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2篇病原
  • 2篇病原菌
  • 1篇低出生体质量
  • 1篇低出生体质量...
  • 1篇新生儿感染
  • 1篇新生儿胎粪吸...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损伤
  • 1篇心肌损伤诊断
  • 1篇医院感染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早产儿视网膜
  • 1篇早产儿视网膜...
  • 1篇早产儿视网膜...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病
  • 1篇视网膜病变
  • 1篇胎粪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深圳市眼科医...
  • 1篇暨南大学第二...

作者

  • 4篇吴本清
  • 4篇罗亮
  • 3篇李志光
  • 1篇冯战桂
  • 1篇张国明
  • 1篇黄若谷
  • 1篇唐松
  • 1篇黄进洁
  • 1篇文飞球
  • 1篇吴俊
  • 1篇陈霆
  • 1篇李国锋
  • 1篇徐位仁
  • 1篇李玉华

传媒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3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肌钙蛋白Ⅰ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心肌损伤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 Ⅰ )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并心肌损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及酶法分别测定 35例合并心肌损伤的MAS患儿、30例无心肌损伤的MAS患儿及 1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CTn Ⅰ及CK MB的水平。结果 心肌损伤组生后 2~ 3dCTn Ⅰ浓度为 (0 .6 7± 0 .13)ng/ml,较MAS对照组 [(0 .0 7± 0 .0 5 )ng/ml]和正常对照组 [(0 .0 7± 0 .0 3)ng/ml]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CTn Ⅰ是诊断新生儿MAS并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之一。
罗亮徐位仁李志光吴本清冯战桂
关键词:肌钙蛋白I心肌损伤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MAS
新生儿感染病原菌变迁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90年代新生儿感染病原菌构成比及变迁。方法 对我院新生儿病房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临床标本分离的660株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成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前后病原菌构成比进行比较。结果 629份标本中共检出660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68株(70.91%),革兰阴性菌157株(23.79%)。629份标本中62份为复数菌,复数菌感染率9.86%。前7位感染菌依次分别为CNS(占51.82%)、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1994年底组建NICU后,金黄色葡萄球菌、B组链球菌、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占比例有所上升,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真菌比例有所下降。结论 新生儿感染病原菌以CNS为主,以往少见的一些低毒力菌检出逐年增加,复数菌感染并非少见。
李玉华吴本清李志光黄若谷罗亮李国锋文飞球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病原菌临床标本标本采集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医院感染的十年变迁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及病原菌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NICU住院的654例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将发生医院感染的162例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分为2001年1月—2005年12月和2006年1月—2010年12月两组,对比分析两组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感染疾病和病原菌的变迁。结果第一组和第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2.55%和26.0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院感染疾病均以肺炎为主,前后五年比较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的构成比由22.6%增加至38.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前后五年构成比显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呈上升趋势,肺炎克雷伯杆菌成为第一位的医院感染致病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医院感染发生率有上升趋势,败血症构成比增加,应根据病原菌谱的变化合理应用抗生素。
吴俊吴本清黄进洁罗亮陈霆
关键词:医院感染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病原菌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情况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期间出生的425例出生体重在2000g以内或孕周<34周的早产儿,对其进行眼底筛查并统计分析筛查情况。结果:在筛查的425例早产儿中发现各期(包括1、2期病变或个别4、5期晚期病变)ROP患儿92例(占21.6%),阈值前期ROP患儿21例(占4.9%),阈值期ROP患儿18例(占4.2%),急进性ROP的患儿5例(占1.2%)。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随着胎龄及出生体重的降低而明显呈上升趋势,胎龄及出生体重与ROP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胎龄和出生体重是ROP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低胎龄或低体重的高危早产儿应定期进行眼底筛查。
罗亮唐松吴本清张国明李志光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早产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