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鑫
-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中间代谢物反馈控制底物浓度生产1,3-丙二醇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馈补料生产1、3-丙二醇的方法,包括常规制备种子的方法,然后进行发酵培养。在发酵时,利用中间代谢物中和剂消耗量和底物消耗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加入中间代谢物中和剂消耗量反馈联动加入底物的量来控制底物浓度,...
- 谭天伟吴家鑫李政王凤寰
- 文献传递
- 一株嗜酸乳杆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5
- 2019年
- 桂林市黄洛瑶寨地区人群在洗发过程中长期使用淘米水发酵液,该地区发质和头发根部头皮质量都要优于其他地区,淘米水发酵液中益生菌对头发和头皮的影响值得关注。为了研究该地区淘米水发酵液中益生菌,对淘米水发酵液进行菌株的分离与鉴定。从淘米水发酵液中分离得到3株嗜酸乳杆菌疑似菌株,通过菌株菌落形态、显微形态、革兰氏染色、46项生理生化指标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3号菌株菌落形态、显微形态、革兰氏染色符合嗜酸乳杆菌特征;46项生理生化指标与嗜酸乳杆菌接近,鉴定可信度达到90%;经过16S rDNA鉴定后,其与嗜酸乳杆菌的同源性高达99%。综合多项检测结果确定其为嗜酸乳杆菌,并且命名为CFC 001。
- 吴家鑫王峥史旭军刘沛溢苏宁闫妍王瑞
-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益生菌微生态学淘米水
- 重组表达载体和用其转化的宿主细胞发酵甘油高产1,3-丙二醇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组表达载体,其包含一或多拷贝的在启动子控制下的醇氧化还原酶基因,以及用所述载体转化的合适的宿主细胞。本发明还提供用所述宿主细胞在有氧或厌氧条件下发酵甘油高产1,3-丙二醇的方法,由此1,3-丙二醇的产量得...
- 谭天伟王凤寰吴家鑫
- 文献传递
- 一种中和剂反馈控制底物浓度生产L-乳酸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和剂反馈补料生产L-乳酸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常规制备种子的方法,然后进行兼性厌氧发酵,在兼性厌氧发酵时,利用中和剂消耗量和底物消耗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加入中和剂消耗量反馈联动加入底物的量来控制发酵过程中的...
- 谭天伟李政吴家鑫丁绍峰
- 文献传递
- 重组表达载体和用其转化的宿主细胞发酵甘油高产1,3-丙二醇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组表达载体,其包含一或多拷贝的在启动子控制下的醇氧化还原酶基因,以及用所述载体转化的合适的宿主细胞。本发明还提供用所述宿主细胞在有氧或厌氧条件下发酵甘油高产1,3-丙二醇的方法,由此1,3-丙二醇的产量得...
- 谭天伟王凤寰吴家鑫
- 文献传递
- 蔗糖与葡萄糖作辅助碳源对重组Klebsiella pneumoniae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实验研究了重组Klebsiella pneumoniae批式发酵生产1,3-丙二醇过程中辅助碳源蔗糖与葡萄糖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对发酵工艺进行了放大,并对流加策略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葡萄糖为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辅助碳源优于蔗糖;以重组Klebsiella pneumoniae为菌种,以葡萄糖为辅助碳源,采用指数流加策略,30 L发酵罐中1,3-丙二醇的产量最高达85.2 g/L,产率达0.63 mol/mol,比单纯以甘油为碳源分别提高37.35%和25.00%.
- 吴家鑫王凤寰王峥谭天伟刘沛溢
- 关键词:1,3-丙二醇PNEUMONIAE葡萄糖
- 丙酮酸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微氧发酵甘油产1,3-丙二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微氧条件下,考察肺炎克雷伯氏菌发酵生产1,3-丙二醇过程中柠檬酸和丙酮酸对发酵过程的影响。摇瓶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柠檬酸能抑制菌体生长和1,3-丙二醇合成;丙酮酸对菌体生长和1,3-丙二醇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 L发酵罐批式发酵表明:补料培养基中加入8 g/L丙酮酸,1,3-丙二醇的产量提高了约10.8%,转化率提高了约4.4%,比生长速率提高了约10.8%。上述结果初步表明,强化能量的产生能够有效促进1,3-丙二醇的合成,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强化丙酮酸的产生以促进1,3-丙二醇的合成。
- 王晓楠王凤寰吴家鑫谭天伟
- 关键词:丙酮酸1,3-丙二醇
- 一种中和剂反馈控制底物浓度生产L-乳酸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和剂反馈补料生产L-乳酸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常规制备种子的方法,然后进行兼性厌氧发酵,在兼性厌氧发酵时,利用中和剂消耗量和底物消耗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加入中和剂消耗量反馈联动加入底物的量来控制发酵过程中的...
- 谭天伟李政吴家鑫丁绍峰
- 文献传递
- 1,3-丙二醇发酵工艺优化
- 1,3-丙二醇(1,3-PD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聚酯合成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其生物生产方法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本实验主要从事了两方面的工作:一、对野生克雷伯肺炎杆菌生产1,3-丙二醇的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
- 吴家鑫
- 关键词:1,3-丙二醇重组菌驯化发酵
- 文献传递
- 疏水硅沸石吸附1,3-丙二醇的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FX-Ⅱ型沸石对1,3-丙二醇单组分溶液中1,3-丙二醇的静态饱和吸附量达到121.1 mg/g;在1,3-丙二醇和甘油的混合溶液中,研究了甘油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盐离子质量浓度对1,3-丙二醇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的甘油质量浓度对1,3-丙二醇吸附影响较大,吸附时间为14 h时1,3-丙二醇吸附达到平衡,低温及低盐离子质量浓度有利于1,3-丙二醇吸附;对实际发酵液的静态吸附结果表明,增大发酵液pH值可以减少有机酸对1,3-丙二醇的竞争吸附;pH值为7时,1,3-丙二醇吸附量达到102.5 mg/g;筛选了与吸附剂相关的脱附剂,用体积分数50%的乙醇解吸,解吸率达到86%。在此基础上初步研究了沸石对发酵液中1,3-丙二醇的动态吸附,1,3-丙二醇解吸率为82%。与传统的蒸馏法相比,沸石吸附法工艺简单,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 苏建英吴家鑫谭天伟
- 关键词:1,3-丙二醇发酵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