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体温
  • 7篇体温过低
  • 7篇体温过低症
  • 6篇水浸泡
  • 6篇海水浸泡
  • 2篇温度记录法
  • 2篇麻醉
  • 2篇疾病模型
  • 2篇肺损伤
  • 2篇复温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血
  • 1篇低氧血症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损伤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学

机构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9篇陈丽娜
  • 7篇史成和
  • 6篇周继红
  • 5篇袁丹凤
  • 5篇韩志海
  • 5篇代维

传媒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年份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麻醉对大鼠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模型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麻醉对重度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Sprague-Dawley(SD)大鼠模型的作用与影响。方法取40只雄性SD大鼠(实验10 d前行温度记录器腹腔置入术),随机分为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组(对照组,n=20)与1.5%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组(麻醉组,n=20),2组大鼠同时接受相应腹腔注射10 min后浸泡于15℃海水中5 h,观察动物生命指标、活动意识状况、肌颤频率、死亡率等,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出温度记录器读取动态体温数据。结果海水浸泡后,对照组与麻醉组腹腔温度均逐渐下降,但浸泡早期麻醉组下降速度更快,2组均于2 h左右接近水温并维持;对照组活动意识等级、心率、呼吸均先增高后降低,在10~20 min之间达到峰值,于2 h后低水平维持;麻醉组上述指标均先快后慢下降于2 h后低水平维持;对照组与麻醉组肌颤频率均先升高后降低并逐渐消失,峰值均在20 min左右,肌颤完全消失时间对照组晚于麻醉组;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麻醉组,中位死亡时间明显晚于麻醉组。结论麻醉对重度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SD大鼠体温、意识、呼吸、心率、肌颤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使低温大鼠模型死亡率明显增加;不麻醉大鼠模型在低温与神经系统相互关系、低温与应激反应、复温时能量代谢等方面的研究更具优势。
奂剑波陈丽娜史成和代维袁丹凤周继红韩志海
关键词:麻醉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疾病模型温度记录法
麻醉对大鼠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模型的影响
奂剑波陈丽娜史成和周继红韩志海
大鼠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水浴复温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重度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大鼠不同热水浴复温成功率和复温曲线特征。方法取490只雄性SD大鼠(实验前行温度记录器腹腔置入术),随机分为浸泡组(450只)和对照组(40只),浸泡大鼠在(15.0±0.2)℃海水中分别浸泡不同时长:2 h(100只)、5 h(150只)、10 h(200只),每个浸泡时长的存活大鼠均随机分为5个亚组并给予相应的方法复温:被动复温(被动复温组)、37℃热水浴复温0.5 h(37℃主动复温0.5 h组)、37℃热水浴复温1 h(37℃主动复温1 h组)、42℃热水浴复温0.5 h(42℃主动复温0.5 h组)、42℃热水浴复温1 h(42℃主动复温1 h组);对照组不进行海水浸泡,随机均分为4个亚组,分别给予上述4种不同方法的热水浴复温。计算各组的复温成功率;复温20 h后采集存活大鼠血清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取出温度记录器读取动态腹腔温度数据,计算被动复温速度、热水浴复温迟发后降效应。结果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浸泡组大鼠低温海水浸泡存活率下降(P<0.05),被动复温组及主动复温组的复温成功率均下降(P<0.05),37℃主动复温1 h组大鼠复温成功率大于或等于其他主动复温组,且大于或等于被动复温组;对照组热水浴后均存活。存活大鼠血清CK-MB、ALT和LDH水平随着浸泡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主动复温组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在浸泡时长相同时,37℃主动复温1 h组的CK-MB、ALT和LDH水平低于其他主动复温组,且低于被动复温组,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复温曲线,被动复温组复温速度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0.05),且死亡大鼠的复温速度低于存活大鼠(P<0.05);热水浴复温大鼠腹腔温度可出现迟发后降效应,迟发后降总效应越大,死亡率越高;对照组37℃热水浴迟发后降效应不明显,42℃热水浴明显(P<0.05)。结论在重度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的救治中,恰当的热�
奂剑波陈丽娜韩志海代维袁丹凤周继红史成和
关键词: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温度记录法复温
海水浸泡对大鼠血液指标和主要脏器组织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为了探讨低温海水浸泡对大鼠血液学和心、肝、肾、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将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试验前10天腹腔植入温度记录器),随机分为正常组和低温组。正常组室温放置5h,低温组15℃±0.5℃人工海水中浸泡5h。比较两组大鼠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能的差异,观察心、肝、肾、肺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海水浸泡2h后,大鼠腹腔温度与水温接近,并维持到5h。低温组大鼠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中性粒百分比均增加(P<0.01),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降低(P<0.01);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国际化标准比率均增加(P<0.05);AST、ALT、尿素及肌酐均明显增加(P<0.05);心脏和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较小,肝组织病理学表现散在性出血,肺组织表现显著的淤血和水肿,并伴有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低温海水浸泡导致大鼠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能明显异常,肺组织有显著的病理学损伤发生,肝脏次之,心脏和肾脏病理损伤轻微。
陈丽娜奂剑波史成和袁丹凤代维周继红韩志海
关键词:海水浸泡血液学肝功能肾功能
不同低温海水浸泡对清醒大鼠生存时间及死亡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海水浸泡对清醒大鼠生理状态和生存时间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100只SD雄性大鼠(腹腔预置温度传感器),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20℃海水浸泡组、17℃海水浸泡组、15℃海水浸泡组、13℃海水浸泡组、10℃海水浸泡组,每组20只,观察和记录5组大鼠海水浸泡2 h内呼吸、心率及肌颤变化,记录浸泡24 h内每只大鼠的生存时间及计算各组的死亡率,回顾性分析浸泡2 h内各组大鼠腹腔温度的下降趋势。结果浸泡10 min,各组大鼠的呼吸、心率均明显上升,但此时各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0~40 min各组大鼠呼吸和心率迅速下降,40~80 min下降相对较缓,浸泡80 min,各组大鼠呼吸有显著性差异(P<0.05);浸泡100 min,各组间大鼠心率有显著差异(P<0.05)。浸泡20 min,15℃组、13℃组、10℃组肌颤达高峰,各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随后肌颤消失;浸泡30 min,20℃组与17℃组肌颤达高峰,但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随后肌颤维持在一定水平。浸泡24 h内,20℃组、17℃组、15℃组、13℃组及10℃组大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23.6±1.23)h、(15.0±4.16)h、(7.7±3.21)h、(2.4±0.91)h、(1.1±0.39)h,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大鼠腹腔温度均呈断崖式下降,水温越低,下降越快,浸泡40 min后,各组大鼠腹腔温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温度海水浸泡对大鼠的生理状态和生存时间及死亡率产生明显差异,水温越低,生理状态变化越明显,存活时间越短,死亡率越高。
陈丽娜奂剑波史成和代维袁丹凤周继红韩志海
关键词:海水浸泡死亡率体温过低症
低温对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7年
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是由各种直接和间接致伤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及毛细血管内皮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为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病症。ALI/ARDS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难治性低氧血症和肺水肿。目前临床上肺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尽早去除诱因、控制感染、机械通气及器官功能支持治疗等。
陈丽娜奂剑波史成和韩志海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难治性低氧血症血管内皮损伤呼吸功能不全
两种复温方法对急性重度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大鼠肺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研究目的建立急性重度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大鼠肺损伤模型,探讨主动复温和被动复温两种方法对急性重度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大鼠肺脏氧自由基(MDA、SOD、GSH-PX)和血清炎症因子(IL-6、TNF-a、IL-1β)的影响...
陈丽娜
关键词:体温过低症炎症因子复温
文献传递
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6年
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是近年海战伤研究的重点内容,对其病理生理改变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有利于推进该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最终提高低温伤员的救治水平。
陈丽娜奂剑波史成和韩志海
关键词: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病理生理学
SD大鼠体温过低症胸腔积液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建立SD大鼠低温性胸水模型,观察大鼠低温胸水产生量与冷水浴时长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为(290.3±7.5)g,随机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10),根据在冷水中浸泡时间的不同将实验组分为A1组、A2组、A3组、A4组、A5组,每组10只大鼠。实验组放入自制圆柱形竖立大鼠固定器内,然后置入(20±0.2)℃冷水中浸泡,浸泡深度为锁骨水平。A1组、A2组分别浸泡12 h、24 h后取出大鼠进行麻醉,收集血清及胸水上清液检测总蛋白、乳酸脱氢酶浓度;剩余大鼠浸泡24 h后给予37℃恒温水浴复温1 h,A3组、A4组、A5组分别在开始复温后12 h、24 h、36 h取出大鼠并收集血清及胸水上清液送检。正常对照组直接麻醉收集血清检测总蛋白、乳酸脱氢酶浓度。采用Light标准对大鼠胸水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无明显胸水,A2组冷水浸泡24 h胸水量较A1组冷水浸泡12 h增多;复温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胸水量逐渐减少,至复温后36 h胸水消失。A1组胸水总蛋白/血清总蛋白约50%,A2、A3、A4组均大于50%;实验各组胸水乳酸脱氢酶/血清乳酸脱氢酶均小于60%;实验组胸水乳酸脱氢酶大于2倍正常组血清乳酸脱氢酶。按照light标准,大鼠体温过低症胸水性质为渗出液。结论采用20℃水浴建立大鼠低温性胸水模型稳定可靠;胸水随着冷水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多,给予复温后胸水先慢后快逐渐被吸收。
奂剑波陈丽娜史成和代维袁丹凤周继红韩志海
关键词:体温过低症胸腔积液疾病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