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娟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群落
  • 2篇群落结构
  • 1篇大型无脊椎动...
  • 1篇多样性
  • 1篇十足目
  • 1篇种间
  • 1篇无脊椎动物
  • 1篇脊椎动物
  • 1篇胶州湾海域
  • 1篇更替
  • 1篇海域

机构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3篇陈晓娟
  • 2篇薛莹
  • 2篇徐宾铎
  • 2篇昝肖肖
  • 1篇任一平
  • 1篇纪毓鹏

传媒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2009年中...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胶州湾中部海域秋、冬季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根据2008年9月-2009年2月在胶州湾中部海域进行的逐月定点底拖网调查,对该海域秋、冬季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秋、冬季共捕获大型无脊椎动物60种,其中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是主要的无脊椎动物类群;优势种组成具有较明显的月间变化,主要为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短蛸Octo-pus ocellatus、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等湾内定居性种类及洄游性较小的种类。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范围为1.998-4.669,自9月起逐月递减,11月达到最低值,随后又逐月升高,2月达到最高值;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范围分别为1.325-2.500和0.422-0.693,逐月变化趋势与物种丰富度指数基本一致。多样性指数与海域温度、盐度和深度等环境因子均无显著性相关。多元统计分析表明,胶州湾中部海域秋、冬季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可划分为2个时间组群;组群间群落种类组成结构差异不显著。
陈晓娟薛莹徐宾铎任一平昝肖肖
关键词: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
胶州湾海域十足目动物种类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特征
根据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胶州湾中部海域全年逐月定点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十足目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共捕获十足目动物35种。平均网获量与底层水温呈显著正相关,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优势...
昝肖肖徐宾铎陈晓娟薛莹纪毓鹏
关键词:十足目
胶州湾中部海域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研究
胶州湾是山东半岛南部重要的渔业水域,也是多种海洋经济生物种类的产卵场和栖息地。无脊椎动物(包括甲壳类和头足类)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胶州湾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不可或缺,且多数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
陈晓娟
关键词: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