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萍

作品数:530 被引量:1,231H指数:15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3篇期刊文章
  • 75篇会议论文
  • 58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2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7篇机械工程
  • 2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冶金工程
  • 8篇理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核科学技术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5篇合金
  • 118篇数值模拟
  • 118篇值模拟
  • 72篇有限元
  • 57篇等径
  • 56篇塑性
  • 51篇显微组织
  • 49篇钛合金
  • 39篇铝合金
  • 33篇等径角挤压
  • 32篇复合材料
  • 32篇复合材
  • 31篇力学性能
  • 31篇力学性
  • 30篇塑性变形
  • 30篇汽车
  • 29篇晶粒
  • 28篇有限元分析
  • 28篇热变形
  • 27篇大塑性变形

机构

  • 51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1篇中国电子科技...
  • 8篇合肥学院
  • 6篇合肥车桥有限...
  • 6篇南通福乐达汽...
  • 5篇安徽科技学院
  • 5篇徐州工程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等...
  • 4篇九江学院
  • 4篇浙江大学
  • 4篇淮南矿业集团
  • 3篇安徽职业技术...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安徽工程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安徽江淮汽车...
  • 2篇安徽三联学院
  • 2篇安徽建筑大学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作者

  • 530篇李萍
  • 416篇薛克敏
  • 26篇王晓溪
  • 22篇石文超
  • 20篇吴玉程
  • 19篇甘国强
  • 18篇周明智
  • 18篇王成
  • 16篇吕炎
  • 16篇王久林
  • 16篇章凯
  • 15篇钱陈豪
  • 14篇张青
  • 14篇张翔
  • 13篇李晓
  • 12篇赵茂俞
  • 12篇王雪
  • 11篇纪小虎
  • 11篇曹婷婷
  • 11篇李成铭

传媒

  • 68篇塑性工程学报
  • 59篇精密成形工程
  • 31篇中国有色金属...
  • 25篇稀有金属材料...
  • 20篇锻造与冲压
  • 15篇合肥工业大学...
  • 14篇中国机械工程
  • 14篇稀有金属与硬...
  • 11篇热加工工艺
  • 10篇哈尔滨工业大...
  • 8篇锻压技术
  • 8篇机械工程学报
  • 8篇粉末冶金工业
  • 8篇2004“安...
  • 8篇华东六省一市...
  • 7篇粉末冶金材料...
  • 6篇浙江科技学院...
  • 5篇Transa...
  • 4篇模具技术
  • 4篇原子能科学技...

年份

  • 4篇2024
  • 16篇2023
  • 25篇2022
  • 17篇2021
  • 5篇2020
  • 28篇2019
  • 28篇2018
  • 27篇2017
  • 37篇2016
  • 39篇2015
  • 31篇2014
  • 26篇2013
  • 33篇2012
  • 48篇2011
  • 43篇2010
  • 25篇2009
  • 30篇2008
  • 13篇2007
  • 9篇2006
  • 13篇2005
5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横向外凸筋多楔轮旋压成形规律及工艺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为解决带较高横向外凸筋的多楔轮需整体成形三凸筋且凸筋部位难成形的问题,采用多道次旋压成形工艺方案并采用基于SIMUFACT的有限元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成形过程进行研究.基于旋压成形工艺理论分析,建立了旋压成形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圆形板坯成形过程中应力、应变场分布,分析了第1至4道次旋压成形过程中材料塑性流动规律.总结了不同旋压设备工艺参数下零件成形效果,分析表明不同旋轮进给速度与摩擦系数对多楔轮凸筋充填效果和成形载荷存在较大影响.并以旋轮进给速度、摩擦系数、芯模转速为自变量,建立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获得每种工艺方案下最大成形载荷、凸筋充填程度数据.结合灰色理论对带横向外凸筋多楔轮旋压成形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证明了在较小的旋轮进给速度与摩擦系数下能够保证凸筋的充填质量和零件整体的成形效果,在CDC-S100E/R4旋压机上进行了试验,成功将初始板坯由3.0 mm整体增厚到3.4 mm,凸筋部位增厚到6.9 mm,验证了该成形方案与灰色系统理论优化的可行性.
李萍胡传鹏杨卫正代光旭薛克敏
关键词:旋压成形有限元分析正交实验
多向压缩纯钨烧结体的组织及热稳定性(英文)被引量:1
2018年
对纯度为99.9%的纯钨烧结体在1423 K进行不同压下量的多向压缩(MDC)实验,采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多向压缩前后纯钨试样组织、显微硬度及热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多向压缩后纯钨烧结体位错密度显著增大,压下量50%纯钨试样的位错密度由初始烧结钨的3.08×10^(14)增大至8.08×10^(14) m^(-2),平均晶粒尺寸由83.8μm细化至14.7μm,而显微硬度则由HV0.2 417增大至HV0.2 521。多向压缩后纯钨试样的再结晶温度约为1600 K,近似为常数。纯钨烧结体经多向压缩后由于晶粒尺寸减小以及均匀分布的形核点增多,组织热稳定性得到提高。
李萍孙大智王雪薛克敏华睿吴玉程
关键词:位错密度力学性能热稳定性
Al-Zn-Mg-Cu合金第二相在高压扭转变形中的回溶行为被引量:3
2021年
基于高压扭转工艺,采用XRD、TEM、HRTEM等方法研究不同扭转圈数(1圈、2圈和5圈)对Al-Zn-Mg-Cu合金第二相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高压扭转变形过程中,MgZn2相发生了回溶现象;由于基体中大量的针状半共格第二相转变为稳定的块状非共格第二相,界面错配度增大,比界面能增大,热力学的平衡关系为MgZn2相回溶提供驱动力。塑性变形产生了大量的位错切过MgZn2相,引起了MgZn2相的破碎,并提高了Zn原子和Mg原子溶入基体的扩散系数,促使MgZn2相回溶至Al基体中。
李萍许兵徐洪磊李云辉严思梁薛克敏
关键词:AL-ZN-MG-CU合金回溶位错
温度和背压方式对等通道转角挤压过程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建立了用于分析等通道转角挤压过程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通过对纯钛等通道转角挤压过程的数值模拟,获得了模具及试件内部的应力、应变和温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等通道挤压过程中试件温度分布不均匀,在模具转角剪切部位温度最高且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挤压,有利于降低成形压力和获得较大的变形量;接触摩擦的存在导致模具受力状况恶化及试件变形的不均匀;而带背压的挤压方式可以在有效地增加试件变形量和变形均匀性的同时降低材料产生破坏的可能性。
周明智薛克敏李萍
关键词:等通道转角挤压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
杯形件冲压成形优化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使用3参数Barlat-Lian屈服准则,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杯形件的拉深成形,获得压边力、凹模圆角半径参数与破裂、起皱、厚度最大变薄率之间关系的数据;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处理,分别建立压边力、凹模圆角半径参数与破裂、起皱、最大变薄率的目标函数模型。进一步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目标函数的权重,将多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求出成形工艺的参数优化解。最后通过模拟和实验验证杯形件的成形,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赵茂俞薛克敏李萍
关键词:数值模拟杯形件层次分析法
冲压工艺专家系统推理机的设计与实现
2008年
专家系统是一种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能够运用特定领域的专门知识.通过推理来模拟人类专家的思维,解决需要大量人类专家才能解决的各种复杂的、具体的问题。而;中压工艺设计是一项影响因素多、设计经验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若仅由工艺人员进行手工设计.
王明艳李萍薛克敏
关键词:专家系统推理机冲压工艺计算机程序系统影响因素
基于均衡思想高凸台圆柱直齿轮冷锻成形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浮动凹模和梯形槽分流法成形大模数高凸台圆柱直齿轮,存在上下凸台成形不同步,载荷偏大的问题。基于均衡思想,提出了改进的模具结构。通过在下模上增设一直径15 mm的半球台,对流入下凸台的金属进行约束。利用三维有限元仿真软件数值模拟齿轮成形过程,通过对材料变形的应变场、应力场、行程载荷曲线等规律的分析,确定改进后的模具结构,有利于均衡成形并降低成形压力。物理实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结果。
许锋薛克敏李萍王清瑞成建刚孙远芳
关键词:圆柱直齿轮冷锻
半轴套管热挤压成形数值模拟与实验被引量:2
2011年
根据半轴套管零件的特点,确定了热挤压成形工艺方案,采用DEFORM-3D有限元软件对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坯料在制坯、正挤压和镦粗法兰3个工序中的应变分布、温度场分布和金属流动规律,得到了凸模载荷-行程曲线图;预测成形过程中缺陷产生的可能性,并分析坯料加热温度、凸模挤压速度、模具预热温度3个主要因素对正挤压成形效果的影响。生产验证了该热挤压工艺的可行性,为半轴套管的实际生产工艺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周结魁薛克敏徐迎强李萍
关键词:半轴套管热挤压数值模拟有限元
钛单晶纳米柱拉压不对称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2
2019年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研究钛单晶纳米柱在拉伸和压缩下的力学响应特征及晶体结构演化行为,揭示其塑性变形机制。结果表明,沿[0001]晶向拉伸条件下,主要塑性变形机制为伴生的{1012}孪晶和基面层错;而沿[0001]晶向压缩条件下,基面位错作为优先形核的缺陷参与到塑性变形过程,随后锥面位错出现并协调了轴向和横向变形,压缩条件下无孪晶产生。拉伸模拟过程中,观察到一种有别于传统孪生的晶体再取向现象,其孪晶与基体间呈现基面/柱面对应关系。
李萍储潜严思梁纪小虎薛克敏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孪生位错
低活化马氏体钢限制性模压织构演化行为及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利用低活化马氏体钢在500、600℃下进行了多道次限制性模压(CGP)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变形道次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道次CGP变形后,低活化马氏体钢的平均晶粒尺寸从初始回火态的1.37μm细化到0.88μm;马氏体中形成了明显的(121)[012]、(011)[111]、(101)[111][JP]织构,同时有(213)[111]织构出现,{112}{111}面织构的出现有效提升了材料的拉伸性能;铁素体中出现(012)[021]织构和明显的{013}〈113〉织构;抗拉强度与硬度显著上升,延伸率小幅降低。500℃下,抗拉强度经过1道次CGP变形后从初始态的586.31 MPa提升至693.01 MPa,3道次后又略下降至689.74 MPa;延伸率从初始态的18.59%降至12.13%。600℃下,抗拉强度经过1道次CGP变形后提升至685.97 MPa,3道次CGP变形后又略下降至679.30 MPa;延伸率降至15.62%。上述结果证明,CGP变形是提升低活化钢板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李萍宋杰盛杰严思梁薛克敏
关键词:力学性能
共5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