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蒙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间充质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干细胞
  • 5篇充质干细胞
  • 3篇造血
  • 3篇人脐
  • 3篇人脐带
  • 3篇脐带
  • 3篇骨髓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生成
  • 2篇血小板生成素
  • 2篇造血微环境
  • 2篇人脐带血
  • 2篇人血
  • 2篇人血小板生成...
  • 2篇生成素
  • 2篇脐带血
  • 2篇重组人血小板...

机构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7篇韩忠朝
  • 7篇刘蒙
  • 6篇杨少光
  • 4篇邢文
  • 4篇赵钦军
  • 4篇卢士红
  • 3篇任红英
  • 3篇马凤霞
  • 3篇池颖
  • 2篇庞爱明
  • 2篇田堃
  • 1篇任倩
  • 1篇李建平
  • 1篇梁璐
  • 1篇陈小军
  • 1篇姚剑峰
  • 1篇董春兰
  • 1篇吴昊
  • 1篇薛峰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用组织块培养法从骨髓滤网颗粒物中分离大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3
2011年
本研究探讨能否从废弃的骨髓滤网颗粒物中获得间充质干细胞(MSC)。应用组织块培养法,对2例正常供者骨髓滤网中的颗粒物进行分离培养,计数获得的MSC数量,对其表型和分化能力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骨髓滤网颗粒物中存在大量的MSC,经过3代扩增后其数量接近107;这些细胞具有典型的MSC形态和表型特征,可以分化为骨、软骨和脂肪细胞。结论:用组织块培养法可以从骨髓滤网颗粒物中获得大量MSC。
邢文杨少光刘蒙卢士红赵钦军庞爱明姚剑峰李建平任倩韩忠朝
关键词:组织块培养间充质干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小鼠体内的迁移变化及宿主的免疫反应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在小鼠体内的迁移变化以及宿主的免疫反应。方法:45只BALB/c小鼠分为模型组、移植组和对照组,各15只。模型组和移植组小鼠建立肠炎模型;移植组和对照组小鼠每只移植入1×106个DiI标记的hUC-MSC。运用活体成像技术观察hUC-MSC在小鼠体内的存活和迁移情况;移植第5天,荧光显微镜观察hUC-MSC在移植组和对照组小鼠结肠中的分布;第20天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体内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hUC-MSC细胞移植后,最先迁移到小鼠的肺部。其在移植组小鼠体内大部分聚集在腹部,逐渐到达有炎症的肠道,第7天时聚集的细胞最多;在对照组小鼠体内散在分布。移植第5天移植组小鼠结肠组织中可见到hUC-MSC细胞。对照组、模型组和移植组小鼠CD3+CD4+T细胞的百分数为(36.01±5.25)%、(48.39±10.15)%和(35.50±0.98)%,CD3+CD8+T细胞的百分数为(16.89±3.48)%、(10.76±4.23)%和(13.10±3.29)%,CD4+CD8+T细胞的百分数为(2.15±0.17)%、(4.69±2.22)%和(2.83±0.7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726、25.124和83.234,P均<0.05),模型组CD3+CD4+及CD4+CD8+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组与对照组的T细胞亚群数量相近(P>0.05)。结论:hUC-MSC可迅速迁移到炎症组织并诱导宿主免疫耐受,将成为细胞治疗的重要来源。
梁璐陈小军吴昊吴昊薛峰董春兰韩忠朝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耐受异种移植小鼠
胎儿真皮间充质干细胞中的全能性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被引量:2
2011年
背景:人真皮纤维母细胞或间充质干细胞可形成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但不同研究者所用的转录因子组合却并不相同。目的:分离人胎儿真皮间充质干细胞,检测其全能性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方法:水囊引产5月龄胎儿,按照既往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得到胎儿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结果与结论:胎儿真皮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Oct4和C-myc、中度表达Sox2,是形成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较好的体细胞。
杨少光邢文田堃刘蒙卢士红赵钦军任红英庞爱明池颖马凤霞韩忠朝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全能性转录因子
胎儿和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造血支持能力的比较(英文)被引量:2
2011年
胎儿出生以后,造血干细胞(HSC)才从胎儿的肝脏和脾脏转移到骨髓,这一过程可能由不同的造血微环境中的信号分子所介导。间充质干细胞(MSC)是骨髓微环境中间质细胞如成骨细胞、内皮细胞的前体祖细胞。研究者推测,胎儿出生前的骨髓可能并不特别适合HSC生长。然而,该假说尚缺乏直接的证据支持。本研究通过对胎儿和成人骨髓MSC的造血支持能力进行比较,拟为此提供证据。成人骨髓MSC来源于3位健康供者,胎儿骨髓MSC来源于孕19-20周流产的胎儿。MSC辐照后与CD34+一起进行长期培养启动细胞分析,计数克隆形成细胞的数量,流式分析培养后CD34+的表型变化。RT-PCR分析两种MSC中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显示,成人骨髓MSC比胎儿骨髓MSC具有更强的造血支持能力,两者都促进CD34+向髓系细胞分化,两者之间细胞因子的表达存在差异。结论:与胎儿骨髓MSC相比,成人骨髓MSC在某些治疗,尤其是促进造血恢复方面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刘蒙杨少光邢文卢士红赵钦军任红英池颖马凤霞韩忠朝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成人骨髓胎儿骨髓
一种从人脐带血CD34<Sup>+</Sup>细胞扩增巨核祖细胞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人脐带血CD34<Sup>+</Sup>细胞扩增巨核祖细胞的方法,我们将磁珠分选的脐带血CD34<Sup>+</Sup>造血祖细胞接种于照射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在含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
韩忠朝刘蒙杨少光
文献传递
牙胚组织中可分离得到大量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1
2011年
背景:已经有研究从牙髓、牙囊和牙周组织中分离得到间充质干细胞。牙胚是牙的前体,能否从中直接分离间充质干细胞,目前未知。目的:从人流产胎儿牙胚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检测其生物学特征。方法:无菌条件下挖出水囊流产胎儿牙床中的整个牙胚,剪碎后分别用胶原酶Ⅱ和胰酶消化,过滤除去颗粒物后,细胞悬液用培养液洗涤,培养、扩增得到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表型测定和多向分化功能鉴定。结果与结论:经过3次传代后,从单个胎儿牙胚中即可获得超过107形态均匀的、梭形贴壁细胞,其表达CD105、CD73、CD90和CD44等表面标志,不表达CD34、CD45标志;在体外向成骨、成脂分化,在体内可以分化为软骨细胞。提示用贴壁法可从人胎儿牙胚中分离得到大量的间充质干细胞。
杨少光邢文田堃刘蒙卢士红赵钦军任红英池颖马凤霞韩忠朝
关键词:牙胚间充质干细胞
一种从人脐带血CD34<Sup>+</Sup>细胞扩增巨核祖细胞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人脐带血CD34<Sup>+</Sup>细胞扩增巨核祖细胞的方法,我们将磁珠分选的脐带血CD34<Sup>+</Sup>造血祖细胞接种于照射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在含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
韩忠朝刘蒙杨少光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