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斌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核科学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篇
  • 2篇
  • 1篇等离子
  • 1篇等离子体
  • 1篇等离子体源
  • 1篇电子束
  • 1篇电子束熔炼
  • 1篇冶金
  • 1篇阴极
  • 1篇熔炼
  • 1篇渗碳
  • 1篇铸坯
  • 1篇物理模拟
  • 1篇连铸
  • 1篇连铸坯
  • 1篇空心阴极
  • 1篇孔蚀
  • 1篇挥发
  • 1篇挥发速率
  • 1篇奥氏体

机构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江苏沙钢集团

作者

  • 4篇李国斌
  • 2篇姜大川
  • 2篇彭旭
  • 2篇王强
  • 2篇董伟
  • 2篇谭毅
  • 1篇刘宇
  • 1篇王兆峰
  • 1篇姚曼
  • 1篇施桂钱
  • 1篇雷明凯
  • 1篇王旭东
  • 1篇张晓兵
  • 1篇杨龙胜

传媒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材料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电子束束流密度对冶金硅中杂质磷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电子束设备对多晶硅进行熔炼,设计熔炼功率和时间相同、降束时间不同的三组实验,评价硅中杂质磷在熔炼及凝固过程中的去除效果。根据熔炼后硅锭的杂质分布特点推导出表征硅中杂质磷的去除率公式,经计算得到去除率为80%以上,并由磷的蒸发方程计算出在本实验中当电子束熔炼多晶硅锭的束流密度在235mA之上时,硅中的磷都可以被蒸发去除。
姜大川谭毅董伟王强彭旭李国斌
关键词:电子束
连铸坯液固相分数检测及液芯末端位置定位新方法
2013年
为了准确测量二冷区内铸坯的液固相分数,精确预报铸坯的凝固终点,在理论解析、物理模拟和实验验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振动法检测连铸坯液固相分数和液芯末端位置的新方法,总结了激振力和受迫振动位移等信号的反馈规律,比较了振频和激振力对相位差的影响,并对检测方案总体思路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研究结果为板坯凝固过程中液固相分数及凝固终点的在线检测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王兆峰姚曼王旭东李国斌刘宇施桂钱杨龙胜陆洪周张晓兵
关键词:物理模拟
电子束熔炼去除冶金级硅中磷、铝、钙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电子束熔炼方法提纯了冶金级硅材料。实验结果表明随熔炼时间延长,硅中挥发性杂质元素P、Al、Ca的含量逐渐降低。熔炼40min后,硅中P含量可以降至2.2×10-5%(质量分数);Al、Ca的最低含量为8.5×10-5%和1.5×10-4%(质量分数)。P、Al、Ca的挥发去除为一阶反应过程,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11、0.12和0.13min-1。
王强董伟谭毅姜大川彭旭李国斌
关键词:电子束熔炼除杂挥发速率
空心阴极等离子体源渗碳AISI 304L奥氏体不锈钢孔蚀性能研究
采用空心阴极等离子体源渗碳技术对AISI 304L奥氏体不锈钢在渗碳温度450℃、气压500 Pa下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可以在AISI 304L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获得C过饱和的高碳面心亚稳相(γC)改性层,连续均一的渗碳改性...
刘昊一王汉李国斌雷明凯
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孔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