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 作品数:12 被引量:10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前寒武纪有机质研究进展被引量:4
- 1999年
- 综述了前寒武纪有机质研究在生物标志化合物、同位素和相关分析技术方面的进展 ,探讨了前寒武纪有机质研究中可溶有机质原生性、污染克服等关键问题 。
- 李超彭平安盛国英傅家谟
- 关键词:前寒武纪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碳同位素
- 土壤中重金属铊的分级提取形态分析法研究被引量:26
- 2005年
- 以自然高铊污染土壤为样品, 对BCR标准分级提取形态分析法中争议较大的HAc和NH2OH·HCl提取剂pH、提取剂浓度和提取体系温度对土壤中相应形态Tl提取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标准条件的HAc提取体系可有效提取土壤中可交换态的Tl, 而标准的NH2OH·HCl提取体系不能有效提取土壤中易还原态的Tl。根据实验结果, 对标准BCR法进行如下改进: NH2OH·HCl提取剂pH由2.0酸化至1.5, 提取剂浓度由0.1mol/L增至0.5 mol/L, 提取体系温度由室温(28℃)增至60℃; 其他提取条件不变。
- 杨春霞陈永亨彭平安李超常向阳谢长生
- 关键词:铊土壤
- 轮南油田代表性原油正构烷烃单体氢同位素组成、分布与母源信息被引量:8
- 2004年
- 采用先进的色谱-高温热转变-同位素比值质谱(GC-TC-IRMS)分析技术,首次对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部分原油正构烷烃进行了单体氢同位素组成分析.所测定的不同储层的原油样品,正构烷烃单体氢同位素组成相近,反映了原油母源沉积环境的相似性,均来源于海相沉积环境.与理论推算值(-150‰)和报道的Williston盆地奥陶系生源的原油正构烷烃氢同位素数据(nC13~n27,-160‰~-90‰)相比,轮南油田原油正构烷烃单体氢同位素组成较重(nC12~nC27,-120%~-60‰).从母质形成的生物化学过程和烃类生成的热成熟作用过程分析,相对成水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母质及相对较高的成熟度可能是造成上述轮南油田原油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与分布偏重的主要原因.
- 卢鸿李超肖中尧孙永革彭平安
- 关键词:氢同位素母源轮南油田海相沉积原油正构烷烃
- 蓟县剖面中—新元古代沉积物的稳定碳同位素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12
- 2002年
- 本文报道了蓟县剖面约1 Ga的中—新元古代沉积物中干酪根、可溶单体烃类等沉积有机质与共生碳酸盐的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并结合剖面古环境和古生物资料对这些同位素数据进行了初步讨论。干酪根和共生碳酸盐碳同位素数据表明,约1.55 Ga以前地表环境中CO_2浓度曾迅速下降,而之后趋于稳定。沉积碳酸盐和共生干酪根之间的碳同位素差值(△_C)记录了燕山盆地元古宙演化中海侵和海退的交替以及随之具有不同适应性生物群落的更迭。剖面1.4 Ga以前的干酪根和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的稳定碳同位素特征符合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主要起源于喜盐古细菌类脂的假设,而之后,三者之间的碳同位素特征表明正构烷烃主要起源于原始藻类有机质,而类异戊二烯烷烃则保持着喜盐古细菌类脂的输入。正构烷烃生物起源的转变表明,1.4 Ga以后,古燕山盆地水体中原始类脂物质的异养降解程度明显降低。这一降低可能与在此阶段形成的稳定浅水陆表海环境有关。蓟县剖面干酪根与可溶单体烃类的稳定碳同位素关系显示了具有局限海特征的元古宙燕山海盆独特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 李超彭平安盛国英傅家谟阎玉忠
- 关键词:蓟县剖面元古宙干酪根碳同位素生物地球化学
- 蓟县剖面元古宙沉积物(1.8-0.85Ga)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 迄今为止,地球科学家的注意力仍主要集中于显生宙地球的研究,而对早期地球与早期生命的演化段却知之甚少。本研究以我国著名的中晚元古代地层剖面天津蓟县剖面/(1.8-0.85Ga/)中保存的沉积有机质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子有机地...
- 李超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含铊黄铁矿冶炼废渣在自然淋滤过程中铊的迁移与释放被引量:20
- 2005年
- 重点研究了自然淋滤过程中广东某大型硫酸厂含铊黄铁矿冶炼废渣(沉灰渣)中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Tl向周围环境的迁移释放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自然淋滤作用下,沉灰渣中Tl污染物的迁移释放能力很强;沉灰渣中Tl的赋存形态是控制其迁移释放能力大小的内在因素和首要因素,而淋滤液pH和沉灰渣矿物组成是控制沉灰渣中Tl迁移释放能力大小的外在因素和次要因素。不同结合形式的Tl在沉灰渣中的迁移释放能力明显不同,释放强弱顺序为:酸可交换方式吸附在废渣中的Tl>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Tl>硫化物和硅酸盐矿物结合态的Tl。
- 杨春霞陈永亨彭平安李超常向阳谢长生
- 关键词:铊赋存形态
- 江汉盆地东部早中生代沉积地层碎屑云母成分:对大别高压-超高压岩石暴露作用的约束被引量:2
- 2006年
- 碎屑白云母是碎屑岩中常见的、来自源区的稳定成分,可以用来指示源区性质,多硅白云母是碰撞造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的特征矿物。对大别造山带同造山期沉积而成的江汉盆地东部上三叠统-中侏罗统砂岩碎屑白云母化学成分研究表明:上三叠统该区地层砂岩中碎屑白云母多以低硅白云母(Si<3.2)为特征,暗示此时大别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岩石很可能没有出露地表;自下侏罗统开始,砂岩中碎屑白云母中多硅白云母(Si>3.3)大量出现,中侏罗统砂岩多硅和低硅白云母发育,表明大别高压-超高压岩石在早侏罗世即已出露地表并经剥蚀搬运至盆地。这一结果从沉积学角度为约束高压-超高压岩石的折返时序和大别造山带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 李超王岳军范蔚茗彭头平陈新跃
- 关键词:江汉盆地早中生代
- 陆相有机质中单体烃的氢同位素组成特征被引量:18
- 2004年
- 采用GC TC IRMS技术,测定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和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的陆相烃源岩抽提物中正构烷烃单体的氢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陆相来源的正构烷烃单体氢同位素组成大致为-250‰~-140‰,明显比海相来源的贫D(2H);不同陆相沉积环境来源的正构烷烃中,咸水湖相的相对富D(-200‰~-140‰),沼泽相的相对贫D(-250‰~-200‰),淡水滨浅湖—湖相的介于其间。从沼泽相→滨浅湖相→咸水湖相,正构烷烃的氢同位素组成明显存在逐渐富D的趋势,表明控制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因素可能是沉积环境,沉积后期水体与有机质之间氢的交换作用可能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利用正构烷烃的氢同位素组成对其母源进行古环境的恢复时,需要结合其它方面的证据。
- 熊永强耿安松潘长春刘德勇李超彭平安
- 关键词:正构烷烃氢同位素吐哈盆地
- 蓟县剖面元古宙沉积物(1.8~0.85Ga)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被引量:9
- 2001年
- 报道了蓟县剖面长达 10亿年的元古宙沉积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剖面样品具有基本类似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 ,其中 ,特征的长链类异戊二烯化合物 ( >C2 0 )可能起源于元古宙燕山古海中的喜盐等古细菌 ,而 18 和 19 降松香 8,11,13 三烯则可能具有藻类起源。通过对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分布特征与剖面各期古环境和古生物资料的对比 。
- 李超彭平安盛国英傅家谟阎玉忠
- 关键词:蓟县剖面元古宙沉积物生物标志化合物古生物生物群落
- 蓟县剖面洪水庄组黑色页岩的干酪根分子结构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在多种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采用钌离子催化氧化和在线热解气相色谱质谱降解的方法研究了我国蓟县剖面洪水庄组约11.5亿年古老干酪根的分子结构特征。除描绘出这一古老干酪根的基本分子结构特征外,还暗示在地球历史演化的两个主要阶段(前寒武纪和显生宙),海洋中生物光合作用的主体及其对沉积有机质的输入在成分和分子结构上可能存在重要差异。
- 李超彭平安
- 关键词:蓟县剖面黑色页岩前寒武纪沉积岩干酪根分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