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亮

作品数:15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染色
  • 5篇染色体
  • 4篇QF-PCR
  • 4篇不育
  • 3篇男性不育
  • 3篇基因
  • 3篇产前
  • 2篇蛋白
  • 2篇遗传学
  • 2篇整倍体
  • 2篇胎儿
  • 2篇染色体非整倍...
  • 2篇癫痫
  • 2篇无精
  • 2篇无精子
  • 2篇无精子症
  • 2篇精子
  • 2篇泛素
  • 2篇非整倍体
  • 2篇倍体

机构

  • 14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刘晓亮
  • 12篇赵彦艳
  • 7篇何蓉
  • 5篇张媛媛
  • 4篇崔婉婷
  • 3篇齐漫龙
  • 2篇杜强
  • 2篇初国铭
  • 1篇李婷婷
  • 1篇吴斌
  • 1篇宋永胜
  • 1篇张媛媛
  • 1篇刘彩霞
  • 1篇麻宏伟
  • 1篇张媛嫒
  • 1篇高海明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遗传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男...
  • 1篇2014全球...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患者CFTR基因M470V、poly-T及TG-repeats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明确我国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患者中的CFTR基因M470V、poly-T及TG-Repeats多态性分布情况,以探讨CFTR基因M470V、poly-T及TG-Repeats多态性改变与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之间的关系...
杜强刘晓亮李铮潘永峰宋永胜吴斌
内质网滞留蛋白1功能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内质网滞留蛋白1(RER1)是位于顺式高尔基体和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体的一个分子量为23×103的内质网滞留蛋白。作为蛋白质早期分泌途径的重要质量控制因子之一,RER1识别底物跨膜结构域的内质网滞留信号,通过外被蛋白质复合体Ⅰ将底物从高尔基体逆向转运至内质网。近20年来,RER1的底物陆续在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中被发现。这些底物通常是膜蛋白,包括永久性或暂时性内质网滞留蛋白和多聚复合物的未组装亚基。目前研究表明,RER1通过底物的内质网滞留信号,调节底物的正确定位和充分组装,影响其细胞膜表达水平或引发内质网应激,参与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本文总结、分析了RER1的功能、底物及其相关疾病,为RER1的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章璐刘晓亮赵彦艳
QF-PCR在染色体异常男性不育症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为评估定量荧光PCR(QF-PCR)方法在男性不育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章对78例非梗阻性男性不育患者,采用精液常规检测精子情况,并检测患者性激素水平;采用QF-PCR方法对患者性染色体多态性STR位点及特异性位点进行检测;采用常规染色体G显带方法进行核型分析;PCR检测AZF微缺失。结果显示78例非梗阻性男性不育患者中发现无精子症患者18例,少精子症患者20例,总检出率为48.72%。采用QF-PCR方法检出3例47,XXY患者,2例46,XX(SRY+)性反转患者,1例AZFc区微缺失患者,与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和AZF微缺失PCR检测结果相符。与传统方法相比,QF-PCR技术能更迅速、直接、可靠地检测到男性不育患者的染色体异常区域,及早发现染色体细微结构异常,有助于染色体异常造成的男性不育症的鉴别诊断。
齐漫龙张媛媛刘晓亮何蓉赵彦艳
关键词:无精子症STRSRY
QF-PCR诊断男性不育遗传学中的应用
<正>目的:评估定量荧光PCR(QF-PCR)方法在男性不育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非梗阻性男性不育患者,采用精液常规检测精子情况,并检测患者性激素水平;采用QF-PCR方法对患者性染色体多态性STR位点及...
齐漫龙张媛媛刘晓亮赵彦艳
文献传递
定量荧光PCR在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评估定量荧光PcR(quantitativefluorescentPCR,QF-PCR)技术在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孕18~22周羊水标本2436份,针对21、18、13、性染色体上共32个多态性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tandemrepeat,STR)位点进行多重QF—PCR扩增及毛细管电泳,所有标本同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QF-PCR检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76例(3.12%)。其中21-三体51例,18-三体12例,13-三体2例,三倍体1例,上述结果与核型分析完全一致;QF-PCR提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0例,其中9例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1例经核型分析证实为X染色体结构异常。此外,核型分析检出染色体结构异常24例(0.99%),仅1例QF—PCR显示部分STR位点异常,提示可能存在染色体结构异常;核型分析另检出染色体数目异常嵌合体2例(0.08%),仅1例QF-PCR显示临界值,提示可能为嵌合体。结论QF—PCR可以准确的诊断21、18、13及性染色体的非整倍体改变,可以用于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产前快速筛查。
刘晓亮张媛媛崔婉婷何蓉赵彦艳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诊断
QF-PCR筛查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微缺失被引量:8
2014年
为评估定量荧光PCR(Quantitativ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F-PCR)技术在快速筛查无精子症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微缺失中的应用,文章对1218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少精子症的男性不育患者,采用多重QF-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Y染色体长臂AZF区9个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 tagged site,STS)以及性染色体短臂的AMEL(Amelogenin)和SRY(Sex-determining region of Y chromosome)位点,辅以常规染色体G显带方法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1218例患者中105例可见AZF区微缺失(8.62%),其中AZFc区缺失(67.62%)最常见,其次为AZFb,c区缺失(20.95%);AZFb区缺失(7.62%)和AZFa区缺失(3.81%)则较少见;另有5例患者为AZFa,b,c区缺失合并AMEL-Y缺失,提示可能缺少Y染色体,经核型分析验证为46,XX(性反转)。105例AZF区微缺失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染色体异常16例,其中"Yqh-"12例。根据AMEL-X/AMEL-Y比值,可见1218例患者中86例可能存在性染色体异常,经核型分析验证,68例为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多重QF-PCR技术,一个反应即能检测样本的多个位点,并可提示性染色体是否存在异常,有助于男性不育患者尽早明确病因,也为后续的检查和治疗提供依据。
张媛媛杜强刘晓亮崔婉婷何蓉赵彦艳
关键词:无精子症因子微缺失Y染色体男性不育症
无创性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与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无创性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 469例孕妇外周血标本,提取血浆游离DNA进行高通量测序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对21、18、13和性染色体三体高风险者行羊水或脐血穿刺,进行多重定量荧光PCR(QF-PCR)检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验证。结果无创筛查出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样本71例(1.3%),其中21-三体30例(1例为嵌合型)、18-三体7例、13-三体6例、X染色体数量增多11例、X染色体数量减少17例。21、18、13-三体除有5例未做介入性产前诊断,3例为假阳性外,其余均与QF-PCR和核型分析验证结果一致。性染色体阳性结果者经核型分析验证有13例为异常,准确率为46.4%。其余5 398例无创筛查阴性结果者后期经B超监测和电话随访,未发现21、18、13以及性染色体非整倍体患儿。结论无创性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技术对21、18、13-三体的检测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传统产前筛查诊断策略的有益补充,但对性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的准确性较低,尚需进一步优化检测和分析方法。
张媛媛刘晓亮初国铭崔婉婷何蓉赵彦艳
关键词: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筛查血浆游离DNA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自然流产组织染色体数目异常被引量:3
2012年
为评估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检测自然流产组织染色体数目异常中的价值和意义,本研究应用FISH技术检测105例自然流产绒毛或胎儿肌肉组织的13、21、18、X、Y染色体的数目,结果显示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样本为45例,占其中42.86%;数目异常率大于60%的样本为39例;数目异常率介于10%-60%的样本为6例,其中早期流产组织中染色体异常的为29例,占64.44%;常见的数目异常类型为常染色体三体和X单体。与传统的制备染色体技术相比,FISH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稳定性高等特点,可以为查明流产原因提供依据,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崔婉婷李婷婷刘彩霞刘晓亮何蓉赵彦艳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自然流产染色体数目异常
TMEM70基因新型复合杂合突变致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V缺乏症1例报告
2022年
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V也称为三磷酸腺苷(ATP)合酶,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大蛋白复合体,是提供线粒体能量的关键酶,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催化ATP的合成。ATP合酶需要多种基因参与编码,包括ATP5E、ATP5F1A、ATPAF2、ATP5F1D、TMEM70等基因,ATP合酶相关基因缺陷会导致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引起多系统异常,患儿常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肌张力减退、代谢性酸中毒、血氨升高等,肥厚性心肌病也是该疾病相对特征性的表现。本文报告1例TMEM70基因突变致ATP合酶缺乏症患儿。
高海明刘晓亮
关键词:电解质紊乱肌张力低下
内质网应激与遗传性癫痫的研究进展
2023年
癫痫是一组以反复痫性发作,即神经元异常同步放电,导致短暂性大脑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与多种机制有关。近年来,内质网应激逐渐被认识为癫痫发生的新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内质网应激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提升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能力,抑制蛋白质翻译,促进错误折叠蛋白质经由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旨在恢复蛋白质稳态,而持续性内质网应激则可能导致神经元细胞凋亡和丢失,加剧脑损伤和癫痫。本文对内质网应激与遗传性癫痫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姜骁航隋艺张佳琦易彤赵彦艳刘晓亮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未折叠蛋白反应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癫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