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宝元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甲状腺
  • 4篇乳头
  • 4篇乳头状
  • 4篇乳头状癌
  • 4篇甲状腺乳头状...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液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引流
  • 2篇术后引流液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淋巴结清扫
  • 2篇PTH
  • 1篇动脉
  • 1篇样癌
  • 1篇手术
  • 1篇术中监测

机构

  • 8篇青岛大学
  • 1篇邹城市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姜立新
  • 8篇李宝元
  • 7篇郑海涛
  • 6篇宁进尧
  • 5篇王东
  • 4篇吴国长
  • 3篇郝少龙
  • 3篇郑桂彬
  • 2篇刘日明
  • 1篇宋西成
  • 1篇杜柏荣
  • 1篇胡金晨
  • 1篇李苗苗
  • 1篇初海迪
  • 1篇崔元庆
  • 1篇孙海清

传媒

  • 3篇中华内分泌外...
  • 2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纳米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纳米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辅助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57例,随机分为纳米碳注射组与空白对照组(不使用任何淋巴示踪剂),纳米碳注射组于肿瘤周围注射0.1~0.2ml纳米碳,等待10min后行手术;使用SPSS20.0版本行统计学分析,清扫出淋巴结总数、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阳性淋巴结数、甲状旁腺误切情况,用(x±s)表示,选取独立样本t检验、选取0.05为检验水准。结果从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总数、淋巴结清扫总数两方面,纳米碳注射组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05);在阳性淋巴结数量方面(P=0.054)和甲状旁腺误切的情况方面(P=0.081),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米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可以起到优秀的淋巴结指引作用.有效的提高了患者淋巴结的清扫数量。
初海迪姜立新郑海涛胡金晨吴国长宁进尧王东李宝元郑桂彬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淋巴结切除术
腔镜辅助与开放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比分析腔镜辅助与开放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侧淋巴结转移的彻底性、安全性及美容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收治的21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侧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及单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术式分为腔镜组(n=101)与开放组(n=115),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围手术期相关情况及美容微创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清扫侧别、肿瘤最大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转移淋巴结转数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颈部感觉异常与美容满意程度等方面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在不影响手术安全性、彻底性的前提下,腔镜辅助手术较开放手术美容效果更佳。
于彬姜立新王东王东宁进尧宁进尧李苗苗
关键词:颈淋巴结清扫术内窥镜检查开放手术疗效比较研究
以癌胚抗原升高为特点的甲状腺髓样癌三例被引量:5
2012年
甲状腺髓样癌(MTC)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生成降钙素和癌胚抗原(CEA),约占甲状腺癌的2%~10%。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炯台毓璜顶医院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收治以CEA升高为特点的甲状腺髓样癌3例,同期未见CEA升高的甲状腺髓样癌4例,约占43%,报道如下.
崔元庆李宝元姜立新郑海涛
关键词:癌胚抗原甲状腺髓样癌
甲状腺患者喉不返神经的术前影像诊断和术中监测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总结和分析甲状腺手术中喉不返神经的病例及影像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到2014年间喉不返神经8例患者,探讨非返性喉返神经的术前判定和术中识别及保护技巧。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部增强CT和颈部超声,4例患者术前超声提示迷走锁骨下动脉。甲状腺增强CT术前判定8例。术中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在正常位置未见喉返神经,均证实为非返性喉返神经,平均手术时间为58 min,喉返神经寻找时间约12 min,术后发音良好,双侧声带活动正常。结论术前颈部增强CT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发现食管后方异常右锁骨下动脉,提示右侧非返性喉返神经存在,术中仔细操作,有助于避免损伤。
郑海涛杜柏荣郝少龙宁进尧李宝元王东姜立新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喉返神经锁骨下动脉
甲状腺术后引流液PTH监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术后患者血钙、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及引流液PTH的变化特点,探讨甲状腺术后监测引流液PTH在判断甲状旁腺原位保留及功能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4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将其按手术方式分为: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组、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组、甲状腺全切除术组、甲状腺全切+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组、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组,并于术前及手术后第1~4天监测患者的血钙、血清PTH及引流液PTH,同时观察术后各组患者血钙下降、低钙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情况。对不同时间各组患者血钙、血清PTH及引流液PTH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其作为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原位保留及功能判断指标的临床价值。结果114例中甲状腺术后血钙水平下降多发生在术后第2天(70例,61.40%),低钙血症者36例(31.58%),甲状旁腺功能减退34例(29.82%)。随着时间延长,各组患者血钙水平逐渐回升,且sPTH水平波动较大,但总体有升高趋势,且不同时间各组患者的血钙及sPTH水平呈正相关。监测dPTH发现各组患者间dPTH分布较为离散,且随时间变化而明显降低,在不同时间各组患者dPTH降低水平差异显著。结论甲状腺术后监测患者引流液PTH水平动态变化规律有助于判断原位保留甲状旁腺的存活及功能情况,对甲状腺术后行预防性补钙治疗有指导意义。
郝少龙刘新承马纪红李宝元宁进尧吴国长刘日明姜立新郑海涛
关键词: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激素引流液
Delphian淋巴结转移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探讨Delphian淋巴结(Delphian lymph node,DLN)转移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所有甲状腺癌患者共505例,将208例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且病理报告中明确标明喉前淋巴结检测情况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8例患者中,Delphian淋巴结检出率63.0%,转移率21.4%;Delphian淋巴结转移与多灶(P=0.038)、肿瘤直径〉1 cm(P =0.001)、BRAFV600E基因突变(P=0.017)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P〈0.001)有关;肿瘤直径〉1 cm(95%CI 1.308-9.909,OR=3.600,P=0.013)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95% CI1.313-2.163,OR=1.685,P〈0.001)是D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DLN转移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增加8.8倍;DLN转移伴侧颈转移患者较不伴转移患者更易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6.5±3.0比1.5±0.7,P=0.009),6例中有5例为多灶并伴有BRAFV600E基因突变.结论 Delphian淋巴结转移预示着中央区淋巴结及侧颈部淋巴结转可能性增高,应术中评估Delphian淋巴结情况以指导区域淋巴结清扫及术后治疗随访策略.
郑桂彬郝少龙刘新承宁进尧吴国长王东李宝元姜立新宋西成郑海涛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乳头状癌并鳞癌一例报道被引量:1
2017年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女,72岁,发现颈前部肿物10d入院.诉吞咽不适,无声嘶及呼吸、吞咽困难等症状。甲状腺彩超:右侧胸骨上窝气管前方探及约3.5cm×2.7cm不均匀回声包块(图1)。颈部增强CT:气管前方约胸骨上窝处见形态不规则软组织影(图2)。
郑桂彬姜立新宁近尧李宝元王东孙海清郑海涛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鳞癌BRAF基因突变
甲状腺术后引流液PTH监测的临床意义
郝少龙刘新承马纪红李宝元宁进尧吴国长刘日明姜立新郑海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