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洪涛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行星
  • 2篇混沌
  • 2篇非线性动力
  • 2篇非线性动力学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动态特性
  • 1篇遗传算法
  • 1篇无级
  • 1篇无级变速
  • 1篇无级变速器
  • 1篇离合
  • 1篇离合器
  • 1篇离合器控制
  • 1篇模糊-PID
  • 1篇金属带
  • 1篇金属带式
  • 1篇金属带式无级...
  • 1篇基于遗传算法
  • 1篇夹紧
  • 1篇夹紧力

机构

  • 4篇湖南大学
  • 1篇湖南江麓容大...

作者

  • 4篇马洪涛
  • 3篇薛殿伦
  • 1篇李新燕
  • 1篇曹成龙

传媒

  • 1篇机械传动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金属带无级变速器行星换向机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船舶、风力发电等各个领域。但因系统内部存在复杂的振动问题,造成过大的噪声及动载荷,严重危害传动系统本身的可靠性。研究指出,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是典型的自...
马洪涛
关键词:离合器控制
文献传递
外部激励下行星换向机构的分岔及混沌被引量:5
2013年
为分析行星换向机构在动态外部激励即转速和扭矩作用下的分岔及混沌特性,建立了该行星系统的非线性扭转振动模型。采用变步长4-5阶Runge-Kutta算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数值求解,根据仿真结果绘制了系统分岔图,并结合典型工况下的相图和庞加莱截面图,得到系统响应随外部激励的变化历程。另外,借助混沌时间序列分析理论,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对系统是否处于混沌状态进行判定。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扭矩作用下,随着转速的增大,系统在较长范围内维持单周期运动状态,但在共振频域附近因啮合冲击的出现而产生频繁的分岔行为、振幅跳跃及状态突变,且期间出现了倍周期、拟周期等状态以及状态之间的交替现象,并最终由周期状态突变为混沌状态;与此相反,扭矩的增大对系统随转速增大而进入混沌状态的趋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扭矩增大至一定程度时可使系统由混沌状态退化为单周期运动状态。
马洪涛薛殿伦
关键词:非线性动力学分岔
基于遗传算法的CVT夹紧力模糊-PID控制优化被引量:5
2012年
针对国产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夹紧力控制中存在金属带及带轮磨损严重、效率低下等问题,建立了夹紧力模糊-PID控制器模型.考虑到模糊控制存在主观性强、粗糙、不完善等问题,进一步引入遗传算法对模糊-PID控制器的隶属函数和模糊规则同时进行离线优化,最后将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器进行实车道路试验,并与优化前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器可以使实际夹紧力对目标夹紧力具有更好的跟踪效果及稳态精度,较好地实现了CVT夹紧力的控制目标;另外,基于控制精度的改善,将夹紧力储备系数由1.3降至1.24,有效提高了CVT的经济性.
薛殿伦马洪涛曹成龙文敏
关键词: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夹紧力控制模糊-PID遗传算法
间隙对双行星换向机构动态特性的影响
2012年
针对轿车无级变速器的双行星换向机构,综合考虑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激励频率、综合啮合误差等因素,建立了该行星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自适应变步长Runge—Kutta数值算法,对系统运动方程求解。通过动载荷时域历程、相图、Poincare映射、FFT等途径,分析了某激励频率下系统响应随齿侧间隙的变化历程,以及不同齿侧间隙下系统响应幅值的频域历程。结果表明,随着齿侧间隙的增加,系统响应将逐渐由简谐状态进入混沌状态,但途中存在突变、分岔及周期响应与混沌响应交替出现等复杂的动力学表现;另外,系统响应幅值在频域历程内出现多次跳跃,且随着间隙的增加,振幅跳跃的次数及幅度随之增大,系统的非线性表现增强。
薛殿伦马洪涛李新燕
关键词:非线性齿侧间隙混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