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鸿生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硬膜
  • 5篇硬膜下
  • 5篇慢性
  • 5篇慢性硬膜下
  • 5篇膜下
  • 4篇动脉
  • 4篇血肿
  • 4篇硬膜下血肿
  • 4篇中动脉
  • 4篇慢性硬膜下血...
  • 4篇膜下血肿
  • 4篇脑膜
  • 4篇脑膜中动脉
  • 3篇血管
  • 3篇血管造影
  • 3篇造影
  • 3篇栓塞
  • 3篇栓塞治疗
  • 2篇尿激酶
  • 2篇微创

机构

  • 9篇扬州大学附属...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9篇王鸿生
  • 5篇曹德茂
  • 4篇刘振生
  • 4篇孙勇
  • 4篇匡雄伟
  • 4篇齐文涛
  • 4篇彭爱军
  • 3篇周龙江
  • 3篇武永康
  • 1篇赵义
  • 1篇高凯
  • 1篇陶存山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神经导航在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在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脑积水临床资料,常规组23例(常规开展脑室-腹腔分流术),导航组20例(应用神经导航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脑室缩小程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导航组手术时间(64.8±6.6)min明显少于常规组(87.0±7.4)min(P=0.000),临床症状缓解程度(P=0.037)与脑室缩小程度(P=0.043)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分流管偏移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04)。术后3个月,导航组未发生分流管堵塞,常规组8例病人术后发生不同程度堵管,两者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4)。结论术中应用神经导航经枕角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明显减少分流管偏移,降低堵管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彭爱军陶存山高凯齐文涛王鸿生曹德茂申宝玺武永康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神经导航
他汀类药物治疗脑出血合并高血脂症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治疗脑出血合并高血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合并高血脂症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基于基础方案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基于对照组治疗方案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IL-1β、TNF-α、CRP、LDL-C及T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合并高血脂症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反应状态,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朱劲龙曹德茂杨帆王鸿生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脑出血高血脂症血脂
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吸收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脑膜中动脉栓塞(MMAE)治疗后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吸收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单纯采用MMAE或MMAE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的41例(53例侧)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人口统计学数据、可能影响血肿吸收或复发的术前合并症、是否抗栓治疗、术前血肿的影像学特征、术中Dyna CT血肿外膜强化分级及术后血肿吸收情况;对于双侧病变者,按照血肿量较大侧统计血肿情况。根据术后4个月内血肿是否完全吸收,将患者分为完全吸收组与未完全吸收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判断影响CSDH吸收的因素。结果41例患者共进行53例侧CSDH手术,其中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22例。术后残余血肿的最大径为(13.5±3.6)mm(10.8~21.5 mm)。1例(2.4%)患者MMAE术后血肿复发。所有CSDH患者均未见MMAE手术相关并发症。4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7.2±6.1)周,末次随访时血肿完全吸收40例(97.6%),其中4个月内完全吸收27例(65.9%),6个月完全吸收39例(95.1%),CSDH的中位吸收时间为14(12,20)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完全吸收组(27例)比较,未完全吸收组(14例)的年龄大、MMAE术后抗栓治疗者占比高、残余血肿的最大径较大、术中Dyna CT血肿外膜强化分级Ⅰ级者占比高、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者占比低(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残余血肿的最大径(OR=0.63,95%CI:0.31~0.92,P=0.012)、术中Dyna CT血肿外膜强化分级Ⅰ级(OR=0.48,95%CI:0.25~0.81,P=0.027)及是否联合钻孔引流术(OR=3.13,95%CI:0.37~0.89,P=0.026)是4个月内血肿能否完全吸收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SDH多于MMAE术后4个月内完全吸收。MMAE术后残余血肿的最大径较大、术中Dyna CT血肿外膜强化分级Ⅰ级及未联合钻孔引流术的患者,4个月时血肿未完全吸收的风险高。
刘振生齐文涛孙勇魏庭丰匡雄伟吴臣义王鸿生彭爱军段晓春
关键词:脑膜中动脉
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影像解剖学依据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脑膜中动脉(MMA)栓塞治疗CSDH提供影像解剖学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本院的CSDH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头颅CT血肿分型、MMA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超选择性血管造影表现、MMA栓塞术中透视影像、术后数小时头颅CT血肿密度变化、1~6个月头颅CT随访血肿直径改变等。结果60例CSDH患侧81支MMA平均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1.53±0.24)mm vs.(1.20±0.21)mm,t=9.410,P<0.001],39例单侧CSDH患侧MMA平均直径明显大于健侧MMA直径[(1.52±0.30)mm vs.(1.19±0.22)mm,t=11.745,P<0.001]。MMA直径增粗程度与血肿厚度无关,MMA后支增粗与否与血肿累及范围有关。10例12支超选择性MMA造影及栓塞治疗,9支可见MMA分支末端浅淡“棉絮样”染色,栓塞过程中透视可见斑片状对比剂滞留;3例术后4~6 h复查头颅CT均可见血肿内明显对比剂渗漏沉积、密度增高;术后1~6个月头颅CT随访血肿直径均逐渐缩小。结论MMA可能是CSDH外膜新生血管的主要供血动脉,是血肿进展或外科手术后复发的主要责任出血动脉来源,上述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MMA栓塞治疗CSDH提供了依据。
刘振生王鸿生孙勇匡雄伟魏庭丰周龙江吴臣义王友伟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脑膜中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血管造影栓塞
脑膜中动脉栓塞与传统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的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比较脑膜中动脉栓塞(MMAE)和传统治疗方法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间经MMAE治疗38例(48侧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间经传统方法(保守及外科钻孔引流术)治疗126例(162侧CSDH)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MMAE和传统方法治疗的患者进行匹配,共25例(31侧CSDH)匹配成功。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2组间CSDH复发率、挽救性二次手术率、影像学随访结果、临床症状改善及并发症等。结果:MMAE组挽救性二次手术率[0(0/31)与19.4%(6/31),P=0.024]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MMAE组6个月随访血肿完全吸收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96.8%(30/31)与74.2%(23/31),P=0.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MAE组较传统治疗组具有更低的CSDH复发率趋势[3.2%(1/31)与22.6%(7/31),P=0.053]。两组患者3个月随访血肿完全吸收率分别为61.3%(19/31)和45.2%(14/31),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2.0%(23/25)和88.0%(22/25),良好预后(mRS评分≤2分)率分别为92.0%(23/25)和84.0%(21/25),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0(0/25)和4.0%(1/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MAE可能是治疗CSDH安全有效的方法。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MMAE与更低的CSDH复发趋势,更低的挽救性二次手术率及更好的影像学随访结果相关。
刘振生曹德茂孙勇魏庭丰匡雄伟周龙江吴臣义王鸿生
关键词:血肿硬膜下脑膜中动脉血管造影
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高危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脑膜中动脉栓塞(MMAE)治疗高危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HR-CSD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接受MMAE治疗的HR-CSDH患者,其中10例单侧CSDH、2例双侧CSDH,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5例首次诊断HR-CSDH患者于钻孔引流术后次日接受MMAE;4例首次诊断HR-CSDH但未达外科钻孔引流术指征者接受单纯MMAE;3例钻孔引流术后复发HR-CSDH患者中,1例于MMAE后次日接受再次钻孔引流术,2例接受单纯MMAE。MMAE中,共栓塞14支脑膜中动脉(MMA),均栓塞成功。术后6个月内头部CT显示10例(11侧)CSDH血肿完全吸收,2例(3侧)CSDH血肿厚度缩小>50%,未见血肿增大进展者,均无需进一步外科处理。随访期间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甚至消失,未见MMAE相关并发症。结论MMAE治疗HR-CSDH安全、有效。
刘振生孙勇匡雄伟魏庭丰周龙江吴臣义王友伟王鸿生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
尿激酶在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穿刺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 分析尿激酶联合微创穿刺外引流慢性硬膜下血肿与单纯行微创穿刺外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4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2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为微创穿刺外引流术及联合应用尿激酶的患者(n=116);B组为单纯应用微创穿刺术的患者(n=109),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残余血肿量、术后影像学分级、术后复发差异性.两组之间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内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 A组术后48 h引流量为(52.41±7.86) ml,B组术后48 h引流量为(28.42±4.46) ml.A组在术后1、3个月血肿残余量分别为(23.35±4.18)、(15.31±6.15) ml,B组为(46.07±5.96)、(25.60±5.03) ml.A组术后影像学分级1级75例(64.7%),2级32例(27.6%),3级8例(6.9%),4级1例(0.9%);B组1级42例(38.5%),2级55例(50.5%),3级11例(10.1%),4级1例(0.9%).A组复发率为6.0%,B组复发率为15.6%.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尿激酶能显著减少微创穿刺外引流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的血肿量,减少其复发,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彭爱军曹德茂赵义齐文涛申宝玺王鸿生武永康程诚
关键词:尿激酶
微创穿刺联合术中尿激酶腔内注射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联合术中尿激酶腔内注射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44例采用微创穿刺技术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计算机随机分组,23例穿刺术中注射尿激酶(观察组),21例穿刺术中未注射尿激酶(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后次日血肿量变化,统计术后3个月内复发及再手术患者例数,术后3个月Markwalder's分级评估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入院时血肿侧、血肿量、血肿厚度、中线偏移以及Markwalder's分级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在术后次日血肿残余量、拔管时间、术后3个月血肿量、复发例数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再手术例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Markwalder's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生再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微创穿刺联合尿激酶术中血肿腔注射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操作简易,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血肿残余量,缩短拔除引流管时间,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且降低了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曹德茂彭爱军武永康钱程行申宝玺王友伟王鸿生齐文涛
关键词:穿刺术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幕上型脑室铸型出血的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铸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7月9例脑室铸型患者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本组患者脑室外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3.5 d,中枢性高热持续时间3.1 d。术后3个月,1例发生交通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治疗。9例患者术前平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为(6.3±1.6)分,低于术后2周时的(9.7±1.7)分。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GOS评分显示恢复良好3例,轻度残疾4例,中度残疾2例。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铸型安全、有效,患者预后较好。
王鸿生陆文龙王友伟朱云祥
关键词:脑室铸型神经内镜手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