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强
- 作品数:9 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行业服务技术创新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载轨道巡检系统研制被引量:70
- 2013年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载轨道巡检系统由图像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信息管理3个子系统组成;采用线阵相机进行1.6mm等间距运动扫描,并运用多线程交互和虚拟内存映射技术实现运动状态下轨道图像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在分析轨道图像病害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和Adaboost等方法建立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对钢轨、扣件和道床3个区域病害的模式识别。应用验证表明:系统能够有效检出钢轨表面擦伤、扣件缺失和移位以及轨道板裂纹等病害,其中钢轨表面擦伤、扣件缺失的检出率达95%;能够代替传统的人工步行巡道,而且最高巡检速度可达160km.h-1。
- 许贵阳史天运任盛伟韩强王登阳
-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线阵相机高速铁路
- 铁路钢轨光带异常检测系统被引量:4
- 2017年
- 应用图像识别技术,结合钢轨光带结构特征,提出线性时间复杂度的光带异常检测算法。首先使用图像垂直方向加权投影分析的方法,定位钢轨区域。然后基于"由粗到细"的分析策略,综合利用光带的灰度特征、局部梯度特征,逐行扫描图像,精确定位光带边界。最后根据经验知识判定光带异常类型:光带整体宽度异常、光带偏心、光带局部异常。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每小时可以分析220 km数据。
- 李唯一方玥蒋曙光杨超韩强
- 关键词:钢轨
- 基于RCM的HXD1型电力机车维修策略研究
- HXD1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是通过引进技术,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的大功率、网络集中控制、交流传动的电力机车,这些特点对于机车维修策略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与既有直流机车相比,HX...
- 韩强
- 关键词:电力机车可靠性
- 文献传递
- 射频识别定位技术在高速铁路动态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3年
- 为了解决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动态检测中检测数据的精确定位问题,提出了基于射频识别(RFID)定位技术的检测列车定位方案:在接触网支柱安装电子射频标签,在检测列车内安装射频阅读器,当检测列车高速通过电子标签时,车内的射频阅读器可瞬时获取到标签里程信息,实现检测列车精确定位。通过性能比选和大量现场试验,选定了作为定位源的电子射频标签,并在北京局管内的京沪高速铁路对该定位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单点里程定位重复性平均达到0.37 m,定位精度达到2 m,满足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定位需求。
- 张玉民王登阳韩强任盛伟
- 关键词:RFID电子标签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载钢轨光带异常检测系统研制被引量:2
- 2016年
- 基于计算机视觉方法对钢轨光带检测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试验对比了面阵高速相机+面阵光源、线阵相机+近红外光源和线阵相机+LED线光源3种图像采集方式的效果。其次选取线阵相机+LED线光源方案进行图像采集,获取了可清晰反映轨面光带分布特征的图像数据。最后,设计了鲁棒、高效的光带检测方法,从图像中准确地提取出光带边缘的形状,并通过像素距离与物理距离的换算,得到了光带宽度和中心位置,从而实现了对光带异常的检测。
- 谭松李唯一韩强
- 关键词:钢轨计算机视觉
- 基于深度学习的铁道塞钉自动检测算法被引量:23
- 2017年
- 根据高铁巡检车所采集轨腰图像中铁道塞钉图像的特点,在既有计算机视觉的目标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铁道塞钉自动检测算法。在目标检测的区域选择阶段,借鉴显著性检测的思路,提出余谱区域候选(Spectrum Residual Region Proposal,SRP)算法,即利用含塞钉的轨腰图像与不含塞钉的轨腰平均图像之间的频谱差异,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两图像间的幅度谱差的绝对值(余谱),再通过快速傅里叶反变换及后处理,得到候选目标区域;然后在目标检测的特征提取阶段,设计塞钉卷积神经网络(plug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pCNN),该网络通过4个卷积层、3个池化层、3个非线性变换层、3个规范化层、2个全连接层和1个泄露层,自动从候选目标区域逐层提取最能表现塞钉特征的特征图像;最后基于特征图像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的分类器判断候选目标区域是否含有塞钉,从而实现塞钉的自动定位。大量实际测试以及与其他算法比较的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检测效果最优。
- 杜馨瑜戴鹏李颖程雨王胜春韩强王昊
- 关键词:轨道电路目标检测图像识别高速铁路
- 鲁棒实时钢轨表面擦伤检测算法研究被引量:27
- 2011年
- 应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分析高速线阵扫描相机采集的钢轨数字图像,提出鲁棒实时的钢轨表面擦伤检测算法。这种算法首先分析采集图像在垂直方向的投影曲线,提取准确钢轨图像;之后,借鉴人类视觉对比度感知机理,将钢轨灰度图转换为灰度对比图,并基于最大熵原理进行二值化处理,分割出可疑擦伤区域;然后根据经验知识判定钢轨表面的可疑擦伤。实验验证表明:新算法的检测性能高,平均准确率为90.7%,平均漏检率为3.95%;检测速度快,平均检测时间不超过40 ms。
- 任盛伟李清勇许贵阳韩强罗四维冯其波
- 关键词:最大熵原理
- 高速车载数字图像采集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研究了高速车载数字图像采集技术的设计原理及软件模型。阐述了应用线阵相机进行运动扫描获取无冗余图像的驱动控制方法,并推导了采集频率与图像分辨率之间的约束关系;介绍了基于反馈控制原理的参数自动调节技术;在采集软件设计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三级处理存储模型。对技术在高速铁路轨道、接触网数字采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成果进行了展示,系统以1.62mm分辨率在160km/h速度条件下完成图像采集,其图像最高分辨率可达0.54mm。
- 戴鹏王卫东任盛伟韩强李唯一
- 关键词:线阵相机反馈控制高速铁路
- 车载轨道巡检系统研制被引量:8
- 2014年
- 论述了车载轨道巡检系统结构及各子系统设计方案。巡检系统由轨道图像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3个子系统构成。图像采集子系统采用线阵CCD等间距运动扫描获取轨道图像。基于机器学习理论构建了数据分析子系统,可对钢轨表面伤损、扣件异常进行智能识别。数据管理子系统可对检出缺陷进行组合查询并输出报表。该系统目前已应用于我国各高速铁路干线,对轨道主体设备外观进行普查,最高检测速度可达160 km/h。
- 韩强戴鹏谭松李唯一任盛伟周威张永盛
- 关键词:线阵C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