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恩伟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创伤
  • 1篇凋亡
  • 1篇严重创伤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强化
  • 1篇胰岛素强化治...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影响
  • 1篇伤患者
  • 1篇中性粒细胞
  • 1篇细胞
  • 1篇粒细胞
  • 1篇反应蛋白
  • 1篇变化及意义
  • 1篇ST2
  • 1篇C-反应蛋白
  • 1篇CRP
  • 1篇IL-3
  • 1篇创伤患者

机构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罗前程
  • 2篇冯刚
  • 2篇郭恩伟
  • 1篇杨峰
  • 1篇曹帆帆
  • 1篇金娴
  • 1篇刘兴辉
  • 1篇庄平
  • 1篇宋琼
  • 1篇任大力
  • 1篇陈庆

传媒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严重创伤预后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
2014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IIT)对严重创伤预后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41例严重创伤伴应急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CT)组(n=21)和IIT组(n=20),两组均予以创伤常规治疗,CT组静脉注射常规胰岛素(RI)将血糖控制在10-11.1mmol/L;IIT组将血糖控制在4.4-6.1mmol/L。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h、48 h、72 h、1周血浆TNF-α、IL-10、外周血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s)凋亡率,APACHⅡ评分,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IIT组治疗后24 h、48 h、72 h、1周血浆TNF-α、IL-10水平,1周时APACHⅡ评分、住院期间病死率均明显低于CT组(P均<0.05);ⅡT组治疗后48 h、72 h及1周时外周PMNs凋亡率显著高于CT组(P均<0.01)。结论:IIT可改善严重创伤病人的预后,其作用机制除了降低应激性高血糖的直接毒性作用外,还可能通过促进严重创伤后PMNs凋亡,降低血浆促炎细胞因子,调节过度的炎症反应。
冯刚曹帆帆姚峪岚罗前程庄平金娴郭恩伟宋琼
关键词:胰岛素强化治疗中性粒细胞凋亡创伤预后
创伤患者血清IL-33和sST2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创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和可溶性ST2(sST2)的变化及其与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损伤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的相关性。方法53例创伤患者分别于创伤后4h、24h、72h、7d等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IL-33、sST2、CPR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血清IL-33水平与sST2、CPR和ISS的相关性。结果创伤后4—24h患者血清IL-33和sST2水平分别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创伤后4h~7d患者血清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创伤后4h-7d患者血清IL-33分别与sST2和CRP水平呈正相关(r=0.347、0.386,P〈0.01),患者血清sST2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276,P〈0.01)。ISS评分分别与创伤后gh和24h患者血清IL-33水平呈正相关(r=0.308、0.433,P〈0.05,P〈0.01)。结论创伤可导致IL-33和sST2释放,其释放水平与炎症反应程度和创伤程度相关。释放机制可能是创伤后细胞损伤和坏死所致。IL-33和sST2可能参与和调节创伤后炎症反应,在创伤后防御感染和促进创伤愈合方面起重要的作用。
冯刚陈庆郭恩伟姚玉岚章冰玉杨峰任大力罗前程刘兴辉
关键词:创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