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勤增
- 作品数:13 被引量:6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用于人工鱼礁或者海珍礁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采集装置
- 本发明涉及采集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人工鱼礁或者海珍礁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采集装置。采集装置由钢圈、绳索及网衣构成;网衣的一端与样品收集袋相连,另一端通过固定绳连接到钢圈上,钢圈通过其上的绳扣牵引出承重绳。本发明采集装置...
- 徐勤增杨红生林承刚夏苏东张涛张立斌
- 文献传递
- 一种适用于大型底栖动物食物诱集研究的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涉及海珍品食物诱集研究的实验装置,具体说是一种适用于大型底栖动物食物诱集研究的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盘、外周圆板、内周圆板、隔板及出水管,其中,外周圆板、内周圆板分别嵌插于底盘上,底盘中心设有出水孔,出水管嵌...
- 夏苏东杨红生李勇张立斌刘石林刘鹰徐勤增林承刚
- 文献传递
- 青岛近海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8
- 2010年
- 分析2007年4月在青岛近海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采集样品资料,研究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丰度和群落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以及群落受污染扰动情况。本次调查中共获得青岛近海大型底栖动物89种,其中多毛类41种,甲壳动物32种,软体动物5种,棘皮动物6种,其它类群动物5种。群落中优势种以日本美人虾(Callianassa japonica)和日本倍棘蛇尾(Amphioplus japonicus)贡献率较高。平均生物量和丰度空间分布高值区均出现在近岸海域。群落结构聚类分析表明,15个取样站的群落结构相似性程度都非常低,为10%~30%,仅有S10站和S13站、S3站和S9站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达到40%。ABC曲线表明,S6,S7,S12,S13站的底栖动物群落已受到中度扰动,其它各站ABC曲线状态正常,表明底栖动物群落基本未受干扰,处于较稳定状态。
- 王宗兴范士亮徐勤增王守强韦钦胜臧家业
-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青岛近海
- 南黄海典型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
- 青岛近岸海域及苏北近岸海域是南黄海两个较典型的近岸水域,两个海域有我国重要的渔场。底栖生物在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海洋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
本文以2007年春...
- 徐勤增
- 关键词:底栖动物栖息密度次级生产力生物指数
- 文献传递
- 牡蛎壳人工礁对多毛纲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采用功能群及多元统计方法,对山东荣成俚岛湾牡蛎壳人工增殖礁礁区与毗连非礁区底质中多毛纲动物群落结构进行对比研究,评估了牡蛎壳人工礁对多毛纲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礁区与非礁区共采集19科39种多毛纲动物,按食性分为植食性、沉积食性和肉食性三大功能群。礁区肉食性多毛纲动物栖息密度高于非礁区,可能与人工礁礁体底栖多毛纲动物引起的边缘效应有关。多维尺度分析MDS、相似度分析ANOSIM以及多因素方差分析(PERMANOVA)结果表明,礁区同非礁区多毛纲动物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牡蛎壳人工礁单体体积较小,对近底层水体及底质理化环境的影响较小有关。综上所述,牡蛎壳人工礁在较小时间尺度内(1—2年)对底栖环境无显著影响。
- 徐勤增许强张立斌张涛杨红生
- 关键词:功能群群落结构
- 苏北浅滩邻近海域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特征被引量:6
- 2010年
- 2007年10月苏北浅滩邻近海域的调查中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20种,种数和丰度的优势生物为多毛类动物,而棘皮动物的生物量占明显优势。群落中优势种以滩栖阳遂足(Amphiura vadicola)和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tata)贡献率最高。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273.57个/m2,平均生物量为44.50 g/m2。自苏北浅滩向外海,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呈增加的趋势。根据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大型底栖生物可划分为3个群落:1)滩栖阳遂足群落;2)不倒翁虫-梳鳃虫群落;3)稚齿虫-背蚓虫-樱蛤-织纹螺群落。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分布与沉积物类型具有较大的相关性。生存环境的剧烈变化是导致苏北浅滩站位种群贫乏的重要原因之一。悬浮物颗粒的短期快速沉降现象可能也是导致种群贫乏的另一重要原因。
- 范士亮王宗兴徐勤增姜美洁王宗灵李瑞香
-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聚类分析
- 南黄海夏季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现状被引量:21
- 2009年
- 2006午夏季(78月)在南黄海进行的调查中,共鉴定出192种大型底栖动物,其中多毛类环节动物122种、甲壳动物22种、软体动物33种、棘皮动物8种、其它门类7种,优势种主要为小头虫科(Capitellidae)、掌鳃索沙蚕(Ninoěpalmate)、圆楔樱蛤(Cadella narutoensis)、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紫蛇尾(OPhiophplis mirabilis)、安岛反体星虫(Phascolosoma onomichianum)等20多种。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栖息密度为102ind·m^-2,其中多毛类为57ind·m^-2、甲壳动物为12ind·m^-2、软体动物为24ind·m^-2、棘皮动物为6ind·m^-2;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湿重生物量为29.30g·m^-2,其中多毛类11.98g·m^-2、甲壳动物2.20g·m^-2、软体动物6.56g·m^-2、棘皮动物4.85g·m^-2。在南黄海西部32°30′—36°00′N的较浅水域,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较高,而南黄海中部深水区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较低。与2000年夏季调查结果相比,大型底栖动物平均栖息密度偏低,平均生物量相近;与1959年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夏季的数据相比平均生物量稍低,但多毛类生物量明显偏大,软体动物生物量偏低。
- 徐勤增李瑞香王宗灵范士亮王宗兴
- 关键词:南黄海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
- 一种用于人工鱼礁或者海珍礁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采集装置
- 本发明涉及采集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人工鱼礁或者海珍礁底上生物及附着生物采集装置。采集装置由钢圈、绳索及网衣构成;网衣的一端与样品收集袋相连,另一端通过固定绳连接到钢圈上,钢圈通过其上的绳扣牵引出承重绳。本发明采集装置...
- 徐勤增杨红生林承刚夏苏东张涛张立斌
- 一种适用于大型底栖动物食物诱集研究的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涉及海珍品食物诱集研究的实验装置,具体说是一种适用于大型底栖动物食物诱集研究的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盘、外周圆板、内周圆板、隔板及出水管,其中,外周圆板、内周圆板分别嵌插于底盘上,底盘中心设有出水孔,出水管嵌...
- 夏苏东杨红生李勇张立斌刘石林刘鹰徐勤增林承刚
- 高温胁迫对刺参耐高温群体和普通群体主要免疫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6年
- 以定向选育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耐高温品系子三代(F3组)和未经选育的普通刺参(C组)1龄幼参[(13.6±1.8)g/头]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模拟池塘夏季高温环境,比较了两个群体在25℃、27℃、29℃、31℃、32℃和33℃6个温度梯度下体壁抗氧化酶(SOD、CAT和T-AOC)、水解酶(ACP和AKP)和溶菌酶(LSZ)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抗氧化酶活力方面,F3和C组刺参SOD活力均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当温度为31℃和32℃时F3组SOD活力显著高于C组(P〈0.05);F3组CAT活力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均高于C组,且当温度为27~31℃和33℃时差异显著(P〈0.05);F3组T-AOC活力在各温度下均显著高于C组(P〈0.05)。在水解酶活力方面,F3组的ACP活力在各温度下均高于C组,且除31℃外,其余温度下均差异显著(P〈0.05);F3组AKP活力在25℃、27℃和31℃下显著高于C组(P〈0.05),其余温度下差异不显著。F3和C组LSZ活力均随水温的上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27~31℃范围内F3组LSZ活力显著高于C组(P〈0.05)。结果表明,经过定向选育的耐高温品系F3对高温的耐受能力获得了提高,实验结果为耐高温刺参良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 刘石林茹小尚徐勤增柏雨岑李静张立斌杨红生
- 关键词:刺参抗氧化酶水解酶溶菌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