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巍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脑电
  • 3篇关联维数
  • 2篇电图
  • 2篇信号
  • 2篇脑电图
  • 2篇脑电信号
  • 1篇运动特性
  • 1篇时频
  • 1篇时频分析
  • 1篇频分
  • 1篇谱估计
  • 1篇混沌
  • 1篇功率谱
  • 1篇功率谱估计
  • 1篇EEG
  • 1篇P

机构

  • 6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韩巍
  • 5篇吴平东
  • 4篇毕路拯
  • 4篇陈冬冰
  • 3篇刘莹
  • 3篇王刚
  • 1篇陈之龙

传媒

  • 1篇电子科技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1篇2007
  • 5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在脑电信号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6年
介绍了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SPWD)的基本原理,并说明了Cohen类时频分布和SPWD之间的关系,给出了SPWD的离散形式。对一段诱发同步脑电信号做了时频分析,并将结果和基于Fourier变换的谱估计和基于短时Fourier变换的谱图进行了比较,从时频分布图中观察到了用谱图方法难以看到的枕部α波“squeak”现象。
韩巍陈之龙吴平东
关键词:脑电信号时频分析
G-P算法在脑学习机能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大脑信息处理运动的过程。由混沌动力学吸引子关联维数的物理意义出发,论证了关联维数值与神经元群电发放之间的关系。采用连续加算作业法,同步采集EEG信号,应用分形论中的G-P算法,获取EEG信号的关联维数。实验结果表明:连续加算作业法的下半时EEG信号的关联维数明显小于上半时EEG信号的关联维数。因此,基于G-P算法的关联维数可以作为脑学习机能的评价指数。
陈冬冰吴平东毕路拯韩巍
关键词:混沌脑电关联维数
EEG非线性特征参数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脑电图(EEG)记录了神经元群的电活动,为脑信息处理特征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基于相空间重构思想的时间序列分维算法(G-P算法)提取EEG信号的特征参数,讨论了G-P算法的三个重要参数,即无标度域、嵌入维数和延时的确定规则,记录大脑在不同状态下的EEG信号并计算其关联维数。实验结果表明,EEG关联维数可以有效地区分大脑不同状态的特征,关联维数可以作为脑信息处理的非线性特征参数。
陈冬冰吴平东毕路拯韩巍王刚刘莹
关键词:脑电图关联维数
脑信息处理动态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为提取脑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动态特征参数,提出运用基于相空间重构思想的时间序列分维算法(G-P算法).讨论了G-P算法的3个重要参数(即无标度域、嵌入维数和延时)的确定规则,记录大脑在不同状态下的EEG信号并计算其关联维数.实验结果表明,EEG关联维数能够反映脑信息处理过程中的神经元群活动状态,可作为脑信息处理的非线性特征参数.
陈冬冰吴平东毕路拯韩巍王刚刘莹
关键词:脑电图关联维数
脑信息处理运动特性检测及分析方法研究
韩巍
关键词:脑电信号功率谱估计
基于神经元群选择理论的脑信息处理模型研究
2006年
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了国内外脑机能模型的研究概况。总结脑信息处理的三个特性:选择性、适应性及协同性,并论述了涵盖此三个特性的神经元群选择理论。基于神经元群选择理论,提出神经元群的三种类型,并据此建立脑信息处理的模型。
陈冬冰吴平东毕路拯韩巍王刚刘莹
共1页<1>
聚类工具0