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莉

作品数:45 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郑州市金水区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梗死
  • 7篇疗效
  • 7篇脑梗
  • 7篇脑梗死
  • 6篇缺血
  • 6篇急性
  • 5篇血管
  • 5篇卒中
  • 5篇急性脑梗死
  • 4篇血清
  • 4篇抑郁
  • 4篇细胞
  • 4篇脑缺血
  • 3篇抑郁症
  • 3篇治疗急性脑梗...
  • 3篇囊虫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机构

  • 34篇河南省人民医...
  • 1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郑州市第一人...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作者

  • 45篇向莉
  • 12篇张杰文
  • 12篇胡亚梅
  • 11篇索爱琴
  • 6篇陈祖芝
  • 5篇党雷
  • 5篇任志霞
  • 4篇李书剑
  • 4篇李书剑
  • 4篇梅文丽
  • 4篇张健
  • 3篇朱良付
  • 3篇赵建华
  • 3篇黄月
  • 3篇胡亚梅
  • 3篇李刚
  • 3篇时英英
  • 2篇李玮
  • 2篇成巧梅
  • 2篇张钱林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临床医学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3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医药导报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河南诊断与治...
  • 1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眼科研究
  • 1篇中原医刊

年份

  • 1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8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叶酸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叶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检测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叶酸水平。方法本研究是2013年7月-2013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60例健康受试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均在20岁及以上,发病时间从24h^30d,经脑CT/头部MRI扫描证实。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液样本,检测空腹血糖血清叶酸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结果病例组中45例(75%)为男性,15例(25%)为女性,年龄均值为(58.42±11.47)岁。对照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3例(71.7%)和17例(28.3%)。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叶酸水平分别为(6.26±4.06)和(8.07±4.70)。观察到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叶酸项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在缺血性卒中的早期阶段,血清叶酸水平不足。结论低血清叶酸浓度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存在显著性和独立性。
吴瑕向莉王智敏
关键词:叶酸缺血性脑卒中同型半胱氨酸
检测血清特异循环抗原在囊虫病疗效考核中的价值
2002年
胡亚梅向莉朱建奎
关键词:血清囊虫病疗效考核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前循环梗死的疗效观察
2002年
向莉刘书剑
关键词:早期康复训练疗效脑梗死
miR-146aC>G,miR-149T>C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miR-146aC>G,miR-149T>C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1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205例健康对照中miR-146aC>G,miR-149T>C的基因型,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结果:miR-146aC>G位点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布无明显差异,但等位基因G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风险;miR-149T>C位点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布无明显差异。在分层分析中,miR-146aC>G会增加女性和非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风险,miR-149T>C会增加非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风险。结论:miR-146aG等位基因,miR-149C等位基因与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胡亚梅李书剑姜晓峰李刚张弥兰张钱林向莉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
来自19个家系37例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的临床影像及NOTCH3基因突变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 分析我国河南地区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NOTCH3基因突变热点的分布.方法 收集2012-2016年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通过基因或病理确诊的CADASIL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同时总结分析河南地区NOTCH3基因突变的分布热点.结果 共收集确诊为CADASIL的患者37例,分别来自19个相互独立的家系,其中17个家系以基因检测确诊,另2个家系经病理确诊.共确诊13个NOTCH3基因突变位点.17个基因确诊的家系中有1个家系的突变位于3号外显子,4个位于4号外显子,1个位于8号外显子,8个位于11号外显子,2个位于13号外显子,1个位于20号外显子.37例CADASIL患者中已有症状者27例,以卒中和认知功能障碍多见,还有脑出血、头晕、秃头、腰痛、帕金森表现等少见症状.27例已发病者中有12例合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22例患者行头颅MRI检查,结果显示白质病变主要集中在脑干、基底节、皮质下、颞极、外囊等部位,且颞极白质病变出现比例多于外囊(19∶7),在T2WI序列表现为高信号.结论 CADASIL患者可合并危险因素存在;T2WI发现颞极高信号比外囊多见.河南地区的CADASIL患者NOTCH3突变热点集中在11号和4号外显子.
任志霞时英英陈祖芝夏明荣王婉刘俊然刘慧勤陈帅周瑶黄月向莉张杰文
关键词:脑动脉疾病突变
认知障碍疾病与脑PET/CT成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根据18F-FDG PET/CT成像在大脑不同区域的不同葡萄糖代谢率来回顾P其在诊断认知障碍相关疾病(轻度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路易小体痴呆、血管性痴呆)中的重要性。
向莉陈祖芝梅文丽
关键词:PET/CT
银可络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胡亚梅向莉冯周琴
关键词:银可络脑梗塞
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技术探讨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评估血管内栓塞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探讨其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2例微小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结果和术中操作。22例患者中,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龄54.5岁。Hunt-Hess分级:I~Ⅱ级和Ⅲ~Ⅳ级的患者分别为12和10例。22个动脉瘤根据位置分类: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和颈内动脉动脉瘤分别为7、2.8和5个。所有患者均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中7例支架辅助,2例球囊辅助)。结果22个动脉瘤中,致密栓塞17例,瘤颈残留1例,瘤腔残留4例,未出现弹簧圈移位和载瘤动脉血栓栓塞事件,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术后一过性轻偏瘫1例,死亡1例。结论血管内栓塞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效果可靠;规范且熟练的操作、手术方式和血管内材料的合适选择是微小动脉瘤治疗成败的关键。
向莉徐浩文许予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性弹簧圈
骨髓单个核细胞对急性脑缺血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s)移植对急性脑缺血小鼠脑组织细胞的凋亡保护作用.方法 从骨髓中分离BMMCs,体外扩大培养后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标志物,将鉴定好的BMMCs移植入构建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ACO)中,通过Tunel染色及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的变化.免疫组织荧光及Western印迹检测血管内皮细胞修复相关分子eNOS、ICAM-1、CD31的表达情况.结果 BMMCs移植到小鼠脑缺血模型后,BMMCs细胞治疗组细胞凋亡数量(12.8±3.0)明显低于MACO级(78.2±1.4),eNOS、CD31表达增高[(80.0±6.2)比(31.2±1.6);(85 ±3)比(45±5);P<0.01],ICAM-1表达下降[(34.1±2.2)比(85.2±2.8),P<0.01].结论 BMMCs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修复相关分子的表达减少缺血后细胞的凋亡.
胡亚梅李书剑李刚向莉张钱林姜晓峰刘建锋
关键词:脑缺血卒中细胞移植
PMP22基因重复突变的腓骨肌萎缩症家系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腓骨肌萎缩症(CMT)家系的临床表现及PMP22基因重复突变的特点。方法收集CMT家系13名成员的临床资料,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双酶切方法检测17p11.2.1PMP22基因重复(即1760bp片段)序列的情况,同时选择40名健康人做为对照。结果该家系中9名成员经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双酶切方法检测出PMP22基因大片重复(即1760bp片段)序列,其中出现临床症状3例(Ⅱ3、Ⅱ4、Ⅲ9),未出现临床症状但基因检测结果示PMP22基因重复突变为携带者6名(Ⅱ5、Ⅲ6、Ⅲ7、Ⅲ8、Ⅳ1、Ⅳ2),家系中余4名成员及健康对照的40人均未见重复条带。结论基因检测对于明确诊断CMT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陈祖芝任志霞梅文丽时英英徐长水史晓红张杰文向莉
关键词:腓骨肌萎缩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