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志坚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胆囊
  • 4篇胆囊癌
  • 3篇预后
  • 2篇胆囊肿瘤
  • 2篇手术
  • 2篇肿瘤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治疗
  • 2篇囊肿
  • 1篇胆囊切开取石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形成
  • 1篇动脉破裂
  • 1篇动脉破裂出血
  • 1篇腰动脉
  • 1篇移动性浊音
  • 1篇预后分析
  • 1篇预后判断

机构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3篇解放军第一七...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温志坚
  • 4篇张宝华
  • 3篇杨新伟
  • 3篇杨珏
  • 3篇杨平华
  • 3篇夏晓刚
  • 3篇林茜
  • 3篇黄榕
  • 3篇曾建军
  • 3篇王志斌
  • 2篇刘虎
  • 1篇闫兴洲
  • 1篇曾建军

传媒

  • 2篇河南中医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华卫生应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肝胃间隙囊性淋巴管瘤一例
2014年
患儿5岁5月男性,因“纳差3年,加重伴呕吐3月.”入院;患儿缘于201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无腹痛、腹胀、腹泻、返酸、嗳气等不适,未予重视;2014年2月左右纳差加重,伴饭后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自行服用中药(具体不详),上述症状无缓解,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诊治今就诊我院,门诊查CT示肝胃间隙巨大囊性占位,考虑囊性淋巴管瘤可能,遂于2014年5月5日收入我院肝胆外科.入院查体:腹部正常,未见肠形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软,无腹肌紧张,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胆囊未触及明显异常,墨菲氏征(一),双肾未触及,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区无叩击痛,脾区无叩击痛,双侧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
夏晓刚林茜温志坚黄榕
关键词:囊性淋巴管瘤胃间巨大囊性占位腹壁静脉曲张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
晚期胆囊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晚期胆囊癌(UICC III、IV期)的临床特点,总结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提高晚期胆囊癌生存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2年0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60例晚期胆囊癌的患者资料。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360例中312例得到有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2.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7.6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0%、30.7%及15.4%。单因素分析结果:术前黄疸、手术方式、意外胆囊癌、肿瘤位置、肝外胆管切除、手术切缘、肝侵犯、病理学分级、T分期、N分期、M分期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N分期、病理学分级、肝侵犯、手术切缘、手术方式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晚期胆囊癌预后差,积极的外科手术可改善患者预后。N分期、病理学分级、肝侵犯、手术切缘、手术方式均是晚期胆囊癌外科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温志坚杨珏杨平华杨新伟闫兴洲刘虎曾建军王志斌张宝华
关键词:晚期胆囊癌外科治疗预后因素
胆囊癌外科治疗的争议和体会被引量:3
2020年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肿瘤的生物学特点和早期易发生肝内外转移影响了手术治疗的效果,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仍是胆囊癌唯一有望治愈的治疗方案。尽管胆囊癌在诊断技术、手术方案和辅助治疗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预后仍较差。特别是当患者出现黄疸症状时,胆囊癌的预后更加令人沮丧,对其治疗策略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就胆囊癌外科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和笔者的临床体会进行总结,以期对胆囊癌的临床诊疗有所帮助。
杨新伟杨珏杨平华闫兴州温志坚张宝华
关键词:胆囊癌外科治疗黄疸
腰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腰动脉破裂出血并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
2019年
腰动脉破裂出血及假性动脉瘤形成多由外伤引起,由于其发病率低、位置深,容易延误治疗,并可造成致命性后果,保守治疗疗效差,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由于腰动脉不易分离或动脉挛缩导致出血动脉难以寻找且手术创伤极大,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下腰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或手术引起的腰动脉大出血少见文献报道[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肝胆血管外科2018年12月11日收治的1例腰椎骨折致腰动脉破裂出血并假性动脉瘤形成患者,行腰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林茜黄榕刘斌温志坚
关键词:假性动脉瘤形成动脉破裂出血介入栓塞治疗腰动脉手术创伤
联合应用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9-9提高胆囊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9-9在提高胆囊癌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90例胆囊癌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探索术前联合应用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9-9在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采用电话或门诊随访的方式,了解术后生存情况.连续变量以中位数(平均数)表示,分类变量以例数(n)表示.连续变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390例患者中327例有完全数据,中位随访时间为49(1 ~ 123)个月.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9-9均能够预测胆囊癌预后,两项肿瘤标志物直线回归方程式得出的衍生联合变量特异度(0.9365)比单独的糖类抗原19-9 (0.7619)或癌胚抗原特异度(0.7937)更高.术前血检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9-9双阴性组预后最好,中位生存期27.06个月,R0根治率较高(86.1%);而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9-9双阳性组预后最差,中位生存期6.17个月,R0根治率较低(45.1%).结论 联合应用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9-9可以提高胆囊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准确性,且临床实用.
温志坚张宝华黄军利夏晓刚曾建军王志斌李文岗
关键词:胆囊肿瘤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预后
血清甲胎蛋白阳性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例血清AFP阳性胆囊癌患者资料(研究组),并以同期收治的140例血清AFP正常胆囊癌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淋巴结转移明显增多(P=0.001),肝侵犯明显增多(P=0.002),手术根治率明显减低(P=0.001)。研究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5.0%、20.0%、7.5%,中位生存时间10.93个月。对照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8.4%、47.6%、36.2%,中位生存时间为27.0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以及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07)。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AFP、TNM分期、组织分化、意外胆囊癌、术前黄疸、肝侵犯、手术方式、肿瘤部位与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Ⅳ分期(HR:1.566,95%C1:1.090.2.250,P=0.015)、手术方式(HR=1.450,95%CI:1.053~1.997,P:0.023)是胆囊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而术前血清AFP水平并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AFP阳性胆囊癌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肝侵犯,手术根治率降低;但血清AFP水平并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温志坚杨平华杨珏杨新伟刘虎曾建军王志斌夏晓刚张宝华
关键词:胆囊肿瘤甲胎蛋白类预后
内镜保胆取石手术的探讨
2014年
胆囊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有储存、浓缩胆汁,调节胆道压力的作用,同时还是人体的免疫器官.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的理论由德国医生Langenbuch于1882年所创,100多年来,一直是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手术方式,但在大量的胆囊结石患者中,是否均需作手术,做何种手术是当今胆道外科中的热点问题.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法是胆囊切除,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疾病预后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治疗疾病,而且还要保留或不损伤某些器官.过去,科学技术不发达,医疗设备、器械落后,胆囊切开取石手术方法简单粗糙,结石取净率低,复发率高,旧的取石保留胆囊的手术方法已被遗弃.近十余年来,由于高科技微创外科器械、设备和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术后护胆防石措施的改善,部分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患者的保胆愿望得以实现.
黄榕林茜曾建军温志坚
关键词:内镜诊疗技术取石手术保胆免疫器官胆囊切开取石结石患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