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麻醉
  • 6篇诱发电位
  • 6篇术后
  • 5篇听觉诱发电位...
  • 4篇镇痛
  • 4篇听觉
  • 3篇手术
  • 3篇听觉诱发
  • 3篇听觉诱发电位
  • 3篇插管
  • 2篇异丙酚
  • 2篇异氟醚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镇痛作用
  • 2篇神经阻滞
  • 2篇术后镇痛
  • 2篇气管
  • 2篇全麻
  • 2篇全身麻醉

机构

  • 10篇哈尔滨医科大...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肿瘤...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大庆龙南医院

作者

  • 20篇李萍
  • 5篇袁振红
  • 4篇孙永兴
  • 3篇李丽
  • 3篇宋晓丽
  • 3篇李继学
  • 2篇陈冀衡
  • 2篇李继庆
  • 2篇龚秀萍
  • 2篇孙宏伟
  • 2篇李天佐
  • 2篇范志毅
  • 2篇李志学
  • 1篇杨光
  • 1篇唐新龙
  • 1篇张炳熙
  • 1篇丛玉萍
  • 1篇宋晓丽
  • 1篇林红
  • 1篇林鹰

传媒

  • 5篇中华麻醉学杂...
  • 4篇临床麻醉学杂...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浓度局麻药液用于阴茎异常勃起的术后止痛和治疗作用
阴茎异常勃起病例比较少见。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实施尿道海绵体-阴茎海绵体分流术后,由于静脉内血栓形成,影响静脉回流,术后常需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此期间病人痛苦异常。为此我们自1992年至今分别对五例阴茎异常勃起的患者...
李萍李继庆袁振红王雪华李继学王晓峰
关键词:阴茎异常勃起术后止痛
文献传递
创伤性膈疝的麻醉处理被引量:3
2003年
我院于2000~2002年对8例创伤性膈疝病人成功地实施了膈肌修补术,现将膈疝围麻醉期处理报告如下.
孟丽巍李勇夫李萍毛亚红李志学
关键词:创伤性膈疝麻醉呼吸循环功能障碍麻醉
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鼻内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且的探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鼻内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鼻内镜手术老年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体重50~80kg,随机分为2组(n=40):对照组和控制性降压组。控制性降压组于手术开始后静脉输注硝酸甘油1.0~3.0μg·kg^-1·min^-1行控制性降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较麻醉前降低30%左右(不低于60mmHg)。对照组不行控制性降压。两组于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及术后24、48h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评估术后认知功能。结果控制性降压组术中MA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基础值比较,术后24、48h两组MMES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论硝酸甘油1.0~3.0μg·kg^-1·min^-1行控制性降压对鼻内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孙永兴李萍李天佐
关键词:硝酸甘油老年人
七氟醚与异氟醚苏醒期熵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七氟醚和异氟醚苏醒期熵指数(RE和SE)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变化和相关性。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或子宫附件切除术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氟醚组(I组),分别持续吸入2%~3%七氟醚和异氟醚维持麻醉。吸入麻醉药停止后,20min内每隔1分钟记录RE、SE与AAI,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苏醒期RE、SE与AAI均呈逐渐上升趋势,Ⅰ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和0.91(P<0.05);S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和0.91(P<0.05)。结论熵指数和AAI均能反映七氟醚和异氟醚苏醒期麻醉深度的变化,两者相关性良好。
宋晓丽李天佐李萍
关键词:熵指数听觉诱发电位七氟醚异氟醚吸入麻醉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麻醉监测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观察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全麻诱导期间的变化,评价其在临床上监测麻醉深度的价值。方法:选择胸腹部手术且听力正常的病人36例(ASAⅠ~Ⅱ),分别采用Mid-Fen-Ro(Ⅰ组)和Mid-Fen-Pro-Ro(Ⅱ组)顺序诱导。监测记录诱导前基础值(T_0),静注Mid后1min(T_1)、静注Fen后1min(T_2)、Ⅱ组静注Pro后1min(T_3)、静注Ro后1minⅠ组(T_3)和Ⅱ组(T_4)、插管后1minⅠ组(T_4)和Ⅱ组(T_5);上述各点的AEPI、MAP和HR。结果:两组病人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前均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深度,但Ⅰ组气管插管后MAP和HR均较T_0和插管前明显升高(P<0.01),插管前后比较AAI明显升高,较T_3值有显著差异(P<0.001)Ⅱ组气管插管后(T_5)MAP和HR与T_0比较无差异,较T_4也升高,但不如Ⅰ组明显;AAI也较T_4明显升高,但仍处于临床麻醉状态。结论:麻醉诱导期间AAI能准确地反映临床镇静麻醉深度;咪达唑仑和异丙酚联合使用能平稳地诱导麻醉且用药量小。
孙宏伟李萍龚秀萍李志学
关键词:听觉诱发电位全麻二异丙酚
胸椎旁神经阻滞或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被引量:58
2014年
目的比较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或肋间神经阻滞(INB)复合全麻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采用静脉诱导,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全麻复合TPVB组(GP组),诱导前患者清醒时行TPVB,TPVB效果通过测定阻滞范围判断;全麻复合INB组(GI组),诱导前患者清醒时行INB,INB效果通过测定阻滞范围判断。三组均于术毕缝皮时启动镇痛泵行PCIA。分别于术后1h(T1)、2h(T2)、3h(T3)、24h(T4)、48h(T5)行VAS评分,记录术后24、48hPCIA泵按压次数及背景输注总量。观察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效果均为满意。与GI组比较,静息和咳嗽时T1~T3时GP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24、48hGP组术后24、48hPCIA泵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G组比较,静息和咳嗽时T1~T3GP组和GI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24、48hGP组和GI组PCIA泵按压次数、背景输注总量明显减少(P<0.05)。G组术后嗜睡5例(16.7%),GP组和GI组无一例发生嗜睡(P<0.05)。G组恶心、呕吐分别13例(43.3%)、4例(13.3%),GP组10例(33.3%)、3例(10.0%),GI组11例(36.7%)、2例(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皮肤瘙痒1例(3.3%),GP组和GI组无一例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无一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结论与胸腔镜手术前行INB比较,胸腔镜手术前行TPVB其术后镇痛效果更优。与单纯全麻比较,胸腔镜手术前行TPVB或INB其术后镇痛效果更优。
陈冀衡张云宵李萍范志毅
关键词:胸椎旁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术后镇痛肺叶切除术胸腔镜手术
阿司匹林抵抗机制的探讨
2003年
临床试验表明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一级预防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对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血管事件的二级预防也有效.10%~20%动脉栓塞史患者即使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经过长期随访仍有血管事件复发[1].原因如下:第一血小板被其它途径激活,不能被阿司匹林阻断[2];第二有些患者需要比常规剂量更大的剂量才能得到最佳抗栓效果[3],没有证据表明阿司匹林抗栓作用与剂量相关[4];第三某些患者尽管应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也能生成TXA2[5].以上情况称为阿司匹林抵抗.
李萍
关键词:阿司匹林发生率
术前硬膜外注入痛即息可增强术后镇痛作用
为评估术前预防性硬膜外注入痛即息(盐酸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选择 VAS Ⅰ~Ⅱ级拟择期行腹式子宫全切术的妇科病人30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病人均于 L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L。...
袁振红李萍孟丽薇李继学
关键词:术后镇痛硬膜外
文献传递
五种药物术后硬膜外镇痛作用的对比观察
为了了解曲马多和丁丙诺啡两药的镇痛作用特点,选择了 ASA Ⅰ~Ⅱ级妇科择期手术病人130例,随机分为五组:布吡卡因组(对照组)30例;芬太尼组20例;曲马多组20例;丁丙诺啡组30例;吗啡组30例。五组病人临床资料、术...
李萍孟丽微袁振红李继庆李继学李丽
关键词:术后硬膜外镇痛曲马多丁丙诺啡
文献传递
异丙酚用于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手术的麻醉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李萍袁振红孟丽微李丽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麻醉异丙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