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作品数:9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腺苷A1受体介导异丙酚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缺血耐受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腺苷A1受体是否介导异丙酚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缺血耐受。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异丙酚组、溶剂组(n=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各组脑皮质区腺苷浓度。另一批SD大鼠随机分成A:模型组(MCAO模型),B:腺苷A1受体拮抗剂(DPCPX)组,C:异丙酚组,D:溶剂组(脂肪乳剂组),E:异丙酚+DPCPX组,F:异丙酚+拮抗剂溶剂组(DMSO)(n=6)。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异丙酚组脑皮质区腺苷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A、D、E组大鼠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均明显增加(P<0.05,P<0.05,P<0.05),B、F组比较无差异。结论:异丙酚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缺血耐受作用可能部分由腺苷A1受体介导。 夏洪莲 韩琨元 王丹丹 戴勤学 王均炉关键词:异丙酚 腺苷A1受体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角膜保护剂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 研究白内障术中应用角膜保护剂对术后干眼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将79例(90眼)入组患者随机分为Croma角膜保护剂组、平衡盐溶液(BSS)组、国产眼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组,术前及术后1、7、30 d检查泪膜客观散射指数(OSI)、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染色(CFS)、SchirmerⅠ 试验(SIt)、主观眼表疾病指数(OSDI).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组间OSI、SIt在术后1、7、3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术后1、7、30 d BSS组OSI高于Croma组而SIt低于Croma组(P〈0.05);术后7、30 d HPMC组SIt值低于Croma组(P〈0.05).3组各指标整体变化趋势相同;3组BUT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SS组术后各时间点SIt一直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 OSI变化幅度(OSI-A)明显增加(P〈0.05),术后7 d OSDI较大幅度上升(P〈0.05),术后30 d CFS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MC组术后1 d SIt及OSI-A均有明显变化(P〈0.05),而Croma组则始终变化曲线平缓,术后HPMC组与Croma组CFS和OSDI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roma角膜保护剂与国产眼用HPMC对于缓解白内障术后干眼有一定效果:术后泪液及角膜上皮的改变、主观不适较少,且Croma角膜保护剂的效果更显著. 俞晓宇 王丹丹 常平骏 谢佳璐 李璋亮 廉恒丽 赵云娥关键词:白内障摘除术 干眼病 泪液分泌 超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袋变化及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研究超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晶状体前囊膜直径、面积及IOL偏心量、倾斜角的改变。方法选择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62例(90眼,眼轴〉27mm)为超高度近视组,正常眼轴白内障患者55例(90眼,22mm≤眼轴≤24mm)为正常眼轴组,均行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于术后1~3、3~6和6~12个月时(每个阶段均30眼)散瞳后拍摄眼前节彩照,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成像系统采集Scheimpflug图像,通过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各前囊口直径、面积及IOL的偏心量、倾斜角和术后房水深度(PAD)。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段前囊口形态和IOL稳定性。结果 (1)与正常眼轴组比较,超高度近视组患者术后1~3个月PAD加深,IOL倾斜角加大(t=3.544、2.380,P〈0.01或0.05);术后3~6个月PAD加深、IOL倾斜角加大,晶状体前囊口面积缩小、平均直径缩短(t=3.390、2.107、-2.186、-2.009,P〈0.01或0.05);术后6~12个月PAD变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高度近视组患者前囊口面积进一步缩小、水平径及平均直径缩短,IOL倾斜角变化减小(t=-2.652、-2.989、-2.628、0.463,P〈0.01或0.05)。(2)术后组内不同时间段比较,正常眼轴组前囊口形态及IOL稳定性改变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高度近视组患者术后6~12个月时的IOL倾斜角较术后1~3及3~6个月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前囊口更容易发生收缩,且水平方向收缩程度更加明显,容易引起IOL倾斜角及PAD的改变。 王丹丹 郑宇曦 俞晓宇 赵云娥关键词:高度近视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 晶体囊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开颅术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开颅手术全麻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开颅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以丙泊酚靶控输注为主的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加用TAES干预。穴位选择鱼腰、太阳、合谷及颧髎、风池,采用LH 402韩氏经皮穴位刺激仪行TAES诱导并维持到手术结束。两组均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及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结果:术中丙泊酚平均所需量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21.1%,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术中尼卡地平平均所需量减少4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减少(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芬太尼及维库溴胺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ES与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联合应用,可减少开颅手术中丙泊酚用量,且可缩短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 吴群 张明晓 王璐璐 莫云长 戴勤学 王丹丹 王均炉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 颅脑手术 丙泊酚 麻醉 轴性高度近视白内障飞秒激光辅助与传统超声乳化手术屈光预测准确性的对比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轴性高度近视(眼轴≥26mm)合并白内障患者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和行传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屈光误差,比较其屈光预测准确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白内障合并轴性高度近视患者63例(63眼),根据患者意愿对32例行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囊袋内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传统组),对31例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内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飞秒组)。记录2组患者预期术后屈光状态.实际术后1、3个月屈光状态以及2组视力情况,计算2组屈光误差(术后实际等效球镜度与预测屈光度的差值)和平均绝对屈光误差(术后实际等效球镜度与预测屈光度差值的绝对值)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2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年龄、眼压、眼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和3个月2组间的屈光误差、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MAE)、裸眼视力(UCVA)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共有16眼(25%)MAE超过1.0D。术后3个月时2组的屈光误差及MAE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较传统手术方式在术后屈光度误荠及术后矫TF视力上无明昂优势. 郑宇曦 丁锡霞 王丹丹 俞晓宇 赵云娥关键词:白内障 近视 退行性 飞秒激光 非甾体类抗炎药不同给药方式对微切口白内障术后黄斑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不同给药方式对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黄斑区厚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将拟行微切口自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129例(129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41例),乙组(44例),丙组(44例)。甲组术后不使用任何NSAIDs,乙组术后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丙组术后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3组患者均于术后当日开始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分别在术前、术后1d、术后1周、术后6周采用OCT观察患者黄斑区图像特征.应用黄斑地形图分析软件测量黄斑区9个分区视网膜平均厚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3组患者术后BCVA较术前有较大提高,但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不相关。3组患者术后1d时黄斑视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术后1周时黄斑中央区1mm视网膜厚度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但是A2区丙组增厚较甲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时,甲组黄斑CSF厚度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甲组旁中心凹部分区域较乙组、丙组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SAIDs的应用可以减轻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增加,口服NSAIDs在早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黄斑旁中心凹区视网膜的增厚。 王丹丹 冯一帆 廉恒丽 赵云娥关键词:非甾体类抗炎药 黄斑厚度 黄斑囊样水肿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效应。方法:选取36只雄性SD大鼠,重量在180~220g之间,分离坐骨神经,造成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然后随机均分成3组:对照组,自尾静脉每日注射生理盐水2mL;甲强龙组(SM组),自尾静脉每日注射甲强龙30mg/kg(稀释至2mL);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组(HTK组),自尾静脉每日注射HTK 17.5×10-3PNAU/kg(稀释至2mL)治疗。在术前及术后第1、3、5、7、9、11、13天各时间点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术后第14天取出坐骨神经干,测定动作电位传导速度(NCV)。结果:三组大鼠SFI值在术后第1、3天均为-100左右。自第3天开始,HTK组和SM组SFI恢复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14天HTK组和激素组的NCV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经尾静脉注射HTK,可促进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神经功能恢复快。 耿武军 刘珺 唐红丽 莫云长 王丹丹 王均炉关键词:人组织激肽释放酶 坐骨神经损伤 激素 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模型的建立及继发脑损伤评估 2011年 目的建立日本大耳白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模型。方法结扎双侧颈动脉后枕大池二次注血方法制成兔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兔分为SAH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检测SAH前后基底动脉直径,并观察进食量、神经功能变化,5d后取海马分别行电镜观察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H组兔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5d后基底动脉出现明显痉挛,海马神经元出现核固缩,线粒体空泡样变等神经损伤的改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结论该模型可以作为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实验模型。 莫云长 王丹丹 罗亮 胡章勇 王均炉关键词:脑血管痉挛 动物 脑损伤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神经形态学及氧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对SD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坐骨神经的形态学及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取60只体质量为180~200 g的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20):假手术组(Sham组),只分离坐骨神经不压迫损伤,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组(HTK组),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半小时以及术后每日尾静脉注射17.5×10-3 PNAU/kg HTK治疗;对照组,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半小时以及术后每日尾静脉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随机抽取5只大鼠取受损段神经行光镜观察有髓神经纤维的数目和形态,另随机抽取5只大鼠坐骨神经电镜下观察神经形态学以及雪旺细胞(SCs)的凋亡情况,剩余10只大鼠取坐骨神经行丙二醛(MDA)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TK组SOD活性较高(P<0.05),MDA含量则较低(P<0.05);术后14 d光镜观察,与HTK组相比,对照组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术后14 d电镜观察,对照组神经纤维髓鞘水肿、神经纤维内部分细胞器水肿明显,并有大量SCs凋亡,而HTK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未观察到SCs凋亡。结论:HTK具有改善神经周围微环境,调节局部氧自由基水平,和促进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的作用。 莫云长 耿武军 王均炉 刘珺 戴勤学 王丹丹关键词:人组织激肽释放酶 氧自由基 雪旺细胞 有髓神经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