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婷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丹参
  • 2篇水苏糖
  • 2篇苏糖
  • 2篇糖类
  • 2篇糖类成分
  • 1篇丹参注射液
  • 1篇动脉
  • 1篇性细胞
  • 1篇血瘀
  • 1篇血瘀证
  • 1篇炎性细胞
  • 1篇炎性细胞因子
  • 1篇药渣
  • 1篇影像
  • 1篇影像特征
  • 1篇生长期
  • 1篇气虚
  • 1篇气虚血瘀
  • 1篇气虚血瘀证
  • 1篇注射

机构

  • 5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华源安徽...

作者

  • 5篇葛婷
  • 4篇郑云枫
  • 3篇黄利
  • 2篇彭国平
  • 2篇朱立静
  • 2篇杨锦强
  • 2篇崔健
  • 1篇张旭阳
  • 1篇邹立思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丹参地上部分糖类成分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丹参地上部分中糖类成分及其动态变化.方法:用HPLC-ELSD法分别测定丹参地上部分中糖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丹参地上部分中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水苏糖等,在不同生长期中,基本呈现有规律的变化,10~12月份总糖的含量较高.结论:丹参地上部分中存在糖类成分,为丹参地上部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葛婷郑云枫崔健夏彦铭黄利彭国平
关键词:丹参糖类成分
生长期内丹参不同部位中水苏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丹参生长期内不同部位中水苏糖成分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HPLC-ELSD法分别测定不同生长期内丹参根、茎和叶中水苏糖的含量。结果不同部位中水苏糖成分的含量差别较大,丹参根中含量最高,其次为茎,叶中含量最低,不同生长期各部位中水苏糖成分的含量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结论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丹参中水苏糖成分的含量,方法简单、可靠,为丹参中水苏糖类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郑云枫葛婷夏彦铭邹立思崔健彭国平
关键词:丹参水苏糖
不同冠脉CTA影像特征的胸痹(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差异
目的:通过对“胸痹”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研究,探讨不同冠脉CTA影像特征的患者其体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差异。  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胸痹”气虚血瘀证患者初步入选本研究,入选患者采用西门子Definition As+12...
葛婷
关键词:气虚血瘀冠状动脉CTA炎性细胞因子
HPLC-ELSD同时测定丹参注射液中4种糖类成分的含量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建立丹参注射液中果糖、葡萄糖、甘露三糖和水苏糖4种糖类成分的HPLC-ELSD分析测定方法。方法:采用Prevail Carbohydrate ES(25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水(67∶33)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0mL·min-1;ELSD漂移管温度90℃,载气为空气,载气流量为3.0L·min-1;柱温为35℃。结果:果糖、葡萄糖、甘露三糖和水苏糖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75.6~1878,233.0~1165,228.4~1142,300.2~1501μg·m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4%,103.9%,103.1%,100.9%,RSD分别为2.18%,3.45%,2.56%,2.71%。结论:该方法具有准确、重现性好、简便等优点,可用于丹参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黄利葛婷夏蕴琼杨锦强郑云枫朱立静刘将
关键词:HPLC-ELSD丹参注射液糖类
一种从丹参废弃药渣中制备水苏糖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丹参废弃药渣中提取制备水苏糖的方法,是将丹参废弃药渣采用水提取,离心分离去除不溶性杂质后,采用树脂脱盐脱色,再经超滤除蛋白,纳滤去除无机盐,再经喷雾干燥制备水苏糖粉末。
黄利杨锦强葛婷郑云枫朱立静张旭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