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杨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再次手术
  • 1篇室间隔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先天性
  • 1篇先天性心脏
  • 1篇先天性心脏病
  • 1篇患儿
  • 1篇患儿父母
  • 1篇肌病
  • 1篇减容
  • 1篇减容术
  • 1篇梗阻
  • 1篇梗阻性
  • 1篇肥厚
  • 1篇肥厚型

机构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篇张杨
  • 1篇房晓楠
  • 1篇郑欣馨
  • 1篇黄晓红
  • 1篇王水云
  • 1篇鲁洁
  • 1篇朱昌盛
  • 1篇李云平
  • 1篇张健

传媒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室间隔减容术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再次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室间隔减容手术(SRT)后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OHCM)患者再次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阜外医院接受再次SRT手术的OHCM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结合术前、术后及随访情况评估手术疗效。根据患者首次进行SRT的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室间隔心肌切除术(SM)组和室间隔酒精消融术(ASA)组。结果31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21例,平均年龄为48.7±12.2岁,SM组和ASA组分别有7例及24例患者。全部患者入院后均接受SM手术,其中18例(58.1%)行单纯SM手术,其余13例患者合并其他手术,术式包括二尖瓣手术(1例)、三尖瓣成形术(1例)、冠状动脉心肌桥松解术(1例)、迷宫手术(5例)。术前心电图显示,SM组有4例患者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ASA组有7例患者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有4例患者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植入永久起搏器,其中3例患者为ASA组且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围术期术后除1名患者出现电风暴而死亡外,其余患者未见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流出道与主动脉峰值压力阶差降低[(64.0±37.4)mm Hg vs.(10.2±8.9)mm Hg,P<0.001],室间隔厚度减低[(17.8±3.9)mm vs.(12.7±2.1)mm,P<0.001]。术后患者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明显减轻(P<0.001),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现象消失。术后随访23.5±10.9个月,无远期死亡或再次手术治疗事件。随访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除2名患者再次出现流出道梗阻外,其余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和左室流出道与主动脉峰值压力阶差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SRT术后OHCM患者症状复发,再次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需要注意术前是否存在室内传导阻滞,以评估术后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需要永久起搏器治疗的风险。
张杨朱昌盛宋昌鹏张健郑欣馨鲁洁房晓楠王水云黄晓红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再次手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体验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复杂先心病患儿父母的创伤后成长体验. 方法:2017-02 至 2017-05,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收治的 13 例住院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的父母为研究对象,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样本量以受访者的访谈内容重复出现,且内容分析不再呈现新主题为标准.每名受访者在研究中被称为个案,按照 A^M 依次给受访者的资料进行编号.研究者以半结构式访谈提纲为指导进行访谈.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设计访谈提纲为'孩子疾病刚确诊时您是什么感受?''您对孩子疾病是如何认识的?''在孩子患病过程中,您经历了哪些改变?'等.本研究在儿科病房进行面对面访谈,访谈期间,患儿由责任护士照护,每个案例访谈 30~60 min,全程录音笔录音,研究者认真倾听并如实记录访谈内容及访谈对象的表情及情感变化,每次访谈结束后,研究者反复仔细聆听录音,析取重要意义的陈述,对反复出现的有意义的观点进行归类和编码,逐条转录成文本资料.采用 Colaizza 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研究主题.
朱叶李依霖李云平张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