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勇

作品数:54 被引量:311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动脉
  • 11篇心肌
  • 11篇房颤
  • 9篇心房
  • 9篇心房颤动
  • 9篇型心
  • 8篇心肌梗死
  • 8篇血管
  • 8篇梗死
  • 7篇消融
  • 7篇老年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6篇心房颤动患者
  • 6篇射频
  • 6篇射频消融
  • 6篇介入
  • 6篇急诊
  • 4篇多糖
  • 4篇鼠脑

机构

  • 31篇首都医科大学...
  • 23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河南省胸科医...
  • 3篇河南省中医院
  • 2篇郑州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二...
  • 2篇北京市大兴区...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54篇张新勇
  • 17篇王士雯
  • 9篇陈艳明
  • 9篇马长生
  • 9篇陈琪
  • 8篇聂绍平
  • 7篇艾辉
  • 7篇王春梅
  • 6篇朱小玲
  • 6篇朱庆磊
  • 6篇肖铁卉
  • 6篇阙斌
  • 5篇李泱
  • 5篇金彦彦
  • 5篇赵怀兵
  • 5篇王成钢
  • 4篇喻荣辉
  • 4篇刘鹏
  • 4篇董建增
  • 4篇王梅

传媒

  • 8篇中国医药
  • 7篇中国医学前沿...
  • 5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年份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2篇2007
  • 7篇2006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肥厚型心肌病伴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32例肥厚型心肌病伴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994-2005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脏中心就诊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58例,平均随访(4.2±2.8)年,按病史、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是否记录到心房颤动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1)肥厚型心肌病伴房颤患者共32例,占全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20.3%,其中阵发性房颤14例(43.7%),持续性房颤18例(57.3%),无症状性房颤5例(15.6%);(2)与非房颤组患者比较,房颤组患者平均年龄偏大(58±10.4vs46±12.6)岁(P<0.01),左房直径大(42±3.5vs34±5.3)mm(P<0.01);(3)房颤组12例(心力衰竭8例,猝死4例)发生心血管事件,非房颤组9例(心力衰竭6例,猝死3例)发生心血管事件。房颤组患者中,房颤引发室颤1例(3%),脑栓塞2例(6.3%),下肢动脉栓塞2例(6.3%)。结论(1)20.3%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伴心房颤动,其中43.7%为阵发性房颤,57.3%为持续性房颤,15.6%为无症状性房颤;(2)与肥厚型心肌病不伴房颤患者相比,伴房颤患者年龄偏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
陈琪王士雯陈艳明肖铁卉张新勇
关键词:心房颤动
老年女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78例60岁以上老年女性,均符合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II~IV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对不同心功能级别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贫血发生率和Hb水平及血清肌酐水平进行比较分析。随访1年,对贫血组和非贫血组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Hb水平随着NYHA分级的升高而降低,贫血发生率随着NYHA分级的升高而呈升高趋势;患者血清肌酐随着NYHA分级的升高逐渐升高。随访期间,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心力衰竭加重的患者比例、平均住院次数≥2次的患者比例、平均住院时间≥30d的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女性CHF患者中贫血的发生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在治疗心力衰竭的同时,应积极纠正贫血。
肖铁卉王士雯陈艳明陈琪张新勇颜伟黄亚
关键词:贫血血红蛋白测定
米帕明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米帕明(Imipramine,Imi)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中含水(H2O)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Imi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用体重280-320 g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假处理组(A组)、模型组(B组)、小剂量Imi组(C组)及大剂量Imi组(D组)各15只,制造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C、D组于术前60min分别给予Imi 10及20 mg/kg腹腔内注射。应用TTC染色观察梗死体积、检测脑缺血组织H2O、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①H2O和MDA含量,C、D组均明显低于B组,D组低于C组(P<0.01、0.05)。②SOD活性,C、D组明显高于B组,D组高于C组(P<0.01、0.05)。③梗死体积,C、D组明显小于B组,D组小于C组(P<0.01、0.05)。结论:Imi可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生成及梗死体积,疗效与剂量有关。
张新勇文毅赵怀兵陈艳明李泱王士雯
关键词:米帕明脑缺血-再灌注丙二醛
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临床试验评价被引量:1
2009年
张新勇马长生
关键词:肾动脉梗阻介入治疗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内钙与凋亡的关系及米帕明的保护作用
2008年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内钙与凋亡的关系及米帕明(Imipramine,Imi)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8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处理组(A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B组)和缺血-再灌注+Imi组(C组),每组16只。给药方法:C组缺血前60min腹腔注射Imi20mg/kg,A组、B组腹腔注射等容积9%氯化钠溶液。每组大鼠8只行细胞凋亡检查,8只测细胞内游离Ca2+。结果A、B两组脑中游离Ca2+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脑中游离Ca2+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假手术组可见少量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阳性细胞,B、C组脑中TUNEL阳性细胞与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脑中TUNEL阳性细胞与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mi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内的Ca2+超载,降低脑缺血后神经元的凋亡,减轻脑缺血损伤有关。
张新勇牛少辉赵怀兵张贵卿
关键词:抗抑郁药物脑缺血再灌注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NOS表达与细胞凋亡及米帕明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及米帕明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方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神经细胞(nNOS、iNOS)的阳性表达的细胞数目。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2h后缺血侧神经细胞nNOS、iNOS表达升高,并出现神经细胞凋亡,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神经细胞iNOS的表达明显增强,凋亡神经细胞数逐渐增多,至24h达高峰,但神经细胞nNOS的表达并未见明显增强。米帕明保护组神经细胞nNOS、iNOS的表达和凋亡神经细胞数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神经细胞nNOS的表达增强,iNOS的表达显著升高,使NO的形成增加,这可能是介导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米帕明具有下调神经细胞nNOS、iNOS的表达,减少NO的生成,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
张新勇王士雯侯允天高伟李泱朱庆磊
关键词:脑缺血一氧化氮合酶细胞凋亡丙咪嗪
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治疗合并糖尿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比较曲美他嗪和关托洛尔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交叉设计,分别记录29对条件相近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用药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运动平板心电图。结果曲关他嗪与美托洛尔同样减轻症状发作,提高运动耐量,两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和关托洛尔均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效。
刘鹏张新勇刘宇关怀敏解金红
骨桥蛋白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的判断价值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的界值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病例-病例研究,39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入院时测定血浆OPN水平,观察6个月时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情况。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OPN水平界值,根据该值将患者危险分层,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结果血浆OPN水平危险分层的最佳界值取403ng/ml,其敏感性78.6%,特异性90.9%。高危组中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13例(76.5%),而无事件者为4例(23.5%);低危组中依次分别为5例(22.7%)和17例(77.3%)。高危组预后情况较低危组更差(76.5%和22.7%,P=0.001;RR3.365,95%CI1.490~7.597)。结论根据血浆OPN水平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的最佳界值为403ng/ml,是较可靠的生化指标。
刘鹏刘宇卢长青张新勇解金红关怀敏黄振文
关键词:骨桥蛋白心绞痛
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女性房颤患者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背景和目的女性房颤患者与男性相比,发生临床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有研究表明女性房颤患者更难维持窦性心律,生活质量更差。因此,导管消融治疗策略引起广泛关注,但有关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女性房颤患者危险因素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女性房颤患者危险因素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院从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共1518例房颤患者接受治疗,男性1054例,女性464例,年龄(58.05±11.08)岁。统计相关变量,分析基线资料。结果女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男性房颤患者相比,女性房颤患者年龄显著大于男性(P=0.002),合并高血压女性患者显著高于男性(P=0.04),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和瓣膜病的女性患者与男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患者左房前后径显著增大(P=0.005)。结论女性房颤患者与男性相比,危险因素较多,发生远期卒中、心力衰竭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增加且预后较差。女性与男性具有不同的心脏电生理特点,并且在月经周期、妊娠和绝经等时期,具有各自不同于男性的心律失常特点。
张新勇马长生
关键词:女性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
房颤射频消融合并心包填塞1例
2010年
患者男性,54岁。因阵发性心悸2年,加重半年就诊,曾于2008年、2010年在外院2次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房颤复发。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控制平稳。入院查体:血压130/80 mm Hg,心室率64~81次/分,心律不齐,无杂音。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心房颤动。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内径(LA):39 mm×42 mm×64 mm;右心房横径(RA):47 mm×58 mm;射血分数(EF):67%。X线胸片无异常发现。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高血压病2期。
张新勇朱小玲
关键词:心包填塞射频消融术房颤心房纤颤阵发性心房颤动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