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峰
-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零价铁法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被引量:9
- 2006年
- 为解决垃圾渗滤液尤其是回灌后渗滤液存在可生化性差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可行的渗滤液物化处理工艺。采用零价铁法工艺,利用废旧铁屑处理渗滤液。实验考察找到了处理效果随铁屑投加量,焦炭投加量、反应时间及pH值变化的规律,并通过正交实验找到了最佳的反应条件组合。实验结果表明:当pH控制在7.4左右,反应时间3 h,铁屑和焦炭投加量分别在175 g.L-1和0.3 g.L-1的时候,能达到60%的化学需氧量去除率。结果表明,零价铁法处理渗滤液效果明显,价格适中,操作简单,应用前景广阔。
- 赵振振蒋建国黄云峰杨颖
- 关键词:渗滤液零价铁法
- 渗滤液回灌加速老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工艺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渗滤液回灌加速老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工艺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方法通过在垃圾填埋场设置雨水导排设施进行简易封场后,采用渗滤液回灌方式,实现处理渗滤液和加速垃圾稳定化;所述渗滤液回灌方式为水...
- 蒋建国黄云峰张妍
- 文献传递
- 核级除雾器除雾效率的理论研究
- 黄云峰
- 关键词:除雾器
- “老龄期”填埋场渗滤液COD蒸发规律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老龄期”填埋场渗滤液由于可生化性差而难于处理。采用常规蒸发、减压蒸发和载气蒸发处理不同pH值的“老龄期”渗滤液。实验结果表明,3种蒸发方式下,冷凝液COD下降过程中均存在明显的浓度转折点,转折点之后COD维持较低水平,为“老龄期”渗滤液的“三分处理法”提供理论依据。与常规蒸发相比,减压蒸发和载气蒸发的前期冷凝液COD较高,且浓度转折点偏后。
- 岳东北许玉东聂永丰金宜英刘建国黄云峰
- 关键词:冷凝液挥发性有机物
-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稳定化评价与堆体稳定性中试研究
- 黄云峰
-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回灌稳定性孔隙气压力
- 中试规模厌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启动被引量:3
- 2007年
- 对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启动的优化方案进行了考察,以每周回灌渗滤液量分别为1.6,0.8,0.2m^3的3个模拟试验柱(记作R1、R2、R3)和1个每周回灌0.1m^3清水的对比试验柱(记作R4)为研究对象,分析试验柱进出水水质变化和填埋气体产生情况.结果表明,较高的回灌水力负荷能够加速垃圾中有机质的溶出,提高填埋气体的产生速率.R1-R4的CODCr净流出总量之比为6.75:3.74:1.16:1.00,累计气体产生量之比为100.00:7.92:4.78:1.30.启动初期采用较大的回灌水力负荷不利于生物膜的附着生长,可先采用较低的回灌负荷进而逐步提高.较大的回灌量有利于加速填埋场的稳定化,R1在45周时出水水质已呈现“老龄”渗滤液的部分特征,CODCr降低到1870mg/L,BOD5/CODCr降至0.12.气候条件对回灌渗滤液的污染负荷有重要影响,进水氨氮浓度旱季最高值3475mg/L,雨季最低值1274mg/L.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启动时间宜选择在雨季.
- 蒋建国黄云峰杨国栋邓舟黄中林冯向明周胜勇
-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回灌
- 渗滤液回灌负荷对填埋场垃圾产气效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6年
- 以4座有效垃圾量均为30t的模拟厌氧生物反应器填埋柱(R1~R4),每周分别回灌1.6,0.8,0.2m0的渗滤液和0,1m^3清水,对比分析渗滤液回灌负荷对垃圾产气效能及稳定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灌比例最大(5.3%)的实验柱R1在回灌5周后开始大量产气,比R2~R4分别提前了7~13周;且垃圾产气速率与系统进水COD、VFA等污染负荷的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回灌至第50周时,R1柱内垃圾更趋于稳定,TOC和COD的累积气相转化率分别为28.96%和14.57%,这表明部分有机质在回灌早期随液相流失,减少了垃圾产气潜能.因此,为提高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垃圾产气效能,应根据垃圾稳定化的不同阶段适时地调整回灌方案.
- 杨国栋蒋建国黄云峰黄中林冯向明周胜勇邓舟
-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循环城市垃圾填埋气体
- 老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灌工艺参数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根据理论分析,通过回灌能够实现对老垃圾填埋场所产生渗滤液的场内处理,改善渗滤液水质,同时能加速老填埋场的稳定化进程。以深圳市10座老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提出渗滤液回灌工艺及其参数。回灌方式以水平渗沟为主,设置聚乙烯罐调节水量。渗滤液回灌加速了填埋气体产生速率,降低了有效应力,可能引起垃圾体边坡失稳。较大的渗滤液回灌量(1.6%)导致较低的垃圾边坡安全系数(1.96)。确定满足加速垃圾稳定化和填埋场稳定性的最佳回灌量是填埋场渗滤液回灌大规模应用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 冯向明蒋建国张唱黄云峰
- 关键词:渗滤液回灌边坡稳定性
- 垃圾填埋场稳定化评价参数的中试实验研究被引量:19
- 2008年
- 采用4座单个填充规模约30t的垃圾填埋柱(R1~R4),每周分别回灌1.6,0.8,0.2m^3的渗滤液以及0.1m^3清水(R4)进行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试实验.通过对填埋场稳定化过程中渗滤液、填埋气体(LFG)、垃圾特性参数、场地沉降等方面进行的多指标数值监测及结果分析,确定了渗滤液、填埋气体、垃圾特性参数等3个因子中包含的COD、BOD5、BOD5/COD、NH3-N、CH4所占百分比、生化产甲烷潜能(BMP)、挥发性固体含量(VS)、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之比[(C+H),L]8个指标作为评价参数,建立3因子8参数填埋场稳定化综合指数计算评价方法和综合指数分级系统.
- 蒋建国张唱黄云峰杨国栋冯向明黄中林
- 关键词:渗滤液回灌填埋场稳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