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丽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动脉瘤
  • 2篇动脉瘤诊断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数字减影
  • 2篇颅内
  • 2篇64排螺旋
  • 2篇64排螺旋C...
  • 2篇CT血管造影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成像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心房
  • 1篇血管造影术

机构

  • 7篇肇庆市第二人...

作者

  • 7篇张丽丽
  • 5篇尹志斌
  • 4篇吕建广
  • 2篇曾凡猛
  • 2篇梁亚明
  • 2篇胡红丽
  • 1篇谢雷

传媒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影像技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在房颤患者中进行64层螺旋CT门控技术扫描的左心房-肺静脉成像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系统对比64层螺旋CT肺静脉-左心房扫描的两种方法,以期为房颤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指导及参考借鉴。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射频消融前常规进行双侧肺静脉-左心房造影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严格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干预组29例以及对照组29例,其中干预组患者行冠脉法肺静脉-左心房CTV,对照组患者行监测法肺静脉-左心房CTV,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学图片质量,以期系统评估使用64层螺旋CT行冠脉法肺静脉-左心房CTV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干预组患者图像质量优17例,良12例,差0例,图像质量合格率为100%(29/29);对照组患者图像质量优6例,良10例,差13例,图像质量合格率为55.2%(16/29),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监测法肺静脉-左心房CTV相比,冠脉法肺静脉-左心房CTV能显著提高影像图片质量,有利于观察肺静脉-左心房扫描解剖结构的显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丽丽符伟平吕建广尹志斌冯绍立胡红丽
关键词:64层螺旋CT
磁共振弥散加权(DWI)结合ADC图对早期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鉴别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结合ADC图在早期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该院经临床最终确诊39例患者资料完整,均于6~72 h行DWI序列和常规MR序列检查,经CT检查排除脑出血患者,治疗恢复CT或MRI随访检查。结果39例患者经临床诊断证实为早期脑梗死3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1例TIA进展为早期脑梗死。35例早期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30例,介入(溶)取栓5例,短暂性脑缺血4例临床均给予有效治疗措施。结论DWI序列检出率较高,可作为诊断早期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临床诊断确诊性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
吕建广梁理娟尹志斌冯阳宁冯绍立张丽丽焦凤有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早期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
1.5T磁共振头颈线圈成像对踝关节运动损伤的评价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应用1.5T磁共振头颈线圈成像检测方法,探讨其诊断结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30例,是我院收治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9年7月—2020年3月。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关节线圈检测方法和头颈部16通道正交线圈检测方法。比较观察两组对踝距间隙损伤的检出率及准确性。结果:相比于关节线圈检测方法,正交线圈检测踝距间隙损伤的检出率及准确性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1.5T磁共振头颈线圈成像检测方法观察踝关节损伤隐匿性骨折情况,图像质量高,扫描技术要求低,便于主治医生掌握丰富的疾病信息,利于患者后期诊断和治疗。
尹志斌张丽丽罗国明谢雷冯阳宁冯朝毅黎树佳
关键词:踝关节损伤
飞利浦64排Brilliance CT的维护与保养被引量:2
2015年
随着影像诊断设备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扫描CT亦进入高智能化、高精度时代。不仅提供高密度分辨率的薄扫断层图像,弥补传统X线机成像的不足,而且也能完成各种动态增强扫描,如冠脉造影、双下肢动脉造影、脏器多期相增强扫描等,为影像诊断提供更清晰、直观的图像。要满足诊断需求获得好的图像,要求操作技师和工程师熟练、正确操作机器,并严格完成各自对机器的维护与保养,这是提供高质量图像和保证机器持续运作的重要保障。
张丽丽
关键词:CT图像质量
去骨减影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去骨减影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完整疑似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3例,均行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并与手术或血管内介入结果对比。结果 5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手术或血管介入栓塞术确诊颅内动脉瘤44例,CT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40例,敏感性为90.91%(40/44)。DSA诊断动脉瘤42例,敏感性为95.45%(42/44)。CTA与DSA相比较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一种无创、安全、快捷的检查技术,可作为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筛选方法。
吕建广梁理娟符伟平曾凡猛梁亚明张丽丽尹志斌
关键词:动脉瘤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CT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CT血管造影与DS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结果 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血管栓塞介入或手术证实颅内动脉瘤25例,其中CT血管造影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23例,符合率为92%(23/25),DS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24例,符合率为96%(24/25)。两种检查方法在颅内动脉瘤诊断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深入推广。
吕建广梁理娟符伟平曾凡猛梁亚明张丽丽尹志斌
关键词:CT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成像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成像检查中的应用,探讨最佳扫描方法。方法: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5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根据扫描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甲组35例患者采用直接延迟时间法,乙组35例患者采用智能追踪法,丙组35例患者采用小剂量团注扫描法。选择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三组肺动脉血管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甲组优质图像占比率为65.71%,乙组优质图像占比率为71.43%,丙组优质图像占比率为94.28%,三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 T在肺动脉成像检查时,采用小剂量团注扫描法能提高动脉血管图像质量,提高了诊断率。
张丽丽符伟平冯绍立胡红丽
关键词: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