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教学
  • 4篇教学改革
  • 3篇干细胞
  • 2篇医学院校
  • 2篇院校
  • 2篇实验教学
  • 2篇器官系统
  • 2篇器官系统为中...
  • 2篇强直
  • 2篇强直性
  • 2篇强直性脊柱炎
  • 2篇细胞
  • 2篇慢性
  • 2篇解剖学
  • 2篇课程
  • 2篇课程整合
  • 2篇脊柱
  • 2篇脊柱炎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关节

机构

  • 14篇牡丹江医学院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14篇秦俭
  • 3篇张绪东
  • 3篇刘星
  • 3篇李明秋
  • 3篇赵微
  • 3篇姚建
  • 3篇朱雁飞
  • 2篇佟颖
  • 2篇马莉
  • 2篇关利新
  • 2篇董嘉楠
  • 1篇梁军
  • 1篇崔荣军
  • 1篇李丽
  • 1篇王翠菊
  • 1篇纪进立
  • 1篇郑海兴
  • 1篇许志鹏
  • 1篇刘志新
  • 1篇隋鑫

传媒

  • 5篇牡丹江医学院...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高校医学教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医学思维培养的教学问题设计
2012年
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是医学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设计基于医学思维的教学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基于医学思维培养的教学问题设计应遵循适应性、有效性、启发性和系统性等基本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设计对应于不同思维类型、不同认知程度的教学问题。
秦俭李明秋马莉
关键词:医学思维教学问题
多媒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被引量:6
2011年
对多媒体解剖学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解剖学教学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影响了多媒体解剖学教学效果。正确理解多媒体技术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地位,将多媒体教学与先进的教育理论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秦俭隋鑫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学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14
2011年
在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对实验室建设与功能开发、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运用解剖学知识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
秦俭隋鑫
关键词: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健脊方汽疗配合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状态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健脊方汽疗配合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状态的影响。方法:观察单用柳氮磺吡啶(SSZ)对照组与并用健脊方汽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组,每个疗程20 d,2个疗程后观察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及骶髂关节的影像学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无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关节功能有显著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优势。治疗前后骶髂关节影像学无明显变化。结论:健脊方汽疗配合康复训练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有显著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放射影像学对指导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观察周期应延长。
秦俭姚建佟颖
关键词:中药汽疗康复训练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学
浅谈如何提高实验员的自身素质被引量:9
2010年
秦俭
关键词:实验员实验教学教学质量医学院校德才兼备
免疫磁珠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乳腺癌干细胞
2020年
目的探讨较简易的从人乳腺癌组织中获得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s)的方法。方法CD133免疫荧光检测乳腺癌组织;剥离癌组织成碎屑状后,置无血清培养液培养;按CD133分选试剂盒说明书分选细胞;CD133免疫荧光鉴定分选细胞。结果乳腺癌组织存在CD133+细胞,位于组织疏松部位;剥离的组织经无血清培养,可以分离出大量的细胞;分选出的细胞,CD133阳性率为96.47±1.03%(P<0.05)。结论免疫磁珠方法可以较简易的从人乳腺癌组织中获得活性良好的BCSCs。
任可馨林勇钢李俞霏刘志新刘佳奇秦俭王翠菊梁军
关键词:乳腺癌干细胞细胞培养CD133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研究初探被引量:10
2016年
进入21世纪以来,医学教育更加强调医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传统医学课程由于过分强调本学科知识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存在许多缺陷。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受到诸多好评。牡丹江医学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实践,遵循基础医学教育教学规律,逐步改革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体系。将部分基础医学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实现微观与宏观、机能与形态、生理与病理、正常与异常等多种综合,淡化了学科意识,使医学生能够在基础学习期间接触到各个层面的医学内容,体现基础医学与临床、局部与整体、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朱雁飞关利新张绪东秦俭许志朋刘星
关键词:课程整合教学改革
完善地方本科五年制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5
2016年
牡丹江医学院是省属本科五年制医学院校,为了顺应国际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学院以《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要求为指导,改革了传统医学教育"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体系,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地方本科五年制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之路。本文介绍了牡丹江医学院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关利新张绪东朱雁飞梁军李丽秦俭许志鹏刘星
关键词:课程整合教学改革
成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扩增的支持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人脐带血(HUCB)中所含有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影响。方法:取脐带血,肝素抗凝,Per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低糖DMEM培养获得贴壁细胞层。与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结果:脐带血的单个核细胞与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经体外培养贴壁后出现形似纤维状细胞形态并表达与MSCs相关的抗原(CD13,CD44,CD71,CD166),但不表达造血细胞抗原(CD34,CD45),这与源于骨髓的MSCs一致。结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对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有支持作用。
赵微秦俭董嘉楠
关键词:人脐带血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
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速度的比较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比较ADSC和BMMSC在增殖速度上的差异性,初步探讨二者的优越性。方法:应用酶消化分离法分离AD-SC,差速贴壁法分离BMMSC,MTT法比较增殖速度。结果:第一代和第三代都呈现ADSC在培养48h后比BMMSC增殖快,P<0.05。结论:ADSC增殖快于BMMSC,体外扩增更容易快速获得大量种子细胞。
秦俭董嘉楠赵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