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蓉
- 作品数:1 被引量:16H指数: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年女性脑梗死患者常见危险因素及其对发病年龄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发病年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1日—2010年10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260例青年女性新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青年女性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采用Logrank时序检验分析各危险因素对发病年龄的影响。结果①260例患者中,36~45岁患者最多(65.8%),18~25岁患者最少(11.5%)。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39.2%)、糖尿病(14.6%)、高脂血症(8.1%);其次是卵圆孔未闭(4.2%)、烟雾病(3.8%)、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5%)、血管炎(3.5%)及心房颤动(3.5%)等;高血压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χ2=17.573,P<0.01),卵圆孔未闭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χ2=12.666,P<0.01)。②TOAST分型:原因不明性型占31.2%(81/260);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占26.9%(70/260);小动脉闭塞型和其他病因明确型,分别占16.5%(43/260)、15.0%(39/260);心源性栓塞型占10.4%(27/260)。③Logrank时序检验分析,并未发现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发病年龄低于平均年龄;而患有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血管炎的患者,发生脑梗死时的年龄[中位数年龄(95%CI)],分别为26(13~39)、29(19~39)、35(33~37)岁,低于该组的平均年龄[39(38~40)岁],均P<0.05。结论青年女性脑梗死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烟雾病、卵圆孔未闭,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血管炎亦占有较高的比例;其中患有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血管炎者,发生脑梗死的年龄较小。
- 周涌涛肖蓉张新卿郭秀海陈彪贾建平
- 关键词:脑梗死青年女性发病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