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脓毒
  • 2篇多器官功能
  • 2篇多器官功能障...
  • 2篇多器官功能障...
  • 2篇多器官功能障...
  • 2篇脓毒症
  • 2篇脓毒症患者
  • 2篇器官
  • 2篇器官功能
  • 2篇器官功能障碍
  • 2篇器官功能障碍...
  • 2篇综合征
  • 2篇MODS
  • 1篇心排血量
  • 1篇休克
  • 1篇血量
  • 1篇严重脓毒症
  • 1篇早期目标导向...
  • 1篇乳酸
  • 1篇脓毒性

机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作者

  • 3篇王标
  • 1篇彭誉
  • 1篇吴允孚
  • 1篇郭小芙
  • 1篇陈刚
  • 1篇李佳
  • 1篇张俊
  • 1篇严晓晔
  • 1篇钱雪佳
  • 1篇秦启红
  • 1篇玉章锋
  • 1篇徐蓉
  • 1篇苏维雪
  • 1篇王泽宇
  • 1篇李殿发

传媒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严重脓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明胶蛋白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死亡和MODS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蛋白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患者死亡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123例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NGAL水平与发生MODS和死亡的相关性。结果 7d内47例发生MODS[第1天10例(8%),第7天37例(30%)]。12个月内发生死亡39例(32%)。高血浆NGAL水平组较低水平组出现MODS和死亡的风险更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NGAL水平对ICU内死亡病例有预测价值。Cox回归分析在校正混杂的危险因素后显示,血浆NGAL水平升高是死亡(HR=2.128,95%CI=1.078~4.203,P<0.05)和MODS(HR=1.896,95%CI=1.012~3.552,P<0.05)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血浆NGAL水平升高是严重脓毒症患者MODS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王标李佳严晓晔吴宇文钱雪佳张俊秦启红吴允孚李殿发
关键词: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乳酸/清蛋白比值与脓毒症患者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相关性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研究乳酸/清蛋白比值与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9月某院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第1天出现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的54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入住ICU第1天有30例(55.56%)患者伴有MODS,第2天有26例(53.06%)患者伴有MODS;入住ICU第1、2天乳酸/清蛋白比值在MODS组和非MODS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乳酸/清蛋白比值、PaO_2/FiO_2、APACHEⅡ评分是严重脓毒症患者预测MO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乳酸/清蛋白比值在MODS组和非MODS组、死亡组和非死亡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酸/清蛋白比值与APACHEⅡ评分、PaO_2/FiO_2比值呈现相关性,APACHEⅡ评分越高、PaO_2/FiO_2越低,乳酸/清蛋白比值越高。运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入住ICU第1天的乳酸/清蛋白比值预测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为0.85、0.84;乳酸/清蛋白比值>1.735预测MODS发生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0%、79.17%、82.67%、75.92%,预测病死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51.02%、17.23%、100.00%。结论乳酸/清蛋白比值与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密切相关。
王标王泽宇徐蓉玉章锋彭誉苏维雪陈刚李殿发
关键词:严重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中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将6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监测组和PiCCO监测组各30例,PiCCO监测组在PiCCO技术指导下行EGDT,常规监测组患者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和桡动脉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按照EGDT方案管理血流动力学并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6 h、24 h、48 h时EGDT达标率及复苏后相关参数:血乳酸水平,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尿量,液体正平衡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用量,死亡率。结果与常规监测组比较,PiCCO监测组6 h、24 h、48 h ScvO2升高,血乳酸水平降低,液体正平衡量升高,多巴酚丁胺、多巴胺用量减少(P<0.05)。PiCCO监测组6 h、24 h达标率高于常规监测组,而30 d病死率低于常规监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在PiCCO技术指导下进行EGDT,可更快纠正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异常,改善患者预后。
陈刚王标郭小芙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