;IMA离断组于根部离断IMA主干,并清扫253组淋巴结,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检出个数、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结果74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MA保留组在手术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显著长于IMA离断组(P<0.05)。结论保留肠系膜下动静脉的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并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且会增加手术时间及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需谨慎开展。
于鹏地力木热提·艾买提丁志翔段绍斌
关键词:腹腔镜结肠恶性肿瘤
吴茱萸膏剂外敷足三里穴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吴茱萸膏剂外敷足三里穴配合单纯超声治疗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获得一种促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简单、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根据术后治疗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足三里单纯超声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药吴茱萸膏剂贴外敷足三里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第1天、第3天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吴茱萸膏剂外敷足三里穴可以加快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效果确切。
于鹏地力木热提·艾买提丁志翔于亮
关键词:足三里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