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伯会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微颗粒
  • 2篇细胞
  • 2篇内皮
  • 2篇川崎
  • 2篇川崎病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祖细...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生成素
  • 1篇他汀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 1篇皮质激素
  • 1篇重组腺病毒
  • 1篇转染
  • 1篇祖细胞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

作者

  • 4篇朱伯会
  • 3篇吕海涛
  • 3篇孙凌
  • 2篇严文华
  • 2篇曹磊
  • 2篇贾红亮
  • 2篇张建敏
  • 1篇李红霞
  • 1篇杨向军
  • 1篇沈月平
  • 1篇韩莲花
  • 1篇丁粤粤
  • 1篇盛伟华
  • 1篇谢宇锋
  • 1篇周万平
  • 1篇杨吉成

传媒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糖皮质激素对川崎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CNKI等国内外大型专业数据库及相关儿科学杂志,初筛文献,经全文浏览确定最终纳入文献。通过Meta分析,比较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在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退热时间、CRP水平的变化及治疗无反应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初筛得到22篇文献,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其中7篇将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用于川崎病的初始治疗,4篇将糖皮质激素用于对丙球无反应患儿的治疗即追加治疗。经Meta分析,①追加治疗组、激素联合初始治疗组急性期、治疗1个月随访后与丙球组比较,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热程比较:激素原发治疗组比丙球组热退时问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治疗无反应率的比较;在川崎病原发治疗时,激素联合丙球与单用丙球相比,治疗的无反应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研究结果提示,激素联合丙球用于川崎病初始治疗或追加治疗时,与常规丙球治疗比较,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及冠状动脉瘤发生率方面无差异.且可缩短热程,使炎症指标(CRP)下降更快,并可降低治疗无反应率或需丙球再治疗率。目前仍无单独应用激素作为川崎病初始治疗的依据,但对耐丙球或高危川崎病患儿可选择性慎用。要进一步验征激素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
朱伯会吕海涛孙凌张建敏曹磊贾红亮严文华沈月平
关键词:川崎病糖皮质激素META分析
辛伐他汀对内皮细胞释放微颗粒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微颗粒释放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在内皮保护剂作用下,内皮细胞释放内皮微颗粒的情况。方法用10ng/mlTNF-α作用于内皮细胞,经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保护剂作用后,在倒置光学显微镜下...
贾红亮吕海涛孙凌张建敏严文华朱伯会曹磊周万平丁粤粤
文献传递
血管生成素-1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兔外周血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血管生成素-1(Ang-1)基因转染兔外周血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从兔外周血中体外分离、扩增EPC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化学法鉴定EPCs,设EPCs细胞对照组(EPCs)、EPCs+Ad空病毒载体对照组(EPCs+Ad)及EPCs+Ad-Ang-1组(EPCs+Ad-Ang-1)。以携带Ang-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EPCs后,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果,RT-PCR鉴定细胞内Ang-1基因在EPCs中的转录;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Ang-1蛋白表达。结果 EPCs+Ad-Ang-1组镜下观察到大部分细胞呈现绿色荧光;RT-PCR鉴定证实EPCs细胞内的Ang-1转录;ELISA检测证实EPCs+Ad-Ang-1组细胞上清液中Ang-1的浓度高于EPCs组和EPCs+Ad组(均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的Ang-1基因转染外周血EPCs可行。
朱伯会谢宇锋杨向军杨吉成韩莲花李红霞盛伟华孙凌吕海涛
关键词:基因转染内皮祖细胞
川崎病患儿循环CD62E+、CD31+内皮微颗粒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患儿血浆CD62E+、CD31+内皮微颗粒水平的变化,探讨EMP水平在川崎病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 方法: 将研究对象KD患儿、对照...
朱伯会
关键词:川崎病内皮微颗粒冠状动脉损伤流式细胞仪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