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
- 作品数:39 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辽宁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一种自主车的有限时间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主车的有限时间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包括,构建自主车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获取当前和参考位置的位姿坐标并分别计算姿态角、横坐标、纵坐标、线速度和角速度误差向量,根据第一控制律对姿态角误差向量进行调整,根...
- 王巍
- 一类连续非线性时滞大系统的鲁棒分散控制
- 2005年
- 针对状态可测的一类连续非线性时滞大系统的鲁棒分散控制问题,采用T-S模型对其进行建模。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及大系统分散控制理论,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 I),利用分散化并行分布补偿(PDC)的方法设计控制器,给出了保证该非线性时滞大系统闭环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 王巍佟绍成王铁超
- 关键词:T-S模型线性矩阵不等式鲁棒分散控制并行分布补偿
- 不确定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模糊自适应镇定控制
- 2014年
- 针对一类具有未知非线性和未知参数摄动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提出一种分布式模糊自适应镇定控制方法.基于邻接智能体信息和部分智能体的自身信息,分别设计静态耦合和动态耦合的分布式模糊自适应控制律.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提出的控制器能使得系统状态最终稳定于原点的邻域内.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 王巍王丹彭周华
- 关键词:模糊自适应控制分布式控制
- 电网电压不平衡下双馈发电机的直接谐振控制被引量:4
- 2018年
- 提出直接谐振控制技术,解决双馈发电机因电网电压不平衡引起输出有功/无功功率、电磁转矩和定子电流中含有二倍频分量,导致双馈发电机不能稳定运行和输出电能质量降低的问题。首先分析电网电压不平衡对双馈发电机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谐振控制器的直接谐振控制方案,其次分析了直接谐振控制方案的控制性能,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研究表明,直接谐振控制技术可有效消除转子电流、输出功率和电磁转矩中的二倍频分量,验证了本控制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 陈志广曹勇王巍
- 关键词:电网电压不平衡双馈发电机负序分量
- 车道线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道线的获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待检测道路中的感兴趣区域图进行逆透视变换,得到变换后的感兴趣区域图;采用YC<Sub>b</Sub>C<Sub>r</Sub>颜色空间模型确定变换后的感兴趣区域图中每一...
- 于洋王巍
- 文献传递
- 幼儿园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幼儿园。;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场所。;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底面为使用时不容易...
- 田波王巍孙冰
- 非线性系统传感器偏差的自适应故障检测与分离方法
- 2009年
- 针对一类具有模型不确定性且状态部分可测的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自适应技术的传感器偏差故障检测与分离方法。所提出的故障检测与分离方法是由一个故障检测估计器和一组故障分离估计器完成的,其中每一个故障分离估计器对应一种类型的传感器偏差故障。对于某一故障分离估计器如果它的的输出估计误差中至少一项的绝对值超过相应的自适应阈值,则这个故障发生的可能性被排除,即可分离故障。在系统存在模型不确定性和状态部分可测的情况下,应用自适应技术来估计未知的传感器偏差故障并分析了故障分离器的稳定性。仿真算例证明了所提出的鲁棒自适应故障检测与分离方法的有效性。
- 朱延枫王巍佟绍成
- 关键词:故障检测与分离自适应估计非线性不确定系统
- 配电变压器绕组状态在线评估系统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针对配电变压器运行管理部门工作日益繁重、无法及时掌握配电变压器的实时运行状态、难以及时发现绕组变形故障等问题,以配电变压器运行参数实时采集为基础,结合了配电变压器短路电抗在线检测算法,设计了配电变压器运行参数实时采集装置及PC监测平台,实现了对配电变压器运行参数的实时采集,同时依据国标中短路电抗注意值,实现了对变压器绕组状态的评估。最后通过实际挂网测试,证明了本系统的可行性。
- 黄磊郭栋赵越岭王巍
- 永磁同步电动机位置伺服系统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被引量:2
- 2022年
- 针对需要考虑参数不确定和负载扰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位置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方法。首先,利用神经网络建立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智能模型。其次,针对模型特点,在反步递推设计框架下,应用神经网络基函数的本质特征,并引入动态面控制技术克服控制设计中存在的“复杂性爆炸”问题,设计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动态面控制的位置跟踪算法。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是有效可行的,与反步递推控制方案相比,基于神经网络动态面控制的位置伺服系统的跟踪误差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通过设计新的神经网络自适应律,提出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可以避免现有反步递推控制设计中存在的代数环问题。此外,提出的控制算法不仅能够克服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而且算法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 于洋吴峰王巍
-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动机神经网络控制动态面控制
- 一种光环境的调节装置
- 本发明涉及光环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环境的调节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箱体、培育箱和调节件,电动推杆的底部皆安装有连接件,连接件的内侧安装有调节件,马达另一端的调节件之间安装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的顶部与底部分别通过连接...
- 孙冰曹犇田波王巍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