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乐

作品数:13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房
  • 5篇心房颤动
  • 5篇血管
  • 5篇房颤
  • 4篇心血管
  • 4篇心血管病
  • 4篇心血管病学
  • 4篇血管病
  • 4篇血管病学
  • 4篇消融
  • 3篇射频消融
  • 3篇起搏
  • 3篇瓣膜
  • 2篇心病
  • 2篇心动过速
  • 2篇心室
  • 2篇心脏
  • 2篇射频
  • 2篇起搏器
  • 2篇内皮

机构

  • 12篇天津市胸科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天津市第一医...

作者

  • 13篇何乐
  • 9篇许静
  • 9篇卢凤民
  • 8篇马薇
  • 6篇吴冬燕
  • 4篇陈炳伟
  • 4篇樊少博
  • 3篇张帆
  • 3篇刘玉洁
  • 3篇张洁
  • 2篇李丽华
  • 1篇关欣
  • 1篇刘悦欣
  • 1篇周秀军
  • 1篇骆永娟
  • 1篇李琼
  • 1篇朱延波
  • 1篇林云佳
  • 1篇任静
  • 1篇蔡昊

传媒

  • 5篇中国心脏起搏...
  • 3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病死率及近期预后被引量:4
2015年
本研究观察一组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点、近期预后及死亡相关因素。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8月至2012年7月年龄≥80岁256例符合AMI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其中男163例,女93例。按其是否发生住院期间死亡分为死亡组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80~90〔平均(84.6±3.8)〕岁;
刘悦欣何乐刘玉洁
关键词:肺感染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患者心房颤动时间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
2022年
目的评估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中记录的心房扑动(房扑)和心房颤动(房颤)持续时间与脑卒中事件的相关性及抗凝治疗的干预作用。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植入CIED患者,基础心律均为窦性心律,收集心电图确诊的房颤/房扑或经腔内心电图确诊的房颤/房扑(心房激动频率≥250次/min,持续时间>6 min)的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心房高频事件(AHRE)信息,记录随访最长房颤/房扑持续时间和抗凝药物使用情况,记录脑卒中发生情况及发生时间,比较不同持续时间房颤及抗凝方案对患者脑卒中风险的影响。结果共植入2342例双腔CIED,2136例完成随访,年龄(68.9±9.6)岁,其中男868例随访(42.4±16)个月,24.3%的患者记录到AHRE。根据房颤/房扑最长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无房颤组(75.7%,1618/2136)、<1.0 h(3.7%,79/2136)、1.0~5.9 h(4.4%,93/2136)、6.0~23.9 h(6.3%,135/2136)、≥24.0 h(9.9%,211/2136)5个组。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与无房颤患者比较,6.0~23.9 h房颤组的脑卒中事件增加3.8倍(P=0.04),≥24 h组房颤增加脑卒中风险17.3倍(P<0.001),该2组患者抗凝治疗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生率(P=0.044)。结论房颤持续时间6 h患者脑卒中风险增加,规律抗凝治疗可显著减少缺血性卒中发生,房颤持续6 h是阵发性房颤患者启动抗凝治疗的时间节点。
吴冬燕李丽华何乐张洁马薇樊少博许静卢凤民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脏起搏器脑卒中抗凝
不同起搏部位的心室电机械同步性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心脏不同起搏部位对心室电及机械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0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因房室传导阻滞或心房颤动(房颤)伴缓慢心室率行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左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患者53例。根据心室电极植入位置分为希浦系统起搏24例,其中包括希氏束起搏(HBP)组14例,左束支起搏(LBBP)组10例;右室间隔起搏(RVSP)组15例;深部室间隔起搏(DVSP)组14例。测量术后QRS宽度及左室激动达峰时间(LVAT)。术后1年起搏器程控评价心室电极参数并行心脏彩超检查及临床不良事件随访。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并计算胸骨旁短轴水平左室18节段收缩期径向应变达峰时间平均值(Trs-AVG)、标准差(Trs-SD)及最大差(Trs-Dif),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情况。结果:患者术后QRS时限、LVAT、Trs-AVG、Trs-SD、Trs-Dif相比,HBP与LBBP起搏组无明显差异;DSVP组较希浦系统起搏组上述时限均延长并出现统计学差异。DVSP组较RVSP组患者上述时限均显著缩短,两组术后QRS时限:(120.7±7.4)ms∶(152.1±7.4)ms,LVAT:(80.6±6.6)ms∶(108.1±3.4)ms,Trs-AVG:(366.5±32.3)ms∶(422.3±43.9)ms,Trs-SD:(43.5±8.4)ms∶(67.6±9.7)ms,Trs-Dif:(146.6±35.3)ms∶(257.6±47.2)ms,P<0.01。起搏术后QRS宽度与Trs-SD强相关(r=0.895)。与LBBP、DVSP、RVSP组相比,HBP组导线起搏阈值高(2.4±0.9 V/0.4 ms),R波振幅低(4.6±1.1)mV,P<0.01。RVSP组患者术后LVEF较其余3组相比略减低(P=0.023),4组患者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希浦系统起搏及DVSP的左室电及机械收缩同步性均优于RVSP。
张洁吴冬燕何乐马薇骆永娟林云佳卢凤民张帆樊少博许静
关键词:生理性起搏心室同步性
阵发性心房颤动冷冻消融与射频消融早期复发及其预测因素对比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采取二代冷冻消融(CB)及射频消融(RF)早期复发的对比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入选拟行阵发性房颤消融术的患者160例。分为CB组和RF组,各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 h测定炎症因子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明确两组术后房颤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左房内径均无差异。CB组与RF组早期复发率无差异(33.8%vs 32.5%,P>0.05)。术前两组炎症因子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无差异。术后CB组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谷草转氨酶的升高明显高于RF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性别、左房内径、术前白介素-6(IL-6)值及术后IL-6值是RF组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CB组,只有性别是房颤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患者更高,P<0.05)。结论冷冻消融与射频消融早期复发率无明显差别,并且由于其心肌损伤方式不同,术后预测早期复发因素有所不同。
马薇任静卢凤民陈炳伟何乐吴冬艳许静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早期复发
当代心脏植入装置记录的高频心房事件腔内电图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评估当代具备心腔内电图存储功能的双腔或三腔起搏器中记录的心房高频事件(AHRE)与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20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植入双腔或三腔起搏器的2109例患者记录的2440份AHRE腔内电图,记录心房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并分析其种类。结果平均随访2.3年,有23.9%的患者记录到了≥30 s的AHRE,2440份AHRE腔内电图中房扑/房颤发作2111份图(86.5%,2111/2440),交叉感知21份图(0.9%,21/2440),噪声干扰64份图(2.6%,64/2440),房性心动过速(房速)237份图(9.7%,237/2440),重复性非折返性室-房同步节律5份图(0.2%,5/2440),2份未确定类型(0.1%,2/2440)。AHRE持续时间>6 h并且频率≥250次/min对房扑/房颤的阳性预测值为99.9%。结论结合时间和频率分析的AHRE是诊断房颤、房扑的可靠工具。
吴冬燕李丽华何乐张洁马薇樊少博卢凤民许静
关键词:心房颤动
肺静脉前庭隔离联合碎裂电位指导线性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评价环肺静脉隔离(CPVI)基础上采用心房碎裂电位(CFAEs)指导的线性消融进行心房基质改良的疗效。方法分析6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消融病例,所有患者标测碎裂电位,行环肺静脉隔离后根据标测结果设计消融径线。明确消融术中房颤终止比例及随访疗效。结果所有入选患者CFAEs分布比例从高向低依次为:肺静脉前庭、左房间隔、顶部、前壁等,消融径线主要为顶部线、前壁线、间隔线、峡部线等。入选患者平均消融线(1.9±0.4)根。随访(16.5±3.9)个月,52例(78.8%)患者经过一次消融术未再发心律失常。14例复发,1例为典型心房扑动,10例为阵发性房颤,1例为持续房颤,2例房性心动过速。结论持续性房颤接受CPVI附加CFAEs标测后线性消融有效、安全。
马薇许静陈炳伟何乐卢凤民
关键词:心房颤动碎裂电位肺静脉隔离线性消融
非右房入路二尖瓣置换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电解剖机制及射频消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评价导管消融非右房入路二尖瓣置换术后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电解剖基质及射频消融。方法分析非右房入路二尖瓣置换术后房速消融病例,应用三维电解剖标测心房,结合拖带标测,明确房速机制后进行线性及基质消融。结果共入选17例患者,其中间隔入路11例,左房入路6例。共诱发25种房速,其中间隔入路组诱发15种房速,大折返机制11例,局灶机制4例。左房入路组诱发10种房速。其中大折返机制6例。局灶机制4例。首次消融手术成功率94.1%(16/17)。平均随访(29±12)个月,有3例患者复发。手术成功率82.4%(14/17),2例进行二次消融后成功。结论非右房入路二尖瓣置换术后房速行导管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马薇卢凤民何乐张帆吴冬燕许静
关键词:瓣膜病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电解剖标测
炎症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炎症与非瓣膜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入选经食管心脏超声检查患者68例,其中左心耳血栓者(血栓组)23例,无左心耳血栓者(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测量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血栓组hs-CRP水平(1.66mg/L,0.49~2.60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83mg/L,0.47~1.32mg/L),在校正了CHA2DS2-VASc评分、左房大小、房颤类型等因素后,hs-CRP水平增高仍然是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OR=1.19,95%可信区间1.02~1.39,P=0.02)。结论炎症在非瓣膜房颤左心耳血栓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陈炳伟任静朱延波何乐许静卢凤民关欣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房颤动左心耳血栓炎症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将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天津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螺内酯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美托洛尔、螺内酯治疗,持续治疗10周。治疗前和治疗10周结束时,观察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心室重塑指标[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结果治疗10周结束时,两组血浆CGR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ET-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浆CGRP水平高于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周结束时,两组IVST、LVPW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心室重塑。
蔡昊何乐
关键词:难治性心力衰竭血管内皮功能心室重塑
CETP TaqIB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及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索CETP Taq IB基因多态性与脂代谢及冠心病(CH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天津市胸科医院住院病人430例,分为CHD组322例,对照组108例。入院后测定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采用PCR-RFLP方法测定研究对象CETP Taq IB基因型,分析CETP Taq IB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及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1)在CHD组,CETP Taq IB基因型B1B2、B2B2的HDL-C水平[(1.29±0.35)mmol/L、(1.16±0.36)mmol/L]较基因型B1B1[(1.09±0.22)mmol/L]相比有增高的趋势,但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CHO、TG、LDL-C、Apo-A1、Apo-B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基因型间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2)B1B1、B1B2、B2B2基因型频率在CHD组为35.1%、45.0%、19.9%,在对照组为37.0%、43.5%、19.5%;B1、B2等位基因频率在CHD组及对照组分别为57.6%、58.6%和42.4%、41.2%。两组CETP Taq IB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天津地区人群CETP Taq IB等位基因B2频率分布与国内其他地区人群相一致;尚不足以证明CETP Taq I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存在相关性。
刘瑞刘玉洁何乐
关键词:冠心病CETP血脂基因多态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