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静

作品数:26 被引量:243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0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有限元
  • 7篇有限元分析
  • 6篇路面
  • 5篇电池
  • 5篇商用车
  • 5篇燃料电池
  • 5篇驾驶
  • 5篇驾驶室
  • 5篇车辆
  • 4篇动载
  • 4篇仿真
  • 3篇动载荷
  • 3篇悬置
  • 3篇载荷
  • 3篇质子
  • 3篇质子交换
  • 3篇质子交换膜
  • 3篇质子交换膜燃...
  • 3篇质子交换膜燃...
  • 3篇商用车驾驶室

机构

  • 25篇吉林大学
  • 7篇青岛大学
  • 4篇中国第一汽车...
  • 2篇中国重型汽车...
  • 2篇中国第一汽车...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重庆工学院

作者

  • 26篇陈静
  • 11篇王登峰
  • 7篇刘大维
  • 6篇陈秉聪
  • 4篇王金龙
  • 4篇史文库
  • 3篇贾迎春
  • 3篇霍炜
  • 2篇宋学伟
  • 2篇王新宇
  • 2篇张斌
  • 1篇刘彬娜
  • 1篇解方喜
  • 1篇严天一
  • 1篇杜文畅
  • 1篇王倩
  • 1篇胡杰宏
  • 1篇陈焕明
  • 1篇黄文雪
  • 1篇张跃革

传媒

  • 8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汽车技术
  • 3篇汽车工程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河北工业科技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机械强度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机械设计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公路工程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车辆对路面作用随机动载荷的试验被引量:14
2005年
通过试验对不同载荷和行驶速度的车辆作用于路面的随机动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车辆空载、满载和超载时产生的随机动载与行驶速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空载时动载荷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加增幅较大,特别是在车辆高速行驶情况下动载荷明显增大;满载和超载时动载荷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加增幅较平缓;在一定的行驶速度下,随着静载增加,动载荷也明显增大,而且超载量越大,动载荷增加越大。
刘大维陈静霍炜陈秉聪
关键词:车辆超载动载荷
车辆行驶速度对路面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针对半刚性路面的特点 ,建立了半刚性路面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 ,分析了车辆行驶速度的变化对半刚性路面损伤的影响。有限元分析和路面动位移响应试验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载荷下 ,随着行车速度的提高 ,半刚性底基层底部的最大水平拉应力、土基层顶部最大垂直压缩应变、半刚性底基层底部最大横向拉应变及半刚性底基层底部最大水平拉应变和路表面的垂直位移均减小 ;路面动位移的响应时间随行车速度的提高而变短。对路面上一确定位置而言 ,提高行车速度可以减小路面的损伤程度。
刘大维陈静霍炜陈秉聪
关键词:车辆半刚性路面行车速度有限元分析
动态载荷下半刚性路面应力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针对半刚性路面的特点,依据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将半刚性路面的沥青层、半刚性基层、半刚性底基层及土基层按线弹性来考虑,建立了半刚性路面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动态荷载下半刚性路面的应力特性。结果表明,路面的疲劳破坏是动载引起的水平应力、横向应力和垂直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水平应力的交变变化是使路面产生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在一定的车速下,随着载荷的增加,半刚性底基层底部的最大水平拉应力增大;在一定的载荷下,随着行车速度的提高,半刚性底基层底部的最大水平拉应力减小,提高行车速度可以减小路面的损伤程度。
刘大维陈静严天一王锡爱
关键词:半刚性路面动载荷有限元分析
商用车驾驶室悬置隔振系统设计开发被引量:9
2009年
介绍了几种驾驶室悬置的功能特征及其设计流程。建立了某重型商用车驾驶室悬置多刚体ADAMS模型和驾驶室悬置刚弹耦合模型,并将两模型计算结果与道路试验结果进行了时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模型时域加速度信号与试验结果十分相近;频率小于20Hz时刚弹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最接近,但频率大于20Hz后弹性体模型的精度接近于多刚体模型,从而验证了经验悬置参数计算方法的正确性。采用虚拟DOE正交试验技术对驾驶室悬置进行了系统参数优化。
王新宇王登峰陈静吕伟
关键词:商用车驾驶室悬置隔振系统
变速器整体动态传动过程仿真与试验被引量:3
2009年
建立了某大型自卸车变速器有限元模型,应用ABAQUS/Explicit显式动态分析方法,仿真该变速器整体系统的动态传动过程,得到了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接触压力云图、齿根弯曲应力曲线和振动特性曲线,以及变速器壳体的振动特性曲线。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二者吻合较好,验证了该仿真方法的正确性。
陈静史文库魏德永刘再生
关键词:变速器动态传动仿真
基于FE-SEA混合方法的声腔内部噪声预测被引量:13
2010年
对二子系统的互易关系进行了阐述,给出了混合FE-SEA的系统方程。通过数值仿真,建立了声腔-平板-声腔系统的FE-SEA混合模型,同时建立了声腔-平板-声腔系统的SEA模型,对声腔模态密度、SEA模型中声腔与板的耦合损耗因子进行了计算,同时计算了FE板与SE板的辐射效率,并对2个模型进行了响应计算,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并将FE-SEA模型与SEA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二者在中高频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还建立了声腔-轿车后风挡玻璃-声腔系统的FE-SEA混合模型,以及该系统的SEA模型,通过试验对内侧声腔激励进行了测量,计算了FE-SEA模型与SEA模型外侧声腔的响应声压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在中高频段FE-SEA模型与SEA模型的预测结果相吻合,且FE-SEA模型与试验结果有着较好的一致性。
陈书明王登峰宋学伟陈静昝建明
关键词: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汽车
重型商用车驾驶室空气悬置系统的匹配优化被引量:15
2009年
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了重型商用车驾驶室空气悬置多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道路试验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了其模态特性及乘坐舒适性。以驾驶室悬置元件刚度、阻尼为因子,运用正交试验技术对驾驶室悬置系统参数进行了匹配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驾驶室空气悬置参数可使驾驶室的乘坐舒适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陈静曹晓琳王登峰张斌李玉生
关键词:车辆工程驾驶室虚拟样机
路面对车辆动载响应研究被引量:25
2002年
针对结构为沥青混合料面层、粒料基层和土基层的 3层柔性路面体系 ,建立了路面在车辆动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并应用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层状路面在动载作用下路面的动态响应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 ,路面的疲劳破坏是动载引起的水平应力、横向应力和垂直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水平应力的交变变化是使路面产生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最大水平拉应力和最大横向拉应力在沥青层底部与粒料基层的结合处产生 ,最大水平拉应变与最大横向拉应变在粒料基层底部与土基的结合处产生。
陈静刘大维霍炜陈秉聪
关键词:沥青路面层状体系有限元分析车辆
商用车驾驶室白车身焊点缩减拓扑优化研究被引量:22
2009年
为某一商用车驾驶室白车身建立了以固有频率为约束条件,焊点体积最小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利用有限元法进行结构拓扑优化,根据灵敏度分析得到的每个单元对结构性能的贡献来决定有限元单元的保留或删除。通过拓扑优化,驾驶室白车身焊点数目大幅度减少,获得了满足设计要求的焊点的重新分布。对比优化前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所建模型及分析方法是合理而有效的。
王登峰张斌陈静刘伟孙兆福吴永刚
关键词:商用车驾驶室焊点有限元分析拓扑优化
燃料电池-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被引量:16
2008年
研究以燃料电池-蓄电池-超级电容为能量源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源系统控制策略,使用ADVISOR软件对改装成燃料电池-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某国产经济型轿车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蓄电池与超级电容组合的辅助能量源系统作为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能量源的一部分是可行的,超级电容真正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体现了以蓄电池-超级电容作为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辅助能量源系统的优越性。
陈静王登峰刘彬娜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仿真燃料电池超级电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