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鑫

作品数:24 被引量:251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心肌
  • 7篇介入
  • 6篇心肌梗死
  • 6篇梗死
  • 5篇动脉
  • 4篇介入治疗
  • 3篇动脉介入
  • 3篇心肌梗死患者
  • 3篇尼可地尔
  • 3篇介入术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海藻酸
  • 3篇海藻酸钠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动脉内
  • 2篇心病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脏

机构

  • 23篇天津市第三中...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人工细...
  • 1篇天津市第四医...

作者

  • 24篇李鑫
  • 15篇李彤
  • 13篇王禹
  • 11篇刘迎午
  • 6篇彭文近
  • 6篇刘博江
  • 6篇胡晓旻
  • 6篇王赟赟
  • 6篇段大为
  • 5篇于美丽
  • 5篇高文卿
  • 5篇王怀祯
  • 4篇皮淑芳
  • 3篇吴鹏
  • 3篇刘东
  • 3篇翟虎
  • 3篇宁萌
  • 2篇周秦
  • 2篇周权
  • 2篇黄雷

传媒

  • 4篇天津医药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药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二届中国老...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评价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直接PCI,55例)和对照组(直接PCI,51例)。比较2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PCI后即刻TIMI血流,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术后6 h、12 h肌酸激酶同工酶变化,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术后30 d内不良心脏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死亡)及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结果:2组基础临床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替罗非班组梗死相关动脉PCI术后即刻TIMI血流、术后90 min sumST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30 d内不良心脏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6 h、12 h肌酸激酶同工酶变化、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罗非班组轻度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未发生严重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症。结论:替罗非班能明显降低AMI患者PCI后缺血事件的发生,在急诊PCI中是有效而安全的。
崔晓琼李彤王怀祯刘迎午王禹刘博江李鑫彭文进
关键词:心肌梗死盐酸替罗非班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危重急性心肌梗死紧急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危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紧急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2009年4月至2014年11月在ECMO辅助下行紧急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或心原性猝死的患者19例。根据临床转归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记录并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病时状态、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介入治疗策略、ECMO辅助前时间延误、ECMO初始辅助流量、ECMO辅助时间等。结果所有患者在V-A ECMO辅助下紧急介入治疗均成功,19例患者存活8例(42.1%),死亡11例(57.9%),均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中并发脑出血1例,外伤性脑出血1例,下肢缺血1例。当梗死相关血管为左前降支时,死亡率明显高于左主干、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88.9%(8/9)比30.0%(3/10),P=0.02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或心原性猝死时,在ECMO辅助下行介入治疗是可行的。梗死相关血管为非左前降支时可能有更高的生存率,提示对于此类患者应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所有死亡患者均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若能把握ECMO置入时机,提高基础生命支持的质量,可能会进一步改善预后。
刘迎午李彤王赟赟段大为王禹刘博江彭文近李鑫吴鹏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心肌梗死心原性休克介入治疗
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临床进展被引量:5
2018年
冠心病已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其生命安全。医学工作者一直在寻求对此治疗更为有效和全面的药物,希望既能改善心绞痛症状,又可达到心肌保护作用,以提高远期预后。尼可地尔属类硝酸酯化合物,不但具有硝酸酯类药物对冠状动脉扩张的功效,且还具备开通心脏钾离子通道的特有功效,已被临床大量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
翟虎刘迎午王禹李鑫李彤
关键词:冠心病尼可地尔PCI
一种多糖分子片段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糖分子片段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高分子材料浸泡在高锰酸钾的硫酸溶液中,进行酸化处理;将材料置于聚乙烯亚胺溶液中,以得到氨基化修饰的表面;将肝素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亚硝酸,低温重氮化处理肝素钠,得...
李彤高文卿周秦胡晓旻段大为于美丽李鑫宁萌
文献传递
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心梗紧急介入治疗近期预后的观察
刘迎午王赟赟彭文近李鑫
家族聚集性发病心肌致密化不全四例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家族遗传性人群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同一家族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辅助检查资料。结果本家庭中4人检出心肌致密化不全,且每例患者症状表现均不相同。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临床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且临床病程迁延,表现各异,容易漏诊和误诊,在出现首例心肌致密化不全发病患者后,早期心脏超声心动图是重要的诊断和筛查手段。
李鑫李彤王禹王怀祯刘东
关键词:心肌疾病超声心动描记术血栓栓塞
可降解AZ31镁合金支架在兔腹主动脉内的降解时间和降解效果被引量:6
2016年
背景:临床对各种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支架植入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可降解AZ31镁合金支架是一种新型的可降解支架,但关于植入机体之后的降解时间以及降解效果等,尚缺乏详细的研究和报道。目的:观察可降解A Z31镁合金支架在兔主动脉内的降解时间和降解效果。方法:纳入20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其腹主动脉内植入20枚可降解AZ31镁合金血管支架。植入后对动物的大体情况等进行观察,并分别于植入后1,2,3,4个月进行组织观察和X射线观察,于显微镜下观察各支架剩余支杆数目,了解植入支架的降解情况。结果与结论:(1)X射线观察:可降解AZ31镁合金植入后1个月支架形态完整,植入后2个月支架出现支杆部分降解的情况,失去支撑作用,植入后3个月支架支杆大部分被降解,植入后4个月支架完全被降解;(2)支架降解速率:植入后1,2,3,4个月,降解率整体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与X射线检查结果一致;(3)支架剩余支杆数目:植入后1,2,3个月的支架支杆剩余数与时间有相关性(r=-0.943,P<0.05);(4)支架降解时间:经计算数据直线回归方程斜率为-0.12,进行回归直线计算后可得支架完全降解需要耗费的时间为105 d;(5)结果表明:可降解AZ31镁合金支架在植入兔主动脉之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降解。植入后不同时间的支架支杆剩余数与时间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支架植入之后,每天平均降解支架支杆0.12个,支架完全降解需要耗费的时间为105 d。
张小青李鑫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材料主动脉心血管支架可降解支架镁合金支架降解效果
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联合外周静脉应用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术后心肌微循环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100例接受P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分为尼可地尔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尼可地尔组于PPCI术中开通靶血管即刻予冠状动脉注射尼可地尔并静脉持续泵入24 h,对照组于PPCI术中予冠脉注射生理盐水并静脉持续泵入24 h。主要观察指标为PPCI术后即刻冠脉血流及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包括介入术后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帧计数(CTFC)、再灌注心律失常、ST段回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达峰时间及峰值,次要观察指标为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2组内手术前后肝肾功能、心率、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PPCI术后尼可地尔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比例、慢血流/无复流比例、住院期间MACE比例、CTFC、CK-MB峰值降低;TIMI 3级血流患者比例、CK-MB达峰时间提前至14 h内的比例、ST段回落的比例均明显增加(均P<0.05)。2组患者住院期间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联合外周静脉应用尼可地尔有助于实现STEMI患者PPCI术后梗死血管的血运重建,减少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限制梗死面积,增加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心肌微循环和短期预后。
皮淑芳刘迎午李彤王禹刘博江李鑫彭文近王赟赟黄雷
关键词:尼可地尔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对血炎性因子水平影响研究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心衰)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心肺功能变化以及血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53例老年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76例)及非感染组(77例),同时纳入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82例)。采集感染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样本进行病原菌鉴定,比较3组患者心、肺功能和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76例感染组患者共分离致病菌1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1(73.63%)株,革兰阳性菌27(24.55%)株,真菌2(1.82%)株。与对照组和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收缩末期内径(LVESD)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同时感染组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心衰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且感染后患者心肺功能显著降低,其血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升高,对判断感染程度具有辅助价值。
翟虎刘迎午王禹李鑫李彤
关键词:心力衰竭病原菌分布心功能炎性因子
丹蒌片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2019年
目的探讨丹蒌片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丹蒌片,5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标准和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患者ADL评分、硝酸甘油用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血清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是76.92%、92.31%;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是82.69%、96.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均显著升高,而硝酸甘油用量及颈动脉IMT值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硝酸甘油用量及颈动脉IMT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可溶性CD105(sCD105)、P选择素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蒌片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改善血清学相关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翟虎李彤王禹刘迎午李鑫
关键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ADL评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P选择素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