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琴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省山地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地下水
  • 2篇水化学
  • 2篇水化学特征
  • 2篇土地利用方式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团聚体
  • 2篇团聚体
  • 2篇浅层
  • 2篇浅层地下
  • 2篇浅层地下水
  • 2篇喀斯特山区
  • 2篇化学特征
  • 2篇不同土地利用
  • 2篇不同土地利用...
  • 1篇养分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水质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机构

  • 4篇贵州师范大学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黔东南民族职...

作者

  • 4篇龙健
  • 4篇姚斌
  • 4篇刘灵飞
  • 4篇廖洪凯
  • 4篇卢怡
  • 4篇郭琴
  • 4篇李娟
  • 2篇龙治峰

传媒

  • 2篇环境化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岩溶

年份

  • 4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中养分和酶活性的研究——以花江为例被引量:11
2017年
为探究土壤团聚体中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分布特征,以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灌木林地、皇竹草地、狼尾草地、花椒林地及荒草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团聚体中各粒级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含量,分析了土壤养分与团聚体酶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在<0.25 mm粒级均最高,脲酶及蔗糖酶活性表现为灌木林地>皇竹草地>狼尾草地>花椒林地>荒草地,碱性磷酸酶表现为花椒林地>灌木林地>皇竹草地>狼尾草地>荒草地;酶活性随着土壤粒级的减小逐渐增大.将团聚体的含量、养分及酶活性结合考虑,发现2—1 mm粒级团聚体中的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对土壤的贡献率最大,土壤团聚体脲酶、蔗糖酶及碱性磷酸酶均与土壤养分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酶活性可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之一,且充分显示了土壤性质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及不同粒级中的多样性.
卢怡龙健廖洪凯李娟刘灵飞郭琴姚斌龙治峰
关键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团聚体
贵州高原喀斯特流域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质量评价——以普定后寨河为例被引量:7
2017年
为研究贵州典型喀斯特流域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状况,于2015年5月—12月对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进行现场调查并采集浅层地下水样品28个,测定K^+、Na^+、Ca^(2+)、Mg^(2+)、HCO_3^-、NO_3^--N、NH_4^+-N等20种指标,利用Duncan差异显著性检验法进行水化学特征分析,用水质质量综合评价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呈微碱性,主要阴离子为HCO_3^-、SO_4^(2-)、Cl^-,主要阳离子为Ca^(2+)、Mg^(2+).从季节变化来看,Cl^-、SO_4^(2-)、K^+、TN是春季>夏季>秋季,在冬季时其含量升高,HCO_3^-是春季≈夏季<秋季<冬季.NO_3^--N是夏季<春季<秋季<冬季.Na^+、Mg^(2+)是秋季和冬季较低.pH、NH_4^+-N是春季和秋季较低,4个季节中呈"N"型分布,可见,在喀斯特山区浅层地下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水质综合评价表明,在喀斯特山区秋、冬季节水质较春、夏季节好,总体质量较好.而从单项组分来看,部分地区有的指标已超过Ⅳ类水的限值,主要是总Fe和NH_4^+-N质量浓度较高影响水质.总Fe的最高质量浓度为1.2948 mg·L^(-1),NH_4^+-N的最高质量浓度为0.71 mg·L^(-1),这与当地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有关,对浅层地下水质量具有潜在的影响.综上,研究贵州高原喀斯特流域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质,可为喀斯特山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郭琴龙健廖洪凯李娟刘灵飞卢怡姚斌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喀斯特山区水化学特征水质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分布特征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以贵州茂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耕地、退耕还草地、退耕还林地、灌丛和原生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的分布特征以及对团聚体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耕地相比,退耕还草地、退耕还林地、灌丛和原生林明显提高了原状土壤及各粒径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含量,而全磷含量则相反;随着粒径的逐渐减小,有机碳、全氮含量在0.25~0.50 mm粒级团聚体中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均与>5、>2~5、>1~2、>0.25~0.50、≤0.25 mm粒级团聚体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与>5粒级团聚体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0.5~1.0 mm粒级团聚体不相关;全磷含量与有机碳、全氮含量及>2~5、>0.25~0.50 mm粒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5、>2~5 mm粒级团聚体呈显著相关,而全磷含量与>0.5~1.0 mm、≤0.25 mm粒级团聚体间不相关。
卢怡龙健廖洪凯李娟刘灵飞郭琴姚斌龙治峰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
喀斯特山区浅层地下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普定后寨河为例被引量:5
2017年
以贵州中部喀斯特山区普定县后寨河流域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对浅层地下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喀斯特山区,浅层地下水主要阴离子为HCO_3^-、SO_4^(2-)、Cl^-,分别占总离子含量的53%、15%、3%,主要阳离子为Ca^(2+)和Mg^(2+),占总离子含量的19%和6%,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型水,pH为7.51~8.23,呈微碱性;浅层地下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HCO_3^-、Na^+、NO-3-N、Ca^(2+)、TP的季节差异显著(P<0.05),K^+、Mg^(2+)、Cl^-、TN、NH_4^+-N、SO_4^(2-)不同季节之间存在差异,但未达显著水平。喀斯特山区,浅层地下水化学性质主要由地层岩性决定,对农业活动、居民生活活动响应敏感,其中以农业活动最为显著,居民生活活动次之。喀斯特山区居民的农业活动和人为干扰使得浅层地下水中氮、磷质量浓度升高,明显影响水质。
龙健郭琴廖洪凯李娟刘灵飞卢怡姚斌龙治峰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