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宇琛

作品数:18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会议论文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篇矫治
  • 7篇细胞
  • 6篇牙髓
  • 6篇牙髓干细胞
  • 6篇乳牙
  • 6篇乳牙牙髓干细...
  • 6篇破骨
  • 6篇破骨细胞
  • 6篇破骨细胞形成
  • 6篇细胞形成
  • 6篇骨细胞
  • 6篇干细胞
  • 5篇疗效
  • 4篇下颌
  • 4篇恒牙
  • 4篇恒牙早期
  • 4篇成人
  • 3篇牙合
  • 3篇牙周
  • 3篇牙周病

机构

  • 18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18篇徐璐璐
  • 18篇王宇琛
  • 9篇李伟
  • 6篇张曦颖
  • 5篇刘娜
  • 2篇王照五
  • 1篇王辰

传媒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动平面导板矫治对成人安氏Ⅱ类深覆患者髁突位置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比较平面导板打开咬合对成人安氏Ⅱ类深覆患者髁突在关节窝中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有正畸治疗需求的18~32岁安氏Ⅱ类错患者30例。矫治前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扫描,对原始影像进行3D重建,利用QR-NNT软件测量重建后3D影像的关节前、上、后间隙,运用Pullinger分析法计算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矫治过程中,利用上颌活动式平面导板打开安氏Ⅱ类深覆患者前牙咬合,待前牙咬合打开、后牙建立稳定咬合接触后再次行CBCT,对矫治前后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面导板打开咬合后,安氏Ⅱ类错患者关节前间隙减小[(2.16±0.13)mm vs(2.03±0.19)mm,P<0.000 1],关节上间隙增大[(2.81±0.32)mm vs(3.30±0.33)mm,P<0.000 1],后间隙增大[(2.68±0.41)mm vs(2.97±0.42)mm,P=0.000 3]。结论正畸治疗上颌活动式平面导板打开安氏Ⅱ类患者前牙咬合后,安氏Ⅱ类患者髁突在关节窝内有前移的趋势。
张曦颖刘娜王照五王宇琛徐璐璐
关键词:髁突位置锥形束CT
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促进破骨细胞形成的研究
目的:本次研究是通过直接共培养的方法初步探讨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在体外对破骨细胞前体分化的影响。方法:从7-8 岁的儿童正常脱落的乳切牙中收集SHED,通过表面抗原鉴定、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及多向分化能力来...
王宇琛徐璐璐
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促进破骨细胞形成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间接共培养的方法初步探讨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在体外对破骨前体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SHED与破骨前体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的间接共培养模型,利用TRAP染色观察PBMCs向破骨细胞样细胞分化后的细胞数目与形态,利用q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破骨相关基因TRAP、CTSK、c-Fos、TRAF6的表达,以评估PBMCs向破骨细胞样细胞分化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HED与PBMCs间接共培养模型中,TRAP染色阳性、具有多个核的破骨细胞样细胞数量显著增多,破骨相关基因TRAP、CTSK、c-Fos、TRAF6在PBMCs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结论:SHED能够以细胞非接触的方式促进破骨前体细胞向破骨细胞样细胞分化。
王宇琛王辰刘娜李伟徐璐璐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破骨细胞分化
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促进破骨细胞形成的研究
目的本次研究是通过直接共培养的方法初步探讨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在体外对破骨细胞前体分化的影响。方法从7-8岁的儿童正常脱落的乳切牙中收集SHED,通过表面抗原鉴定、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及多向分化能力来鉴定其...
王宇琛徐璐璐
关键词:SHEDCO-CULTUREOSTEOCLASTOGENESIS
文献传递
18例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矫治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成人牙周病所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伴有前牙唇倾、牙间隙增宽、覆牙合覆盖增大的18 例患有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常规牙周治疗及正畸治疗,年龄42.3~61.2 岁,平均年龄50.1 ...
徐璐璐张曦颖王宇琛
关键词: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错(牙合)
不同错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髁状突形态与位置的锥形束CT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探索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错患者髁状突的解剖形态和对称性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方法选择需要正畸治疗的18~32岁安氏Ⅰ类错患者40例(男女各20例)、安氏Ⅱ类错患者40例(男女各20例)。矫治前对研究对象进行颞下颌关节的临床检查和肌肉触诊,然后拍摄锥形束CT(CBCT),对原始影像进行3D重建,应用QR-NNT软件对髁状突形态与位置进行分析:在冠状位对髁状突的解剖形态进行分析,将髁状突形态分为圆形、扁平形、凸圆形、三角形和多角形;在矢状位对髁状突位置进行分析,将髁状突位置分为居中、前移位和后移位。使用GraphPad Prism 6.0统计软件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安氏Ⅰ类与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髁状突解剖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Ⅰ类患者左右两侧关节间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左右两侧关节前间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关节后间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Ⅰ类与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髁状突在关节窝中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Ⅰ类与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髁状突解剖形态相似,以扁平形为主,两种类型错患者髁状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以前移位最为普遍。
张曦颖刘娜王照五王宇琛徐璐璐
关键词:下颌骨髁状突颞下颌关节锥形束CT
18例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矫治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成人牙周病所致错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伴有前牙唇倾、牙间隙增宽、覆覆盖增大的18例患有牙周病的错畸形患者进行常规牙周治疗及正畸治疗,年龄42.31.2岁,平均年龄50.1岁,均采用MBT直丝弓矫治...
徐璐璐张曦颖王宇琛
关键词: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
文献传递
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联合微种植体支抗矫治成人双颌前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联合微种植体支抗矫治成人安氏Ⅰ类错双颌前突患者面部软硬组织的改变。方法选择以双颌前突为主的成人安氏Ⅰ错畸形患者16例,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252岁,均采用舌侧直丝弓矫治技术,拔牙矫治,均拔除...
徐璐璐张曦颖王宇琛李伟
关键词:舌侧矫治微种植体X线头影测量
文献传递
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破骨细胞形成与功能调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破骨细胞是一种多核髓系细胞,由血液中循环的骨髓系前体细胞发生细胞质融合而形成。这些破骨前体细胞在受到破骨相关信号因子作用后聚集在骨表面,这些因子包括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ligand,RANKL),它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与破骨细胞形成密切相关,广泛表达于骨和骨髓内的细胞中,包括嵌在钙化骨基质中的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等。骨组织改建持续存在于生长发育中的骨骼及成年人骨骼中,对机械性等刺激能够做出反应,并且能够清除损伤的、失去活力的骨组织微观病灶,这些微观病灶会随着破骨细胞形成的增多而增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是RANKL的受体,二者发生结合可以激活破骨细胞、破骨前体细胞内的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继而贴附于骨表面的破骨细胞及破骨前体细胞,并在其胞膜特定褶皱端分泌氢离子、氯离子和胶原酶,在细胞膜褶皱端下形成盐酸并分泌组织蛋白酶K,分别发挥溶解骨组织矿物质和降解基质作用。
王辰王宇琛刘娜蔡川李伟徐璐璐
关键词:NF-ΚB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形成
调控乳牙生理性根吸收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乳牙生理性根吸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该过程从乳牙根未吸收到乳牙根吸收直至乳牙脱落及继承恒牙萌出。这一系列过程主要由破牙细胞介导。目前研究认为,乳牙生理性根吸收是由牙囊作为启动子参与调控牙槽骨、牙根的吸收与改建。但是继承恒牙胚缺失的情况下乳牙根吸收仍会发生。本文就乳牙生理性根吸收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王宇琛王辰徐璐璐
关键词:破牙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