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佩纹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花粉
  • 2篇培养温度
  • 2篇种子
  • 2篇开花
  • 2篇花粉活力
  • 2篇高效繁殖
  • 2篇繁殖
  • 1篇蔗糖
  • 1篇蔗糖浓度
  • 1篇枝插
  • 1篇植物
  • 1篇生殖策略
  • 1篇种子采集
  • 1篇种子活力
  • 1篇种子生物学
  • 1篇种子生物学特...
  • 1篇珠芽
  • 1篇贮藏
  • 1篇自交不亲和
  • 1篇组织培养技术

机构

  • 9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成都师范学院

作者

  • 9篇吴佩纹
  • 7篇高素萍
  • 6篇张硕
  • 4篇雷霆
  • 2篇周玲云
  • 2篇陈凯
  • 2篇赵志惠
  • 1篇张开会
  • 1篇周永红
  • 1篇林萧
  • 1篇闻金燕
  • 1篇赵志惠
  • 1篇邓敏

传媒

  • 2篇植物科学学报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广西植物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二型植物蓝花丹开花物候特征观察及其生态意义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在群体、个体和单花水平上对白花丹科( Plumbaginaceae)二型植物蓝花丹( Plumbago auriculata Lam.)的开花物候期及开花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观察结果显示:蓝花丹每年开花1次,花期一般从每年6月初到11月初。在群体水平上,长花柱型( L型)群体的始花、盛花和终花日期分别为6月15日、8月9日和10月24日,而短花柱型( S型)群体的始花、盛花和终花日期分别为6月9日、9月4日和11月3日,二者的开花持续时间分别为148和132 d,显示L型和S型群体的开花物候期差异明显。在个体水平上,L型个体的始花、盛花和终花日期分别为6月5日、8月5日和10月3日,而S型个体的始花、盛花和终花日期分别为6月2日、8月28日和10月27日,二者的开花持续时间分别为61.7和71.6 d,差异极显著;L型和S型个体的开花振幅分别为5.39和3.43、开花总量分别为332.1和241.9朵、盛花期日产花数分别为7和5朵,也有明显差异;L型和S型个体相对开花强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39和0.35,其中,约有50%的S型个体相对开花强度在0.4左右,而L型以相对开花强度0.2-0.4的个体为主;L型和S型个体开花同步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70和0.69,表明二者的开花同步性均较低。在单花水平上, L型和S型植株的平均单花开花持续时间为5.3和4.2 d,差异显著;虽然其分布频率有一定差异,但二者的单花开花持续时间集中约为5d。由此可见,蓝花丹二型植株的生殖资源分配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花期长但开花同步性较低,较长的花期可以减少非法花粉的干扰、保持其种群基因多样性,这是二型植物维持种群存活、优化生殖模式的生态对策之一。
高素萍张硕吴佩纹
关键词:开花物候期生殖策略
蓝花丹(Plumbago auriculatain)花粉与种子釆集及其储存技术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蓝花丹规模化生产中关键技术—花粉和种子采集及储存技术的研究,以期提高蓝花丹花粉质量和数量,从而克服蓝花丹自然结实率低的困难,为生产高品质种子打下基础,打破蓝花丹种子依赖对外进口的不良局面。其研究结果如下:1、...
吴佩纹
关键词:花粉活力种子活力
文献传递
蓝花丹扦插繁殖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蓝花丹扦插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蓝花丹扦插繁殖方法,蓝花丹的扦插方法是,剪取蓝花丹中上部硬枝作为插穗,插穗长度为10~12cm;插床基质的配置比例为蛭石:河沙...
高素萍张硕雷霆周玲云吴佩纹张开会林萧
文献传递
蓝花丹结实率低的传粉生物学和繁育系统初探被引量:4
2016年
为解释蓝花丹自然结实率低的原因,该研究从传粉生物学和繁育系统入手,采用TTC法与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分别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的动态变化;用花粉-胚珠比(P/O比)、杂交指数(OCI)估算蓝花丹繁育系统类型并通过人工控制授粉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蓝花丹L型雌器官与S型雄器官、L型雄器官与L型雌器官成熟时间重叠区域较多,雌雄性器官在成熟时间上无显著差异;而S型雌器官与L型雄器官、S型雌器官与S型雄器官成熟时间重叠区域较少,但蓝花丹持续开花的模式缓解了雌雄性器官时间差异而引起的生殖隔离。(2)蓝花丹L型花P/O为502.00±52.30,S型花P/O为482.70±87.91,OCI为4,综合判断蓝花丹的繁育系统属于专性异交型且具有异型自交不亲和的特性。综上可初步解释蓝花丹自然结实率低的原因为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雌雄性器官同熟时间短不是主要原因,而其本身较强的自交不亲和性可能是自然结实率低下的关键性内因。由于蓝花丹的专性异交繁育系统使其成功授粉需要传粉媒介,但因引种地与原产地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开花模式不集中导致的缺乏传粉者完成异花授粉或许是引起异交成功率降低的主要外因。因此,提高蓝花丹的结实率应从克服其自身自交不亲和性以及适当引入安全传媒昆虫入手。
吴佩纹高素萍张硕赵志惠
关键词:传粉生物学结实率自交不亲和
蓝花丹(Plumbago auriculatain)花粉与种子采集及其储存技术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蓝花丹规模化生产中关键技术—花粉和种子采集及储存技术的研究,以期提高蓝花丹花粉质量和数量,从而克服蓝花丹自然结实率低的困难,为生产高品质种子打下基础,打破蓝花丹种子依赖对外进口的不良局面。  其研究结果如下:...
吴佩纹
关键词:花粉采集种子采集储存技术
蓝花丹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其采集、贮藏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蓝花丹(Plumbago auriculata Lam.)原产南非,由于其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导致自然结实率极低。本文研究了蓝花丹种子的形态结构、吸水特性及最适萌发温度,根据形态观测以及发芽率等指标筛选出优质种子,并对优质种子不同的干燥方法、贮藏温度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蓝花丹种子呈长椭圆状,长8.00~13.80 mm,长宽比约为5.3∶1。种皮薄而柔软,有网状褶皱。外种皮表面有附着物,大面积分布有腺体,利于种子传播。胚芽靠近合点,萌发率较高。种子播种前的浸种时间应保持在11 h以上,最适发芽温度为25~30℃。当种皮颜色为深褐色,种子长度大于11 mm且发芽率大于75%时,可判断为优质种子,发生此性状时即为最佳采种时间。种子适宜的干燥方式为烘箱内30℃干燥1 d,干燥种子最佳贮藏温度为-86℃,且贮藏时间越短发芽率越高,而新鲜种子在此条件下不宜贮藏超过15 d。
司文慧高素萍吴佩纹赵志惠
关键词:种子生物学贮藏
蓝花丹开花生物学观测及花粉储存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对四川引种栽培的蓝花丹(Plumbago auriculata Lam.)花粉与柱头形态、花部特征及开花物候进行了系统观测,并对其花粉的采集时间与储存温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两种类型花粉和柱头形态均具有较大差异,短花柱型(S型)花粉的极轴长P值和赤道轴长E值均显著大于长花柱型(L型)花粉,L型柱头则明显长于S型,且两种花粉的纹饰和柱头的瘤状突起物形态也明显不同;(2)蓝花丹具有较高的开花同步性指数(为0.89),但相对开花强度不高,属于中等强度;(3)蓝花丹两种花型在花蕾半开放时采收花粉,其活力最高,L型花粉活力可达85.24%±4.22%,S型可达87.74%±2.95%;(4)L型与S型花粉分别于25℃干燥0.5 h和1 h后再低温储存,其活力保持更好;(5)干燥后的花粉在-86℃条件下保存效果最好,储存30 d后L型花粉活力高达66.51%±0.85%、S型达69.07%±1.57%。本研究表明蓝花丹二型植株在生殖资源分配上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导致花粉大小和形态及其所需干燥时间的不同,另一方面导致二型花柱头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这些差异性的结构是否参与了蓝花丹自交不亲和反应的识别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较低的开花强度会造成虫媒传粉困难,这可能是蓝花丹自然结实率极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李文骥高素萍雷霆张硕吴佩纹赵志惠
关键词:开花生物学花粉活力
蓝花丹快繁技术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蓝花丹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蓝花丹单芽诱导丛芽的繁殖方法,蓝花丹幼嫩茎段经处理后依次接种到单芽诱导丛芽培养基MS+0.2mg/L~1.0mg/L6-B...
高素萍张硕雷霆吴佩纹周玲云陈凯闻金燕
文献传递
一种高效诱导泸定百合试管珠芽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诱导泸定百合试管珠芽方法,经过处理后依次接种到泸定百合诱导分化培养基MS+NAA0.15~0.25mg/L+6-BA1.5~2.0mg/L中;继代培养基MS+6-BA1.00mg/L+NAA0.10~...
高素萍雷霆周永红邓敏曾洲德张硕吴佩纹陈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