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元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神经功能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梗死
  • 1篇导师
  • 1篇导师制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变化
  • 1篇动脉系统
  • 1篇多系统萎缩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清
  • 1篇血友病
  • 1篇血友病因子

机构

  • 6篇南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6篇徐元
  • 2篇李根华
  • 2篇刘源
  • 2篇徐志宏
  • 2篇厉青
  • 1篇吕荣
  • 1篇金颖
  • 1篇凌云翱
  • 1篇刘春风
  • 1篇胡兰
  • 1篇吴燕华
  • 1篇张正春
  • 1篇陈皓

传媒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毕业后医...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双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与思考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将双导师制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评估实施成效。方法通过双重身份职责界定遴选出住院医师导师52名并与住院医师进行师生配对。制定考核评价制度,并从住院医师、导师和专业基地教学主任3个层面进行自制问卷调查,评价住院医师导师制实施成效。结果88.5%的导师能够按要求制订全程住院医师培养计划,全体住院医师、住院医师导师、专业基地教学主任认可导师制对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培养和日常管理成效有帮助,67.3%的导师和84.5%的住院医师认为导师制对住院医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有帮助,88.5%的导师和81.7%的住院医师认为导师制对住院医师沟通合作能力有帮助。结论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实施导师制,对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以及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管学妹万良海李根华吕荣徐元陈皓
关键词:住院医师导师制
多系统萎缩的影像学特点及电生理变化被引量:3
2018年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组以进行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样症状、小脑和锥体束症状等多种表现为特征的成年期发病的致命性的神经变性疾病,分为以帕金森样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帕金森综合征亚型(MSA—P)和以小脑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小脑亚型(MSA-C)。由于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MSA很容易被误诊,尤其在疾病早期。根据2008年Gilman诊断标准,确诊MSA需要病理证实,而很可能的MSA和可能的MSA则依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因此,除了熟悉MSA的临床表现外,合理运用相应的辅助检查也尤为重要。本文就MSA的影像学及电生理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叶欢赵中徐元刘源
关键词:电生理变化影像学特点多系统萎缩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神经变性疾病帕金森综合征
自由基清除剂联合巴曲酶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进展型卒中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进展型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72h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进展型卒中患者7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巴曲酶组,2组均采用巴曲酶注射液(10BU、5BU、5BU)静滴,隔日1次,共3次。联合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滴,2次/d,共14d。2组病人分别在治疗前后定期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并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临床显效率(63.16%)明显优于巴曲酶组(39.47%)(P<0·01);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进展型卒中安全有效。
徐元金颖凌云翱李根华
关键词:巴曲酶椎基底动脉进展型卒中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检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分析其与脑出血量、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5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脑出血量分为A组(脑出血量<20 ml,23例)、B组(脑出血量20~30 ml,18例)、C组(脑出血量>30 ml,15例);根据入院24 h内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分为轻度组(1~15分,22例)、中度组(16~30分,20例)、重度组(31~45分,14例),分别于发病后24 h、48 h、72 h、7 d、14 d采血检测VEGF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C组血清VEGF水平在发病后24 h、48 h、72 h、7 d、14 d时均明显高于A组(P<0.01),在发病后24 h、48 h、72h、7 d时高于B组(P<0.01),而在发病后14 d时C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VEGF水平在发病后48 h、72 h、7 d、14 d时高于A组(P<0.05),而在发病后24 h时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VEGF水平在发病后24 h、48 h、72 h、7 d、14d时明显高于轻度组(P<0.01),在发病后24 h、48 h、72 h、7 d时高于中度组(P<0.01),而在发病后14 d时重度组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血清VEGF水平在发病后48 h、72 h、7 d、14 d时高于轻度组(P<0.05),而在发病后24 h时中度组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脑出血量与入院时CSS评分呈正相关(r=0.916,P<0.05).结论 血清VEGF水平与脑出血量及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徐元厉青徐志宏胡兰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作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10 mg他汀组(瑞舒伐他汀10 mg/d,30例),20 mg他汀组(瑞舒伐他汀20 mg/d,27例)和联合组(依折麦布10 mg/d,瑞舒伐他汀10 mg/d,29例),共给药治疗16周。比较治疗前后以及不同组别的血脂、hs-CRP、vWF、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肌酸激酶(CK)的变化。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胆固醇(TC)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16周后,20 mg他汀组和联合组LDL-C、TC、hs-CRP和vWF水平均低于10 mg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治疗期间,三组均无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病例。治疗16周后,ALT、AST、CK组间比较和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比单用10 mg瑞舒伐他汀具有更好的降低LDL-C和TC的作用。
徐元徐志宏吴燕华刘源刘春风
关键词:脑梗死C反应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依折麦布
急性小脑梗死40例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70岁为该病的高发年龄段,主要表现为眩晕、共济失调。本组中18例经头颅CT确诊,另22例头颅MRI+DWI检查确诊。34例内科治疗,4例手术治疗后好转,2例死亡。结论:中老年患者表现为眩晕、共济失调要怀疑小脑梗死的可能,头颅MRI+DWI确诊该病优于CT,病情严重者应尽早外科治疗。
厉青徐元张正春
关键词: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