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津津
- 作品数:24 被引量:3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3年
- 儿童肥胖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受瞩目的热点问题之一,儿童肥胖可大体分为单纯性及病理性。儿童单纯肥胖症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全身脂肪组织过度增生的一种慢性疾病。单纯肥胖症的高发年龄为1岁及5岁,约有1/3的肥胖儿会进入成年期肥胖,因而潜伏着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潜在危险。肥胖儿童普遍由于体型变化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自我评价低,久之可形成心理障碍。肥胖儿童的治疗是一个综合过程,预防孩子肥胖要从家长做起,并从运动、饮食、心理等多方面着手,避免药物减肥。
- 陈津津
- 关键词:儿童肥胖儿童健康心理
-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 2022年
-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对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参与调控生物体的多项生命活动,如细胞粘附、转移、细胞间通讯、受体激活、信号转导等。近年来发现多种糖基化途径参与大脑发育的过程,异常的糖基化蛋白表达对大脑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并参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及糖基化异常导致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行论述,为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寻找新的糖基化蛋白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视角。
- 任玉倩陈津津
- 关键词:大脑发育
- 小于胎龄儿神经认知发育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小于胎龄(SGA)儿相较适于胎龄(AGA)儿有更高的神经认知发育不良发生率,本文回顾了近年来SGA儿童神经认知发育相关文献,研究显示在脑血流与脑结构方面,SGA儿童因生长受限会产生“脑保留效应”,但这并不能保障大脑的正常发育,血流受限又会造成SGA儿童脑结构的改变,包括大脑皮层、海马体和小脑在内的多个脑区域的总白质和灰质体积减少,导致头围减小。在神经认知结局方面,SGA儿童在智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功能等各个神经认知领域的评分均较低,造成学习成绩差、社交能力和行为问题的风险增加,易导致严重神经障碍,如脑瘫、癫痫和视听力障碍,并引起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焦虑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共病。在导致SGA儿童神经认知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方面,研究提示妊娠高血压、妊娠体重异常、吸烟以及追赶生长与SGA神经认知发育不良结局相关。已有研究发现改善认知发育不良的最佳干预方式包括补充营养素、持续母乳喂养、高质量的教育以及适宜的早期干预(响应式养育)。
- 王蔚沁刘钟泠霍言言万勤刘巧云吴丹陈凌燕陈津津
- 关键词:小于胎龄儿养育母乳喂养
- 真实世界2岁以下儿童不同体型匀称度现况及风险因素
- 2023年
- 目的了解2岁以下儿童不同体型匀称度的流行现状及其风险因素,为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20—2022年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生长发育评估与随访系统,共计纳入8474名2岁以下儿童,测量体格生长发育指标,并回顾性收集儿童出生及父母情况等构建数值表,采用SPSS 26.0软件分析不同体型匀称度的流行情况和风险因素,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回归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纳入2岁以下常规健康体检男童3813例,女童4661例,其中消瘦、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1.5%,19.0%,7.8%,男童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童(χ^(2)分别为17.597、12.653,P<0.01)。出生体质量>4000g、大于胎龄儿、头围偏大儿童发生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均增加,出生体质量<2500g儿童发生肥胖的风险高于正常组,头围偏小、小于胎龄儿人群的消瘦风险较高(P<0.05)。父母超重或肥胖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风险高于正常人群(P<0.05),剖宫产为儿童期肥胖的风险因素(RR=1.33,95%CI:1.15~1.5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童、头围、相对于胎龄的出生体质量、父母BMI是儿童超重、肥胖的有效预警指标(P<0.01)。结论2岁以内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消瘦现象仍然存在,儿童体格良性发展需多方共同努力,实现早期预防和干预。
- 霍言言刘钟泠马玲吴丹汪秀莲仇晓艳窦家莹任玉倩李亦诚洪霞陈津津
- 关键词:儿童超重肥胖
- 儿童超重或肥胖的规范化诊断与评估被引量:1
- 2024年
- 超重、肥胖已成为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但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儿童超重或肥胖的诊断及评估方法亟待规范。为保证医疗服务的科学性、同质性,现基于儿童肥胖相关专家共识及临床实用性,对儿童超重或肥胖的诊断、评估方法进行介绍。
- 陈津津姜艳蕊
- 关键词:儿童肥胖超重或肥胖儿童健康
- 2~6岁儿童出生情况及父母体质量指数对其体型匀称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2~6岁儿童消瘦、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分析出生情况及父母体质量指数(BMI)对其体型匀称度的影响,为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以2020年至2022年于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常规健康体检的4962名2~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儿童生长发育智能评估系统中的横断面数据构建数值表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体型匀称度的流行情况及其与出生情况、父母BMI的关联,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的4962名儿童中,男童2986名(60.2%),女童1976名(39.8%),儿童消瘦、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3.5%、7.2%、5.4%;出生体重>4000g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其OR值及95%CI分别为2.337(1.458~3.747)、2.875(1.754~4.715);出生体重<2500g的儿童发生消瘦的风险增加,其OR值及95%CI为1.718(1.117~2.642);与适于胎龄儿相比,小于胎龄儿消瘦的风险增加,超重的风险降低,其OR值及95%CI分别为2.015(1.391~2.920)、0.605(0.403~0.907);大于胎龄儿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均增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1.599(1.111~2.300)、2.792(1.976~3.947);父亲超重肥胖、母亲肥胖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均增加(其OR值介于1.439~4.466之间,P<0.05),母亲超重的儿童发生肥胖的风险也增加,其OR值及95%CI为1.848(1.358~2.5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出生体重与胎龄关系偏大及父母BMI增加是儿童期发生肥胖的危险因素,父母BMI增加也是儿童期发生超重的危险因素(其OR值介于1.742~3.927之间,P<0.05)。结论2~6岁儿童消瘦、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父母超重肥胖是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出生体重及其相较出生胎龄的关系可作为儿童异常体型匀称度的预警,社会各方应重视儿童体格发育,相关疾病的预防应尽早开始。
- 霍言言刘钟泠马玲陈凌燕吴丹姜莲杨帆仇晓艳洪霞王瑜陈津津
- 关键词:超重
- 学龄前儿童父母喂养行为的潜在类别分析及与家长抑郁状态的关系
- 2023年
- 目的:探索学龄前儿童父母喂养行为的潜在类别,并探讨其与父母抑郁状态的关系。方法:2021年5—7月,选取上海市8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父母,采用学龄前儿童照护人喂养行为量表和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06份。采用Mplus 8.0和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建立亚组,并通过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索亚组的人群特征差异。结果: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喂养行为可分为"高回应-高非回应型"(24.55%)、"低回应-高非回应型"(27.44%)、"高回应-低非回应型"(28.33%)和"低回应-低非回应型"(19.68%)4个潜在类别。处于抑郁状态的家长不太可能归属于"高回应-低非回应型"(OR=0.386,95%CI:0.218~0.684)。儿童年龄越大,家长喂养行为越有可能为"低回应-低非回应型"(OR=1.318,95%CI:1.039~1.672)。结论:学龄前儿童家长喂养行为存在4种潜在类别。处于抑郁状态的学龄前儿童家长更有可能采取非回应性喂养行为,而不太可能采取回应性喂养行为。积极关注和改善家长的抑郁状态有助于喂养人采取科学的喂养行为。
- 魏晓雪伍茹星王健陈津津唐娴清花文哲陈如男朱大乔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抑郁状态
- 第七届儿童健康与成人疾病早期预防专题峰会纪要
- 2024年
- "第七届儿童健康与成人疾病早期预防专题峰会"于2024年5月9至11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顺利召开。会议以前瞻性、科学性、实操性为原则进行总体策划,邀请了儿童保健、发育行为、预防医学、眼科以及儿童教育等领域2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就各自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报告和学术分享。会议内容既体现儿童保健和发育行为领域的新进展、新知识,同时还针对危害儿童健康的热点问题、常见问题进行解答,对语言障碍疾病的诊断难点给出病例展示;既保留了专题讲座的传统形式,又新增了发表在高水平期刊的论文展示与点评环节;提升了参会人员对临床研究和临床诊治的整体思维能力和诊治水平。
- 陈立陈津津毛萌李廷玉江帆赵正言
- 关键词:儿童教育儿童保健儿童健康成人疾病总体策划学科前沿
- 乳酸菌群早期消化道定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 目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等乳酸菌是消化道内最重要的生理性益生菌群,本研究通过建立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检测技术,对肠外营养幼兔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变化...
- 陈津津
- 关键词:双歧杆菌乳杆菌定植肠外营养
- 文献传递
- 中外发展性阅读障碍评估方法对比被引量:1
- 2023年
-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指拥有正常学习条件和动机的智力正常儿童出现识别文字及拼写解码能力的落后而造成的读写困难,它是一种具有神经基础的特殊学习障碍。对发展性阅读障碍早期干预的缺乏,可导致学业落后,进而对个人认知、情感及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发病率为5%~10%,但尚缺少标准化的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评估及管理系统。该文总结对比了4种语言体系下阅读障碍相关评估工具的特点和优势,为制定中文早期筛查工具及标准评估管理体系提供可能的方向。
- 刘钟泠刘铎万勤陈津津
- 关键词:发展性阅读障碍症状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