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挺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我国三阴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Meta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为筛查高危人群,指导临床防治,评估预后提供循证基础。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及维普数据库,系统收集我国三阴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2软件,建立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0个临床对照试验,文献质量多为6~7颗星。三阴组与非三阴组乳腺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临床特征为发病年龄、乳腺癌家族史、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分期、5年无瘤生存率、5年总生存率,OR值分别为2.48(95%CI=1.47~4.19)、2.05(95%CI=1.48~2.85)、2.19(95%CI=1.81~2.64)、1.64(95%CI=1.16~2.32)、1.59(95%CI=1.19~2.13)、0.49(95%CI=0.42.0.57)、0.46(95%CI=0.39~0.5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的临床特征为绝经情况、瘤体直径、病理类型,OR值分别为1.11(95%CI=0.99~1.25)、1.23(95%CI=0.90~1.68)、0.87(95%CI=0.74~1.01)。结论与非三阴型乳腺癌相比,三阴型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相对年轻,组织学分级及病理分期较高,淋巴结转移率高,与乳腺癌家族史相关,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较差。
- 陆国芬张辉挺马德奎区基文张清
- 关键词:病理特征预后分析META分析
- 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分化中miR-142的影响机制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miR-142在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分化中的影响效果。方法运用RT-PCR对人甲状腺细胞Nthy-ori3-1和人甲状腺癌细胞TPC-1、BCPAP、K1中miR-142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运用MTT法对细胞增殖能力和存活率进行检测,对mut-IQGAPQ和wt-IQGAPI载体进行构建,对甲状腺癌细胞K1中的IQGAPI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与甲状腺细胞比较,甲状腺癌细胞TPC-1、BCPAP、K1中的miR-142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从转染后12h开始,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miR-142mimica组的甲状腺癌细胞出现明显的生长抑制;同时,与突变型IQGAP1相比,转染miR-142mimics野生型IQGAP1中的荧光素酶活性下降明显(P<0.05)。结论在甲状腺癌细胞中,miR-142的表达明显下降,并且miR-12能够通过对靶基因IQGAP1负调控来对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行抑制。
- 张辉挺邱昌洪马德奎黎小明劳学军
- 关键词:增殖靶基因MIRNA甲状腺癌
-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患者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前白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患者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前白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9月至2020年9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直肠癌患者,以单盲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前和术后3 d血清凝血酶原、前白蛋白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14.26±3.62)个vs.(14.33±3.52)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120.26±15.92)mL低于对照组的(208.26±34.17)mL,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1.26±15.62)min、(5.16±0.62)cm、(2.52±0.16)d、(3.03±0.16)d、(3.26±0.16)d、(12.26±1.84)d,均短于对照组[(149.62±21.62)min、(14.36±1.62)cm、(4.92±0.34)d、(4.92±0.66)d、(5.28±0.94)d、(18.62±3.6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血清凝血酶原、前白蛋白水平比较[(11.62±1.62)s vs.(11.59±1.59)s、(172.26±12.62)mg/L vs.(173.16±12.55)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 d血清凝血酶原、前白蛋白分别为(11.26±1.62)s、(168.26±10.16)mg/L,均高于对照组[(9.83±1.04)s、(128.26±9.3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对患者凝血酶原、前白蛋白影响较小,且治疗时间较短,并发症较少,患者预后良好,值得借鉴。
- 邱昌洪陈景宇张辉挺
-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开腹手术凝血酶原前白蛋白
- 保腋窝在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保腋窝在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间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行保腋窝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行清腋窝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各组为40例,术后定期随访。以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引流量作为近期观察指标,以患侧上肢淋巴水肿、腋窝积液、感觉异常、局部复发率作为远期观察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拔管时间、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而患侧上肢淋巴水肿、腋窝积液、感觉异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肿瘤局部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保腋窝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缩减手术范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瘤生存率与传统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相仿,为此,更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陆国芬马德奎张辉挺区基文陆凤媚黎国基
-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特征分析
- 2018年
- 目的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MG)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88例设为PTC合并MG组,未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42例设为PTC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病灶部位、结节直径、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超声影像学特点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发病率、好发年龄、病灶位置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结节最大径、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超声影像学方面,两组癌灶的回声、性质、密度、边界、内部血流、钙化、淋巴结增大特点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PTC合并MG好发于4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多表现为PTMC,癌灶常位于单侧叶腺体内,早期颈部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低,超声特点有一定规律可循.
- 陆国芬张辉挺邱昌洪马德奎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
- CT结合高频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作用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研究CT结合高频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单一的CT检查,观察组使用CT结合高频超声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符合率。结果:观察组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符合率为92.5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CT结合高频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诊断,可有效反映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张辉挺
- 关键词:CT高频超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 Dunhill手术与双侧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6年随访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一侧甲状腺全切加对侧次全切除术(Dunhill)手术治疗双侧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0例行Dunhill手术与200例行甲状腺双侧次全切除(BST)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6年,比较两组在初次手术和再手术后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率、术后出血率;比较两组复发率和再手术率;比较两组甲状旁腺素、血钙水平。结果两组首次手术和再次手术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永久性损伤,但BST组患者术后出现复发以及再次手术的概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ST组甲状旁腺素、血钙水平较DO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unhill手术治疗双侧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安全、有效,可降低远期复发率和再手术率,提高术后甲状旁腺素、血钙水平。
- 张辉挺邱昌洪陈景宇温明博
- 关键词:甲状旁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