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玉

作品数:79 被引量:49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残疾人康复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4篇跌倒
  • 18篇老年
  • 17篇流行病学
  • 16篇流行病
  • 12篇老年人
  • 10篇流行病学特征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7篇发病
  • 7篇干预
  • 6篇影响因素
  • 6篇死亡率
  • 6篇流行病学特征...
  • 6篇发病率
  • 5篇糖尿病患者
  • 5篇肿瘤
  • 5篇卒中
  • 5篇脑卒中
  • 5篇儿童
  • 5篇病患

机构

  • 69篇上海市长宁区...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上海市疾病预...
  • 4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长宁区疾病预...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市宝山区...
  • 2篇上海市闵行区...
  • 2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上海市肿瘤研...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深圳市慢性病...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作者

  • 73篇姜玉
  • 65篇夏庆华
  • 37篇周鹏
  • 17篇张磊
  • 12篇胡嘉
  • 12篇李玉华
  • 11篇钱蕾
  • 8篇项永兵
  • 7篇孙源樵
  • 7篇张云
  • 6篇赵文穗
  • 6篇胡越
  • 4篇李泓澜
  • 4篇张步
  • 4篇周方家
  • 4篇余力
  • 3篇唐传喜
  • 3篇张薇
  • 3篇张佳蕾
  • 3篇钮春瑾

传媒

  • 20篇伤害医学(电...
  • 9篇中国慢性病预...
  • 5篇上海预防医学
  • 4篇中国健康教育
  • 4篇中华疾病控制...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中国肿瘤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国儿童保健...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肿瘤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10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1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人跌倒居家危险因素干预效果及需求研究
目的 了解入户评估和整改老年人居家环境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择一个居委会内居住的所有家中有60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289户,就家中可能引起老年人跌倒的28项环境危险因素开展上门调查评估和干预.初次上门10个月后,再...
夏庆华姜玉
关键词:老年人干预
上海市城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城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超重和肥胖现状,为制定肥胖和肥胖相关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上海市某城区10个街道中随机抽取4个街道,将2010-2014年纳入该区慢病管理系统的4 716名50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糖尿病并发症和临床症状、饮食习惯、糖尿病用药及健康教育等信息,采用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等指标。采用SAS 9.2软件进行χ~2检验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结果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男、女性的体质指数(BMI)分别为(24.70±2.94)、(24.87±3.52)kg/m^2,腰围分别为(89.16±9.02)、(85.37±9.26)cm。男性患者的超重率(45.94%)高于女性(41.70%),而女性肥胖率(16.88%)高于男性(1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患者中心性肥胖率(49.90%)高于男性(4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不同年龄组超重率和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55岁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最高,而男性各年龄组超重率和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在不同血压情况和饮食情况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中心性肥胖率均随血压等级升高而升高,趋势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海市城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超重率和肥胖率较高,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该人群的血压水平,加强饮食干预,降低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刘晓莉张磊张薇姜玉吴婳周鹏项永兵夏庆华
关键词:2型糖尿病高血压超重肥胖
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肢体残疾人居家环境危险因素评估被引量:1
2020年
多项前瞻性研究结果提示,肢体残疾人是跌倒的高危群体,其跌倒发生率在16.5%—56.1%,跌倒后受伤发生率在26.8%—60.7%,均高于普通社区跌倒发生率[1—3]。居家及医院内环境因素都是导致跌倒及跌倒伤害的一个重要外因[4—5]。目前,针对肢体残疾人跌倒与居家环境危险因素的研究报道较少,所以本文旨在通过对肢体残疾人群的跌倒及居家环境危险因素分析,为肢体残疾人群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钱蕾姜玉夏庆华张佳蕾戴恒玮
关键词:肢体残疾人居家环境环境危险因素高危群体
上海市长宁区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与跌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社区居住的脑卒中患者跌倒流行病学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居住在上海市长宁区的60岁以上脑卒中患者1 498人,调查过去1年的跌倒和跌伤发生情况。结果脑卒中患者跌倒年发生率为28.91%,其中3.93%因为卒中发作而跌倒。跌伤率为18.22%,骨折率为5.47%。跌倒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后遗症显著增加跌倒发生率(χ2=14.257,P〈0.01),而不同卒中类型、累及部位、时间间隔卒中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跌倒最主要的原因是腿发软(34.21%)、头晕(29.73%)、运动中没保持平衡(17.11%)。跌伤后,因卒中跌倒的患者全部住院治疗,36.36%需要120急救服务。非卒中跌倒的患者44.66%到医院就诊,8.40%需要120急救服务。医疗费用中位数为705(80~3 525)元。7.25%的非卒中跌倒的患者因跌倒失去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结论社区居住的老年脑卒中现患病例跌倒发生率高,跌倒后果严重。虽然卒中发作可导致跌倒,但其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卒中后遗症等其他因素导致的跌倒。卒中患者应作为干预的重点人群,采取优先干预措施。
姜玉夏庆华胡嘉周鹏胡越李玉华
关键词:脑卒中跌倒流行病学
上海市长宁区门急诊伤害监测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长宁区门急诊伤害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负担。方法通过长宁区医疗机构就诊信息化系统,收集长宁区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的门急诊伤害病例的基本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长宁区共监测到门急诊伤害病例65709例,其中门诊病例占58.76%,急诊病例占41.24%;男性占53.01%,女性占46.99%;病例的平均年龄为45.20岁。从伤害的性质看,前五位的伤害性质依次为开放性伤(25.26%)、骨折(24.50%)、异物效应(15.28%)、挫伤/擦伤(9.83%)和脱位/扭伤/拉伤(8.04%)。女性骨折比例最高,男性开放性伤的比例最高;0~14岁组异物效应的比例最高,15~44岁组开放性伤的比例最高,45~54岁组骨折的比例最高。从伤害的部位看,最主要的伤害部位是头部(34.29%),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伤害部位均以头部为主。第1~4季度伤害病例分别占19.72%、27.28%、27.98%、25.02%。门急诊伤害病例人均次费用为303.3元,中位数为198.8元,80%以上病例均次费用在500元以下。结论应对不同人群、不同年龄的人群有针对性的开展伤害的宣教和预防,从而减少伤害发生,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孙源樵姜玉周鹏夏庆华
关键词:流行病学特征门急诊
上海市长宁区1988~2013年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分析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分析1988~2013年上海市长宁区居民胃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上海市长宁区1988~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登记资料,以Segi’s世界标准人口计算胃癌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采用Joinpoint趋势分析软件估计年均变化百分比。进一步拟合年龄—时期—队列模型(APC model),并评估三者效应对胃癌发病和死亡趋势的影响。[结果] 1988~2013年期间,上海市长宁区男女性胃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29.80/10万和15.45/10万;男女性胃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2.80/10万和11.20/10万。男性胃癌发病和死亡率以平均每年3.6%和4.0%的幅度下降;女性以平均每年2.6%和4.1%的幅度下降。APC模型结果提示,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对女性胃癌发病风险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在男性中高年龄组和早期出生队列者其胃癌发病风险较低,但时期效应对发病风险的影响也没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三者对男女性胃癌死亡风险的影响效应均较小。[结论]近25年上海市长宁区男女性胃癌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控制年龄和出生队列因素后,时期效应对胃癌发病和死亡风险无显著影响。
方婕姜玉李泓澜周鹏张薇张磊夏庆华项永兵
关键词:胃癌发病率死亡率
上海市长宁区三所高中学生自杀意念及其相关因素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高中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状况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以自填方式对上海市长宁区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高中生中曾有过不同程度自杀意念的占33.75%。认为自杀是一种疯狂行为的占42.82%,认为自杀是对家庭和社会的不负责任的占66.39%,26.32%的高中生在一般情况下,不愿意和有过自杀行为的人交往,且不同性别高中生对上述提及的自杀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8.33、9.19及9.84,P均<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女生比男生更易出现自杀意念(OR=1.371)。就读普通高中的学生比就读职业高中的学生更易出现自杀意念(OR=1.515)。检出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更易出现自杀意念(OR=9.195)。经历过人际关系、家庭及健康适应因子方面的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学生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OR值分别为2.651、1.372及1.643。【结论】上海市长宁区高中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曾经有过自杀意念,且女生、就读普高、检出抑郁、经历人际关系、家庭及健康适应生活事件是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应关注女生的心理情况,尽早发现学生的抑郁倾向,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余力姜玉喻彦夏庆华朱琦周鹏
关键词:自杀意念高中生
上海市长宁区中学生智能终端成瘾现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了解长宁区中学生智能终端的成瘾现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指导中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智能终端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5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长宁区中学抽取949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智能终端的成瘾现况,参考Young网络成瘾评价方法进行成瘾是否的判定,分别通过K10量表和ULS-8量表收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孤独感,探讨学生智能终端成瘾的相关因素。结果中学生智能终端成瘾检出率为14.33%(136/94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级段、学习成绩、使用安排方式、使用目的均与成瘾检出率有关(χ~2分别为43.046、8.711、21.652、13.970,P<0.05),成瘾组学生K10量表及USL-8量表总分均高于非成瘾组(Z值分别为-7.998、-7.297)。多因素分析显示年级高中(OR=1.822,95%CI:1.167~2.585)、使用目的为娱乐(OR=1.572,95%CI:1.060~2.330)、K10量表总分>14分(OR=2.788,95%CI:1.786~4.352)、USL-8量表总分>14分(OR=2.013,95%CI:1.320~3.071)是智能终端成瘾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长宁区中学生智能终端成瘾检出率较高,其与年级段及使用目的有关,智能终端成瘾还与心理健康及孤独程度有关,应引起关注。
李玉华庄尹竹姜玉夏庆华
关键词:中学生智能终端成瘾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中国老年人平衡能力特征分析(摘译)
2022年
近几十年来,全球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逐渐加快。未来十年,全球和中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将达到9.975亿和2.47亿,分别占其总人口数的11.67%和16.87%。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加深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方面给个人、家庭、社会和全球带来了巨大挑战。平衡能力是评估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指标之一。维持平衡是独立进行大多数日常活动的必要条件。
李夏姜玉Hongmei WuYifan WeiXiangqi Miao
关键词:老年人人口数
0~3岁儿童的父母有关儿童乘车安全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 调查父母在儿童乘车安全方面的知识和行为,了解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选择1 020名0~3岁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带孩子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是私家车(32.9%)、出租车(30.3%)、公共交通工具(30.1%)和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6.6%)。调查对象中仅27.1%知道给孩子系安全带可能造成伤害,仅43.1%知道安全气囊可能会对儿童造成伤害。36.0%的调查对象购买了私家车,其中近一半驾龄〈5年。53.2%的私家车安装了儿童安全座椅,但仅有27.7%让孩子习惯性使用安全座椅。绝大多数调查对象习惯抱着孩子乘坐(在乘私家车和出租车时分别占到68.9%和97.4%)。乘坐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时,孩子的头盔佩戴率仅为13.4%。93.7%的调查对象表示希望得到儿童乘车安全相关的知识。结论 在儿童乘车安全方面大多数家长不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不安全行为和违章行为时有发生。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家长的儿童乘车安全知识和对汽车安全措施的认识,以保障儿童的乘车安全。
姜玉夏庆华周鹏胡嘉李玉华张步
关键词:儿童流行病学研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