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斌

作品数:150 被引量:1,010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5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7篇一般工业技术
  • 28篇自动化与计算...
  • 25篇化学工程
  • 19篇电气工程
  • 15篇航空宇航科学...
  • 13篇机械工程
  • 12篇理学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电子电信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8篇复合材料
  • 28篇复合材
  • 20篇树脂
  • 14篇环氧
  • 12篇环氧树脂
  • 11篇改性
  • 11篇PBO纤维
  • 9篇电源
  • 8篇电动
  • 8篇粘接
  • 8篇力学性能
  • 8篇力学性
  • 7篇电动汽车
  • 7篇压裂
  • 7篇光谱
  • 7篇芳纶
  • 6篇压裂液
  • 6篇红外
  • 6篇红外光
  • 6篇红外光谱

机构

  • 80篇西安交通大学
  • 28篇西安航天复合...
  • 22篇西北工业大学
  • 20篇中国航天科技...
  • 10篇上海理工大学
  • 9篇嘉兴学院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西安工程科技...
  • 2篇江西理工大学
  • 2篇中国航天科技...
  • 2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西安工程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高压电器...

作者

  • 149篇王斌
  • 15篇金志浩
  • 14篇丘哲明
  • 9篇居滋培
  • 9篇曹秉刚
  • 9篇曾金芳
  • 9篇李贺军
  • 8篇王孙安
  • 8篇林燕凌
  • 8篇刘爱华
  • 7篇续丹
  • 7篇林宗虎
  • 7篇徐俊
  • 6篇张阳
  • 6篇王百亚
  • 6篇王树众
  • 5篇崔红
  • 5篇汤晓君
  • 5篇张雨雷
  • 5篇刘晔

传媒

  • 19篇西安交通大学...
  • 11篇固体火箭技术
  • 7篇宇航材料工艺
  • 5篇玻璃钢/复合...
  • 4篇仪器仪表学报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化学与粘合
  • 3篇上海理工大学...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软件导刊
  • 3篇智能建筑与城...
  • 2篇电机与控制学...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汽车工程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机床与液压
  • 2篇航空制造技术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2篇电力自动化设...
  • 2篇航空材料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11篇2010
  • 3篇2009
  • 11篇2008
  • 6篇2007
  • 12篇2006
  • 6篇2005
  • 19篇2004
1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位聚合法制备酚醛树脂空心微球的工艺研究及性能表征被引量:9
2009年
以原硅酸乙酯为核、聚丙烯酸为表面活性剂,甲阶酚醛树脂为壳,采用原位聚合法,利用甲阶酚醛树脂与聚丙烯酸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制备了"核-壳"型酚醛树脂微球.除去原硅酸乙酯,得到了酚醛树脂中空闭孔微球.利用热失重(TG)、扫描电镜(SEM)以及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制备的酚醛树脂中空闭孔微球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反应体系的pH对制备工艺以及对酚醛树脂微球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的pH在1附近时,利用原位聚合法合成的酚醛树脂中空微球具有较好的闭孔结构,红外吸收光谱表明所制备的酚醛树脂微球在实验条件下并未完全固化,热失重结果表明微球具有好的耐热性.
刘喜宗李贺军马托梅王斌李克智
关键词:原位聚合酚醛树脂中空微球PH
B_2O_3涂覆硼改性炭泡沫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能(英文)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改善硼改性炭泡沫的抗氧化性能,采用低成本的料浆涂刷技术,在其表面制备B2O3涂层。采用SEM和XRD分析涂覆B2O3的改性炭泡沫的微观形貌与相组成;并研究无涂层与涂覆B2O3的硼改性炭泡沫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在873K下B2O3涂层可有效保护硼改性炭泡沫不受氧化。涂覆B2O3后,含7%B2O3(质量分数)的炭泡沫(BO-7)的抗氧化性能最好,氧化120min后质量损失为17.40%;该试样表面出现一层熔融玻璃层,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外来氧渗入到硼改性炭泡沫基体。
王斌李贺军张雨雷王茜
关键词:氧化硼涂层抗氧化
吸湿对PBO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本文对PBO纤维束和浸胶复丝试样进行了吸湿试验,研究了水分含量对其纤维束和复丝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BO纤维干纱吸湿速率明显较浸胶束复丝的吸湿速率快,且相对湿度越高和放置时间越长,则试样吸湿情况越严重.吸湿...
王斌金志浩刘爱华丘哲明
关键词:PBO纤维吸湿复合材料
文献传递
水系统瓶颈的确定及解瓶颈被引量:3
2003年
介绍了水夹点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如何确定制约系统用水量的环节,以及解瓶颈的方法。可以通过适当改变工艺过程,适当调节关键环节对水质的要求来解瓶颈,使系统用水量明显减少。
冯霄王斌刘永忠
关键词:废水排放量废水处理水质水系统
型号合格取证过程适航知识要素分析与系统建模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民用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TC)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取证过程的适航知识要素并提出了取证业务的优化模型。将TC取证业务所涉及的知识按照知识领域划分类别,分别从审定支撑、审定流程和审定对象3个层次建立优化模型;分析各知识层的相互联系,建立TC取证过程的系统模型并描述其运行机制;以该模型为指导构建了型号合格取证管理系统,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王斌蒋建军王俊彪王小波
关键词:适航管理知识建模
PBO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初步应用研究被引量:24
2003年
分别进行了PBO纤维缠绕成型的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和150mm压力容器试验,与Kevlar-49和F-12纤维的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150mm压力容器性能进行了对比,初步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缠绕成型的PBO/环氧150mm压力容器的容器特性系数PV/W和纤维强度转化率都达到最高,其值分别达到了60km和90%,但其容器的环向变形较F-12纤维复合材料容器的大。
王斌金志浩丘哲明刘爱华
关键词: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PBO纤维压力容器
啤酒发酵过程的智能监控系统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针对啤酒发酵过程控制中控制精度低、不易实现交换共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ROFIBUS现场总线的啤酒发酵自动控制专家系统。利用PORFIBUS现场总线和Intranet结合实现全自动啤酒发酵过程监控,分为三层(生产管理层、监控调度层和直接控制层)不但能实现分布式智能控制,而且能和工厂网络相连,实现底层到高层的数据共享;模仿人工控制经验开发了啤酒发酵专家控制系统,能够辨识发酵过程中典型"故障"和容错控制,判断发酵过程不同阶段多输入输出的耦合程度,完成发酵过程的自动控制。在某啤酒厂的应用表明温度控制误差小于±0.5℃,能够实现企业网内的生产调度和数据共享,可以为类似工业过程改造提供有益的参考。
王斌庄健王孙安
关键词:智能控制发酵过程专家系统现场总线
Ti-1023合金超塑性压缩时的流动应力及显微组织被引量:7
2005年
在α+β两相区和β单相区对Ti-1023合金进行了恒应变速率等温超塑性压缩试验,实测得到了一组流动应力-应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对Ti-1023合金的流动应力有显著影响,变形温度对流动应力的影响程度与应变速率大小密切相关;较低温度快速压缩时易得到均匀细小的等轴α相组织,慢速压缩时组织有一定粗化.较佳超塑性压缩温度为760℃~740℃,应变速率可根据锻件成形、组织性能及生产率的需要在一定范围内选取.
赵雪盈郭鸿镇姚泽坤谭勇王斌赵静
关键词:TI-1023合金流动应力显微组织超塑性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变形温度
高性能有机纤维复合材料及其界面性能被引量:3
2001年
综述了高性能有机纤维复合材料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发展应用及其表面改性方法、界面性能的表征 ,并用实验数据探讨增强材料、树脂系统及复合材料界面对壳体性能的影响 。
王斌金志浩丘哲明刘爱华
关键词:高性能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
氟化改性国产芳纶Ⅲ纤维(F-3A)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改善国产芳纶Ⅲ纤维(F-3A)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利用氟化改性技术对F-3A纤维表面进行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氟化改性F-3A纤维表面结构及元素组成进行表征,然后通过纤维复丝性能和NOL环层间剪切性能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氟化改性在F-3A纤维表面物理刻蚀形成大量微槽结构,氟化学反应形成大量含氧和含氟的极性官能团,有利于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的提高;(2)采用氟化工艺2处理后,F-3A纤维复合材料的NOL环层间剪切强度最高分别达到56.3 MPa和56.1 MPa,比未改性处理提高了20%以上,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达到最佳。
张阳方毅刘向阳王斌程文刘爱华
关键词:层间剪切强度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